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燕瘦环肥(燕瘦環肥)  拼音:yàn shòu huán féi
比喻美人体态、风格不同,各有所长。参见「环肥燕瘦」条。《文明小史》第四○回:「说不尽燕瘦环肥,一一都收在眼睛里去。」
《國語辭典》:养瘦马(養瘦馬)  拼音:yǎng shòu mǎ
旧时鸨母蓄养雏妓,长大后转售豪门富室以图利,称为「养瘦马」。唐。白居易〈有感〉诗三首之二:「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野叟曝言》第三四回:「便鬨传了扬州一府,凡是养瘦马的,都领他去相看,他总不中意。」
《漢語大詞典》:叶瘦花残(葉瘦花殘)
比喻女人的衰老。 明 王玉峰《焚香记·构祸》:“趁你青春年少,正好做人,只怕后来叶瘦花残,悔之晚矣。”
分類:衰老女子
《高级汉语词典》:嫌肥挑瘦  拼音:xián féi tiāo shòu
挑肥拣瘦
《漢語大詞典》:痟瘦
消瘦。身体变瘦。 晋 皇甫谧 《甲乙经·经水》:“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者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者也。若失度人之痟瘦而形肉脱者,乌可以度量刺乎!”
《國語辭典》:兄肥弟瘦  拼音:xiōng féi dì shòu
东汉赵礼为饿贼所虏,兄赵孝听见后,自缚献贼,谓兄肥弟瘦,愿以己身换弟性命。见《后汉书。卷三十九。赵孝传》。后比喻兄弟俩感情深厚,且能友爱和睦。《梁书。卷五十五。武陵王纪传》:「兄肥弟瘦,无复相代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
《漢語大詞典》:小瘦
瘦小。 汉 焦赣 《易林·恒之咸》:“瘠蠡小瘦,以病之隆。”
分類:瘦小
《国语辞典》:面目黄瘦(面目黄瘦)  拼音:miàn mù huáng shòu
身体虚弱、消瘦有病容。《红楼梦》第五五回:「他虽不肯说出来,众人见他面目黄瘦,便知失于调养。」
《国语辞典》:瘦骨如柴  拼音:shòu gǔ rú chái
十分削瘦的样子。宋。杨万里〈武陵春。长铗归乎踰十暑〉词:「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出:「我千辛万苦有甚疑猜,可不道我脸儿黄、瘦骨如柴。」也作「骨瘦如柴」、「骨瘦如豺」。
《国语辞典》:瘦筋巴骨  拼音:shòu jīn bā gǔ
形容人很瘦,筋、骨都突出可见。如:「看到灾区的那些孩童个个饿成瘦筋巴骨,实在令人痛心。」
分类:突出可见
《国语辞典》:瘦小枯乾  拼音:shòu xiǎo kū gān
身材瘦小,羸弱乾瘪。如:「他得了厌食症,变得瘦小枯乾,幸经名医诊治,已经痊瘉了。」
《国语辞典》:红瘦绿肥(红瘦绿肥)  拼音:hóng shòu lǜ féi
形容花朵枯萎凋谢而枝叶茂密繁盛。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画桥流水〉词:「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也作「绿肥红瘦」。
《国语辞典》:高高瘦瘦  拼音:gāo gao shòu shòu
形容人体细长。如:「这人长得高高瘦瘦,就像竹竿一样。」
分类:人体细长
《国语辞典》:黄乾黑瘦(黄乾黑瘦)  拼音:huáng gān hēi shòu
极言憔悴,面黄骨瘦。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我我我折倒的骨挨挨身似柴蓬,是是是俺可也病恹恹黄乾黑瘦。」
分类:憔悴
《国语辞典》:环肥燕瘦(环肥燕瘦)  拼音:huán féi yàn shòu
唐明皇宠妃杨玉环,与汉成帝嬖后赵飞燕,一肥一瘦,各以此擅胜而并美。后比喻美人不同的体态而各擅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