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疲瘦
疲乏而瘦弱。北齐书·陈元康传:“从 高祖 破 周文帝 於 邙山 ,大会诸将议进退之策,咸以为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去岁十月至其今年三月,恒菜食,既辛苦疲瘦,姨母更劝令渐进,裁少少而已。”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如疲瘦老残、不堪应差者,退令买补,不得草率交收,自貽赔累。”
分類:疲乏瘦弱
《漢語大詞典》:减瘦(減瘦)
消瘦。 唐 郑谷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言用旧韵重答》:“减瘦经多难,忧伤集晚年。”白雪遗音·马头调·自从离别:“盼郎郎不归。废寝忘餐,减瘦了腰围。”
分類:消瘦
《韵府拾遗 先韵》:瘦烟(瘦烟)
释齐已诗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國語辭典》:瘦岩岩  拼音:shòu yán yán
十分瘦削的样子。元。关汉卿《汉宫秋》第一折:「卿家你觑咱,则他那瘦岩岩影儿可喜杀。」也作「瘦岩岩」。
《國語辭典》:瘦岩岩(瘦巖巖)  拼音:shòu yán yán
十分瘦削的样子。宋。杜安世〈燕归梁。风摆红绦卷画帘〉词:「髻云松亸衣斜褪,和娇懒、瘦岩岩。」元。张可久〈寨儿令。面皮儿黄绀绀〉曲:「面皮儿黄绀绀,身子儿瘦岩岩。」也作「瘦岩岩」。
分類:瘦削瘦弱
《漢語大詞典》:留瘦
中医指久病而体瘦。《素问·三部九候论》:“奇邪之脉,则繆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 王冰 注:“病气淹留,形容减瘦,证不移易,则消息节级,养而刺之。”
分類:中医久病
《骈字类编》:牛瘦
酉阳杂俎北人牛瘦者多以蛇灌鼻口则为独肝水牛有独肝者杀人逆贼李希烈食之而死
《国语辞典》:瘦西湖  拼音:shòu xī hú
湖泊名。位于江苏省江都县城北。因隋炀帝开凿运河而成。湖身狭长曲折,两岸花木疏秀,风景秀丽,可与西湖相媲美,故称为「瘦西湖」。沿湖有五亭桥、香影廊、长堤春柳等名胜。
《漢語大詞典》:衰瘦
衰弱瘦削。例如:衰瘦的脸庞。
分類:衰弱瘦削
《國語辭典》:瘦长(瘦長)  拼音:shòu cháng
身材瘦而长。如:「她的个子瘦长,是标准的衣架子。」
分類:瘦长身材
《國語辭典》:瘦金书(瘦金書)  拼音:shòu jīn shū
书体名。宋徽宗赵佶书法初学唐薛稷、薛曜,后变其法度,字体修长、笔锋劲瘦挺拔。也称为「瘦金体」。
《漢語大詞典》:损瘦(損瘦)
犹消瘦;瘦弱。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 张敏 《神女赋》序:“夫鬼魅之下人也,无不羸病损瘦,今 义起 平安无恙。”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鸡:“鸡栖,宜据地为笼……若任之树林,一遇风寒,大者损瘦,小者或死。”隋书·张衡传:“ 衡 督役筑 楼烦城 ,因而謁帝。帝恶 衡 不损瘦,以为不念咎。”
分類:消瘦瘦弱
《韵府拾遗 有韵》:瘦狗
见上
《骈字类编》:蜂瘦
宋 黄机 喜迁莺 香风亭上 西园路,更红尘不断,蝶酣蜂瘦。
《國語辭典》:乾瘦  拼音:gān shòu
缺乏脂肪,身形削瘦。如:「他总是一副乾瘦的样子。」
《骈字类编》:鸡瘦(鸡瘦)
梅尧臣 鸡瘦难为具,阮家依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