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邕州上林人,号白云先生。闭门读书,无所不通,乡人以书楼目之。哲宗元祐间应举不第,隐居罗洪洞。善养生,寿至百余岁。
全宋诗
韦旻,上林(今广西田东东南)人。哲宗元祐间应举不第(《宋诗拾遗》卷一○)。隐于罗洪洞,自号白云闲叟(清乾隆《广西通志》卷八五)。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清觉。号本然。洛京登封孔氏子。宣尼五十三世孙也。父䜣。举进士。有隐德。母崔氏。师幼而颖悟。习儒业。熙宁二年。阅法华经有省。求出家。父母许之。依汝州龙门海慧大师剃染。海。会器之。嘱其南询。初参峨眉千岁和尚。蒙指诀。抵舒州浮山。结庵于太守岩。宴坐二十年。似有省发。元祐八年。至杭入灵隐寺。随众居止。有汪罗二行人。求师心要。一言而中。千里响应。参叩之士。风雨而至。寺主。以寺后白云山庵。俾居之阐化。觉自立宗旨。著證宗论。三教编。十地歌。皆依仿佛经而设。人称为白云宗。大观元年。卓庵湖州千金市。复至乌程菁山。卓锡得泉。结庵而居。名曰出尘。徒众复邀归正济寺。正济。觉旧讲华严经处也。觉立说。专斥禅宗。觉海愚禅师。力论其非。坐流恩州。宣和二年。弟子政布等。陈状被旨放还。次年八月。作偈投太守游公请。以九月二十六日为别。至期而化。灵骨舍利。归葬馀杭之南山。 白云之道不淳。讥议归之宜矣。至诋与白莲相混。特以无妻子为异。则亦太甚。然其持守精谨。于患难生死之际。脱然无碍。去常人亦远。予故取其行。已而恨其为言也。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一
释清觉,字本然。姓孔氏,曲阜人。少颖异别群,常有逸志。偶读《法华经》,因之有省,竟尔出家。元祐八年,至灵隐,后建白云庵以居。开阐玄化,自立一宗,曰“白云宗”。大观时,毁教风炽,清觉著《證宗论》,多所辨正指斥。当时为忌者发之,编管广南思州。后放归,作偈投太守游公,指日为别,至期而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35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延仲,号白云。徽宗政和二年上舍及第。历太学博士、知舒城县。高宗即位,从至扬州,累迁中书舍人。屡上书言得失,多所建明。因论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专权,忤旨奉祠。后复职,除户部侍郎。以附宰相范宗尹,被劾罢。绍兴初复右文殿修撰,以徽猷阁待制帅广州终。
全宋诗
季陵(一○八一~一一三五),字延仲,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登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上舍第,调池州司法参军,改庐州、颍昌府教授。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拜太常少卿。三年,迁中书舍人。四年,知临安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二)。迁户部侍郎,罢,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知广州、兼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五年,卒,年五十五。有《白云先生集》(《东塘集》卷一八《白云先生集序》)十卷,已佚。事见《北海集》卷三五《季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全宋文·卷三五○二
季陵(一○八一——一一三五),字延仲,号白云,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三迁太学博士。被谮,谪庐州舒城县。未几,除太常寺簿,迁比部员外郎。高宗即位,从至扬州。建炎二年,守尚书右司员外郎、太常少卿。拜起居郎,迁中书舍人。三年,以言事落职与祠。数月复职。以范宗尹荐,充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寻复为中书舍人。除户部侍郎,寻罢官,提举杭州洞霄宫。绍兴元年,复右文殿修撰。二年,复徽猷阁待制,帅广。五年九月卒于官,年五十五。有文集十卷。《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1187 【介绍】: 宋洛阳人,字子和,号白云先生。郭忠孝子。传其父学,隐居陕州长杨山中。孝宗乾道中,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命所在州郡岁时致礼存问,封颐正先生。对《》学发明精到。淳熙初,学者集其父子与二程、张载、游酢、杨时七家为《大易粹言》。又有《郭氏传家易说》。
全宋文·卷四○○八
