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昼冥(晝冥)
白昼昏暗。汉书·张敞传:“月朓日蚀,昼冥宵光。” 颜师古 注:“冥,闇也。”晋书·隐逸传·夏统:“叱咤讙呼,雷电昼冥,集气长啸,沙尘烟起。” 唐 吕令则 《义井赋》:“色湛湛以天碧,嵌阴阴而昼冥。”
《漢語大詞典》:昼昏(晝昏)
亦作“ 昼昬 ”。
(1).白昼昏暗。 汉 王褒 《九怀·陶壅》:“浮云鬱兮昼昏,霾土忽兮塺塺。” 晋 左思 《吴都赋》:“红尘昼昬,流汗霡霂。” 唐 方干 《山中言事》诗:“书幌昼昏嵐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阴森无时,重云昼昏。”
(2).白昼行婚礼。新唐书·太宗二十一女传:“初,主( 城阳公主 )之婚,帝使卜之,繇曰:‘二火皆食,始同荣,末同戚,请昼昏则吉。’”
《漢語大詞典》:昼景(晝景)
白昼的日光。 唐 独孤及 《苦热行》:“昼景赩可畏,凉飈何由发。” 唐 师贞 《秋露如珠赋》:“每祕形于昼景,何流形于夜风。”
分類:白昼日光
《國語辭典》:昼寝(晝寢)  拼音:zhòu qǐn
白天睡觉。《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
《漢語大詞典》:昼游(晝游)
谓白昼行游,炫耀于人。魏书·甄琛传:“除征北将军、 定州 刺史,衣锦昼游,大为称满。”北史·裴叔业传:“伯父仪服诚为美丽,但恨不昼游耳。” 唐 苏颋 《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南宫夙拜罢,东道昼游初。”参见“ 昼锦 ”、“ 昼行 ”。
《漢語大詞典》:短晷
(1).日影短。谓白昼不长或将尽。晷,日影。文选·潘岳〈秋兴赋〉:“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 张铣 注:“短晷,谓日景已短,觉其夜长。”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二:“ 林 ( 林瑀 )谓 王 ( 王洙 )何相见之阔也, 王 曰:‘遭此霖雨。’ 瑀 云:‘今后转更疎阔也。’ 王 曰:‘何故?’答云:‘逢这短晷。’盖讥 王 之侏儒。” 清 黄景仁 《舟发西安至东岩夜泊》诗:“短晷歘西驰,苍巖更孤傍。”
(2).泛指短暂的时间。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以寸阴之短晷,驰永劫之遥路。”
《國語辭典》:添线(添線)  拼音:tiān xiàn
魏晋间,宫中用红线测量日影,冬至后,每日添长一线,故称昼日渐长为「添线」。元。朱德润 十一月二十七日冬至诗:「日光绣户初添线,雪意屏山欲放梅。」
《國語辭典》:不夜城  拼音:bù yè chéng
1.都市夜晚灯火通明,称为「不夜城」。
2.县名。汉代所设,属东莱郡。《太平御览。卷一九二。居处部。城上引解道虎齐记》:「不夜城在阳庭东南一百二十里,淳于髡称海童作妖城。古有日夜出,见于东境,故莱子此城以不夜为名,异之。」
《漢語大詞典》:昼见(晝見)
(1).白昼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郑安平 曰:‘臣里中有 张禄 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2).白昼看见。 北齐 刘昼 新论·鄙名:“今野人昼见蟢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
《漢語大詞典》:昼扃(晝扃)
谓门白昼关闭。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金柝夜击,和门昼扃。” 唐 韩愈 《答张彻》诗:“防泄堑夜塞,惧衝城昼扃。” 宋 郑刚中 《山斋赋》:“寂无人声,柴门昼扃。” 明 魏学洢 《茅檐赋》:“闉闍之北,酒帘之西,有扉昼扃,蛩吟鸟啼。”
分類:白昼关闭
《漢語大詞典》:二鼠
佛教语。以白鼠喻白昼、太阳,以黑鼠喻黑夜、月亮。翻译名义集·增数譬喻《大集经》:“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生死),缘藤(命根)入井(无常)。有黑白二鼠(日月)囓藤将断,旁有四蛇(四大)欲螫,下有三龙(三毒)吐火,张爪拒之。其人仰望二象已临井上,忧恼无托。忽有蜂过遗蜜滴入口(五欲),是人唼蜜,全亡危惧。”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释户庭之独洁,览二鼠而远寤。” 南朝 梁 沈约 《四城门》诗:“六龙既惊軫,二鼠復驰光。”
《漢語大詞典》:养日(養日)
指夏至。白昼最长,故称。养,通“ 羕 ”。大戴礼记·夏小正:“时有养日。养,长也。” 孔广森 补注:“﹝ 黄尚书 曰﹞此即《月令》所谓日长至也。”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周南·汉广》“江之永矣”:“《夏小正》‘时有养日’、‘时有养夜’,养亦羕也。”
《漢語大詞典》:昼晷(晝晷)
指白昼的时间。 唐 韦应物 《夏至避暑北池》诗:“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宋史·窦贞固传:“ 长兴 二年,改令昼试, 贞固 以昼晷短,难尽士材,復奏夜试。”
分類:白昼时间
《漢語大詞典》:昼色(晝色)
(1).谓在白昼呈现色彩。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德星夜映,庆云昼色。”
(2).犹日色。 唐 沈佺期 《夜游》诗:“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唐 张碧 《野田行》:“风昏昼色飞斜雨,寃骨千堆髑髏语。”
《漢語大詞典》:昼会(晝會)
古代朝会仪中白昼举行的宴会。南齐书·礼志上:“ 晋武帝 初,更定朝会仪,夜漏未尽十刻,庭燎起火……昼漏上三刻更出,百官奉寿酒,大饗作乐,谓之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