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白龟年(白龟年)  拼音:bái guī nián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白居易的后代,因获李白赠书一卷,自书中习得异术,而知数种动物的语言。见《类说》卷五二引《翰府名谈》。
《漢語大詞典》:醉吟先生
(1). 唐 白居易 的别号。新唐书·白居易传:“居官輒病去,遂无功名意……自号 醉吟先生 。” 宋 王谠 唐语林·赏誉:“ 大中 末,諫官献疏,请赐 白居易 諡。上曰:‘何不读《醉吟先生墓表》?’卒不赐諡。”
(2). 唐 皮日休 的别号。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 日休 先字 逸少 ,后字 袭美 , 襄阳 竟陵 人也。业文,隐 鹿门山 ,号 醉吟先生 。”
《国语辞典》:白孔六帖  拼音:bái kǒng liù tiè
书名。指后人假白居易之名所伪撰的《白氏六帖》和宋孔传所撰的《后六帖》的合编本。其书分类编次,体例仿自《北堂书钞》,可供参考、查索。简称为「白帖」。
《国语辞典》:谠言直声(谠言直声)  拼音:dǎng yán zhí shēng
正直而有理的言论。唐。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国语辞典》:词无枝叶(词无枝叶)  拼音:cí wú zhī yè
形容文词精炼,不芜杂枝蔓。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前后著文凡一百五十二首,皆理义撮要,词无枝叶。」
《国语辞典》:春宵苦短  拼音:chūn xiāo kǔ duǎn
比喻欢乐时光容易消逝。唐。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国语辞典》:瞥瞥然  拼音:piē piē rán
眼睛昏花看不清楚。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
《国语辞典》:青衫记(青衫记)  拼音:qīng shān jì
传奇名。明顾大典作。依据白居易〈琵琶行〉敷演而成。与马致远的青衫泪杂剧故事相似。
《漢語大詞典》:白公桧(白公檜)
唐 诗人 白居易 任 苏州 刺史时所植之桧。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白公桧:“ 白乐天 为守时,恩信及民,皆敬而爱之。尝植檜数本於郡圃,后人目之为 白公 檜,以况甘棠焉。”
《漢語大詞典》:白舍人行诗图(白舍人行詩圖)
唐 荆州 葛清 遍体刺 白居易 诗,人因以呼为“白舍人行诗图”。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 荆州 街子 葛清 ,勇不肤挠,自颈以下,遍刺 白居易 舍人诗。 成式 尝与 荆 客 陈至 呼观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闇记。反手指其札处,至‘不是此花偏爱菊’,则有一人持杯临菊丛。又‘黄夹纈林寒有叶’,则指一树,树上掛纈,纈窠锁胜絶细。凡刻三十餘首,体无完肤, 陈至 呼为‘白舍人行诗图’也。”
《漢語大詞典》:白头宫女
指上阳宫的老宫女,她们是在唐玄宗天宝末年送到这里来的,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也写到这件事,诗中说:“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漢語大詞典》:钱塘湖春行
诗篇名。唐代白居易作。当时作者任杭州刺史,诗写早春游览西湖时所见景象,表现了作者陶醉于春色的欢愉心情。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颇为后人传诵。
《漢語大詞典》:七老会(七老會)
唐 白居易 晚年家居 洛阳 ,招请好友九人宴饮,其中 胡杲 、 吉皎 、 郑据 、 刘真 (一作 刘贞 )、 卢真 、 张浑 与 白居易 均年在七十以上,称七老会。宴罢,各赋《七老会诗》一首。 卢真 《七老会诗》云:“先时共作三朝贵,今日犹逢七老翁。”参阅 白居易 《胡吉刘郑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余亦次焉,偶于敝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且欢》诗。
《漢語大詞典》:轻俗寒瘦(輕俗寒瘦)
指 唐 代诗人 元稹 、 白居易 、 孟郊 、 贾岛 诗歌的不同风格。
《漢語大詞典》:青衫司马(青衫司馬)
唐 白居易 贬官 江州 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 司马青衫湿”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马”喻指失意之官吏。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郑厚卿席上谢余伯山》词:“看逸韵,自名流,青衫司马且 江州 。” 清 陈维嵩 《百字令·客有善丝竹者以笺索词漫为赋此》词:“今日白髮何堪,青衫司马,仍会 秋娘 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