郭雍(一○九一——一一八七),字子和,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忠孝子。传其父学,隐居峡州,号白云先生。乾道五年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淳熙中更封颐正先生,令部使者遣官就问。淳熙十四年卒,年九十七。雍精于《》,又通兵家、医家之学。著有《传家易说》十一卷(存)、《中庸说》一卷、《冲晦郭氏兵学》七卷、《伤寒补亡论》二十卷(存)。见《宋史》卷二○二、二○七及四五九本传,《宋元学案》卷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永州祁阳人,号云山野客。少负才气,尝读张栻《晞颜录》而慕之,求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栻以“敬”告,自是守之不替。以特奏名,任横州法曹。
全宋诗
谢用宾,号云山野客,学者称白云先生(《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一),祁阳(今属湖南)人。师事张栻。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特奏名进士,为横州法曹。事见《宋元学案》卷七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赣州赣县人,字和卿,号云峰居士。李珙子。孝宗淳熙间进士。授安福县尉,累迁左司谏。尝上封事,辞气激烈。因忤韩侂胄罢归,筑圃云峰以居。
全宋诗
李谦,字恭甫(《前贤小集拾遗》卷三)。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六四五九
李谦,字和卿,号云峰居士,又号白云居士,赣州兴国(今江西兴国)人,一作赣县人。登淳熙进士,初授安福尉,累迁太常寺丞,提举浙东,入为左司郎中,迁左司谏。忤韩侂胄,罢归,筑圃云峰以居。见嘉靖《赣州府志》卷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九,《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

人物简介

简介
李奎报(朝鲜语:이규보,1169年—1241年),字春卿,号白云山人。本贯黄骊。朝鲜高丽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上层两班家庭出身。一生性喜诗、酒、琴,晚年自称“三嗜好先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崇嶓(一作皤、又作磻)(一一九八~一二五五),字汉宗,号白云,居南丰(今属江西)。太宗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八)。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调金溪主簿。历知石城县、淳安县,官至大宗丞。理宗宝祐三年卒,年五十八。有《白云小稿》,已佚。仅《江湖后集》收有诗五十四首。事见《敝帚稿略》卷七《祭赵宗丞文》、清康熙《南丰县志》卷七。 赵崇嶓诗,以顾氏读画斋刊《江湖小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七七八二
赵崇嶓(一一九九——一二五六),字汉宗,宗室,居南丰(今江西南丰)。嘉定十六年进士,为石城令,改淳安县,官至大宗丞。宝祐四年卒,年五十八。著有《白云稿》。见《敝帚稿略》卷七《祭赵宗丞文》,《宋史》卷二三二《宗室世系》十八,康熙《南丰县志》卷七,《宋诗纪事》卷八五。参《全宋词》卷四。
赵崇皤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8—1256 【介绍】: 名或作崇蟠。宋宗室,居南丰,字汉宗,号白云。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历石城、淳安县令,讨除寇贼,疏论时弊。官至大宗正丞、朝散大夫。有《白云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西域板勒纥(巴里黑)城人,父伯德那降蒙古,居猗氏,迁解州,号白云。仁宗赐汉姓白氏。通诸国字书。世祖至元间,在湖广受奥鲁赤辟为蒙古都万户府知事,改理问。成宗大德间历官武昌路治中。仁宗时累拜中书参知政事,进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暮年居德安白云山别墅。尝译《贞观政要》、《帝范》为蒙古文,蒙古文《脱必赤颜》为《圣武开天记》和《太宗平金始末》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37 【介绍】: 元金华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元诗选
