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瘦猴似的  拼音:shòu hóu shì de
像猴子那样瘦;瘦得皮包骨
《分类字锦》:瘦茧寒蚕(瘦茧寒蚕)
宋璲 莲房联句 瘦茧缀寒蚕。
《漢語大詞典》:瘦筋筋
见“ 瘦精精 ”。
《漢語大詞典》:瘦精精
亦作“ 瘦筋筋 ”。 形容肢体消瘦。 茹志鹃 《出山》:“我望望他那瘦精精的身子,问道:‘你不怕人来偷,来抢?’” 蹇先艾 《水葬》:“他的摇动的躯体支撑着一张和成天在煤窑爬进爬出的苦工一样的脸孔;瘦筋筋的一身都没有肉。”
分類:肢体消瘦
《漢語大詞典》:瘦精精
亦作“ 瘦筋筋 ”。 形容肢体消瘦。 茹志鹃 《出山》:“我望望他那瘦精精的身子,问道:‘你不怕人来偷,来抢?’” 蹇先艾 《水葬》:“他的摇动的躯体支撑着一张和成天在煤窑爬进爬出的苦工一样的脸孔;瘦筋筋的一身都没有肉。”
分類:肢体消瘦
《國語辭典》:瘦括括  拼音:shòu guā guā
吴语。清瘦的样子。《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这王小四子,原籍扬州人氏,瘦括括的一张脸、两条弯溜溜的细眉毛、一个直鼻梁、一张小嘴。」
《漢語大詞典》:瘦刮刮
亦作“ 瘦括括 ”。 瘦削貌。《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这九姨太太是 天津 侯 家后窰子里出身,生得瘦刮刮长拢面孔,两个水汪汪的眼睛,模样儿倒还长得不错。”《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这 王小四 原籍 扬州 人氏,瘦括括的一张脸。”
分類:瘦削
《漢語大詞典》:瘦状(瘦狀)
旧时谓油水不多的诉状。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上:“刁讼成风,夜卧不得贴席,民謡云:‘种肥田不若告瘦状。’时事可知。”
《高级汉语词典》:瘦长子  拼音:shòu zhǎng zǐ
细高个儿
《漢語大詞典》:瘦嶙嶙
同“ 瘦稜稜 ”。 杨朔 《龙马赞》:“ 梁荣 才三十一岁,生得瘦嶙嶙的,举动挺安静。”《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这是一个宽身板,瘦嶙嶙的干柴片子般的老妖婆。”
《漢語大詞典》:瘦伶伶
形容瘦的样子。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前面》:“这位 张女士 的身体虽然像一枝兰花一般地瘦伶伶的,可是她的气魄却比她的身体大到好几倍。” 贺炳炎 《襄北风雪》:“这时,门口忽然进来一个人,瘦伶伶的,穿着便衣,腰带上别一支驳壳枪,像是地方干部。”
《分类字锦》:瘦马长途(瘦马长途)
元好问 榆社峡口村早发诗 瘦马长途懒著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分类:羁旅
《分类字锦》:瘦马著鞭(瘦马著鞭)
李咸用 途中作 瘦马倦行役,斜阳劝著鞭。
分类:羁旅
《漢語大詞典》:瘦眉窄骨
眉目清秀。 梁斌 《红旗谱》五:“ 朱老忠 瞧了瞧 江涛 ,说:‘怎么这孩子长得这么俊气!’ 贵他娘 紧跟着说:‘人家他弟兄们都是长得瘦眉窄骨儿,完全不像 大贵 一路孩子们,粗粗拉拉的!’”
分類:眉目清秀
《國語辭典》:瘦煤  拼音:shòu méi
一种烟煤。炭化程度较高,结焦性较差。因用纯粹的瘦煤炼出来的焦强度小、不耐磨、气孔少,故多和其他烟煤混合炼焦。
《漢語大詞典》:瘦米
又名乌饭草。产于 闽 中。用以煮米,可使米缩。 明 包汝楫 《南中纪闻》:“ 闽 中产乌饭草,能缩米,一名瘦米。用以煮米,米粒坚细,每斗仅得升许,第色带黑耳。军行必备此,可以轻骑远出。”
《韵府拾遗 虞韵》:瘦奴
苏辙诗饥驴压苦瘦奴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