谦字益之,金华人。受业于仁山金履祥,尽得所传之奥。浙东宪府闻其名而辟之,弗就。廉访使刘廷直、副使赵宏伟先后举茂才异等,复以遗逸荐,皆固辞。延祐初,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不惮百舍重趼而至。著录者千馀人,随其材分,皆有所得,独不以科举之文授人。曰:此义利所由分也。不出里闾者四十年,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至元三年卒,年六十有八。世称白云先生,赐谥文懿。所著有《读四书丛说》、《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观史治忽几微》若干卷行世。先是北山何基,得朱子之传于黄勉斋,而鲁斋王柏又师友于北山,仁山金氏,则学于鲁斋而及登何氏之门者也。学者推原统绪,以三先生为朱子之世适,而文懿实任其传。江浙行省为请于朝,建「四贤书院」以奉祠事。其所传《白云集》四卷,亦多扶翼经义,张维世教之言。徒以词章论之,浅矣。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白云,山阴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灏。元临汾人,字希白,号白云子。有诗名。
元诗选
皞字希白,□□人。自号白云子。诗多别致,如《戊子》云:「行非杨秉三无惑,性似嵇康七不堪。」《寄段诚之》云:「多语数穷深可戒,虚名无用不宜贪。」造语亦新。时有涉腐气类邵尧夫者,悉为汰去。元遗山《续夷坚志》载:希白家卢氏时,客至,烹一鸡,其雄绕舍悲鸣三日,不饮啄而死。文士多为诗文,予号贞鸡。惜遗稿失传。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五
补房皞字希白,自号白云子。

人物简介

元诗选
英字实存,钱塘人。唐诗人厉玄之后也,素有能诗名。历走闽、海、江、淮、燕、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有省,遂弃官为浮屠,结茅天目山中。数年,遍参诸方,有道尊宿,皆印可之,故其诗有超然出世间趣。别号「白云」,即以名其诗集。牟巘翁、赵松雪、胡长孺、林石田、赵春洲辈皆为之序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杭州钱塘人,俗姓厉。字存实,号白云。早喜为诗,历游闽海江淮燕汴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忽有所悟,遂出家为僧,结茅天目山中。为诗超然出世。有《白云集》。
皇明名僧辑略
送黄龙明知客 拈起玻璃。一轮明月。扑碎玻璃。红炉片雪。因思吕洞宾。黄龙纳败阙。半升铛里煮山川。不识斧头元是铁。莫若庞公见马师。心空及第真英杰。一口西江吸尽时。化现三千广长舌。 送归德演禅师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青州布衫。当阳显露。因甚持往南方。觅取长篇偈句。山僧无法可传。毕竟有何分付。一碗淡醋斋汤。一钵香油豆腐。吃得一饱齁齁。世事总皆不顾。演禅人。悟不悟。于斯直下便承当。何待更回归德府。 送天台洪禅人 天台石桥五百牛。赵州石桥度驴马。越圣超凡古至今。赫赫声名洞天下。一脚当头踏断来。宽洪志气真潇洒。勘破诸方老古锥。澜翻辩舌如泉泻。切莫骑牛更觅牛。笑杀宾头卢尊者。 送伏龙溢南海维那 九月秋高暮山紫。道人何事来于此。黄花白露染单衣。择友寻师问生死。生死由来即自心。一心起灭任漂沈。尘劳衮衮如山积。业识茫茫似海深。拈起金锤俱击碎。双溪落落无人会。惊动千年老古锥。三十乌藤雨霶霈。 示道信侍者 大信大疑。大疑大悟。提起话头。一切不顾。行参坐究。口念心思。密密推穷。时时觑捕。忽然拶破疑团。觌面更无回互。布毛吹起塞虚空。刹刹尘尘皆显露。果能直下便承当。何异灵山亲嘱付。 颂古 世尊初降王宫 瞿昙生下便惊群。争似云门一棒亲。尽道五更侵早起。谁知更有夜行人。 勘辩 大都安讲主来参。师问讲主讲甚么经。答云。金刚经。曾于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处得个省处。师曰。既是无来无去。因甚得到这里。答云。便是无来无去底。师云。即今在甚么处。答一喝。师云。下喝行拳都且止。四大分散时向何处安身立命。答云。尽大地那里不是自己。师云。忽遇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时如何。答云。我到这里却不会。师云。六祖不会破柴踏碓。达摩不识九年面壁。你不会。见个甚么。答云。我只是不会。师云。瞎汉。请坐吃茶。 跋虚谷和尚法语 径山虚谷和尚示庆禅人法语。举赵州访一庵主。入门便问有么有么。庵主竖起拳。州云。水浅。不是泊船处。又访一庵主。问有么有么。庵主亦竖起拳。州云。能纵能夺。能杀能活。便礼拜。庵主既然一般竖拳。因甚么肯一不肯一。若从这里分辩得出。许你具衲僧正眼。师云。山僧有六十棒。前庵主竖起拳。有杀人刀。无活人剑。好与二十棒。后庵主竖起拳。有活人剑。无杀人刀。也好与二十棒。赵州因甚不肯前庵主肯后庵主。也好与二十棒。虚谷和尚教他自领出去。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昌龄,号五峰白云子,利州(今四川广元市)人。师事金代道教宗师马钰(马丹阳),修习全真教义。隐于昆嵛山神清洞。工填词,笔调流畅清雅,有词集《草堂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