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潜瘗(潛瘞)
暗中埋葬。 清 冯桂芬 《奉政大夫金君墓志铭》:“ 云州 人 崔际唐 潜瘞君尸。”
分類:暗中埋葬
《漢語大詞典》:旅瘗(旅瘞)
犹旅葬。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 戴寳德 者,年逾六旬,曾与 文荣 同客 归州 , 芳蓉 向之号泣叩头,求示以旅瘞之处。”
《骈字类编》:夕瘗(夕瘗)
魏晋 阮籍 咏怀 其四十四 朝生衢路旁,夕瘗横术隅。
《漢語大詞典》:守瘗(守瘞)
古代祭祀地神时,将祭品埋于地下,设人守护,谓之“守瘞”。周礼·春官·司巫:“司巫掌群巫之政令……凡祭事守瘞,凡丧事掌巫降之礼。” 郑玄 注:“瘞谓若祭地祇有埋牲玉者也,守之者以祭礼未毕若有事然,祭礼毕则去之。”
《漢語大詞典》:瘗臧(瘞臧)
见“ 瘞藏 ”。
《漢語大詞典》:瘗藏(瘞藏)
亦作“ 瘞臧 ”。 指殉葬品。管子·侈靡:“有差樊,有瘞藏,作此相食,然后民相利,守战之备合矣。” 尹知章 注:“瘞藏,谓古之樊者,或藏以金玉,或以器物,此棺槨之次浮也。”《汉书·刘向传》:“及 秦惠文 、 武 、 昭 、 严 、 襄 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瘞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终日间,得金百,於是葬诸南郊。好事者,为之珠冠袍服,瘞藏丰满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还有各种牺牲的包裹(‘次浮’),各种仪仗(‘差樊’),各种殉葬品(‘瘗藏’),这些都可以使有关的手艺人得到生活资料。”
亦作“ 瘞臧 ”。
(1).隐藏;埋藏。《汉书·贡禹传》:“ 武帝 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及弃天下, 昭帝 幼弱, 霍光 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臧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瘞臧之。”新唐书·裴宽传:“﹝ 韦詵 ﹞休日登楼,见人於后圃有所瘞藏者,访诸吏,曰:‘参军 裴宽 居也。’与偕来, 詵 问状,答曰:‘ 宽 义不以苴污家,适有人以鹿为餉,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瘞之。’”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一:“金币自随,穀不可徙,随在瘞藏。”
(2).埋葬。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山陵封域之内,先有丘坟,合令子孙改卜,旧例给其所费;无子孙者官为瘞藏。”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喻寺观憩徙者,死为瘞藏。”
《漢語大詞典》:攒瘗(攢瘞)
暂时浅埋,以待迁葬。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秘议》:“ 丽娘 原是他香闺女,十八而亡,就此攒瘞。”
分類:暂时迁葬
《韵府拾遗 支韵》:瘗胔(瘗胔)
文献通考宋嘉定二年春两淮荆襄建府大饥米斗钱数千人食草木淮民刲道殣食尽发瘗胔继之人相扼噬
《國語辭典》:瘗玉埋香(瘞玉埋香)  拼音:yì yù mái xiāng
比喻美女亡殁。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回头乐事浮云改,瘗玉埋香今几载。」
《漢語大詞典》:瘗鱼(瘞魚)
干鱼的一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饮食·干鱼:“正字通曰淡浥鱼,説文 唐 本曰瘞鱼, 徐 本曰饐鱼, 顾 本曰渍鱼。”
《漢語大詞典》:瘗位(瘞位)
设瘗坎之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瘞位。”参见“ 瘞坎 ”。
《漢語大詞典》:瘗坎(瘞坎)
亦作“ 瘞埳 ”。 古代行祭地礼时用以埋牲、玉帛的坑穴。新唐书·礼乐志二:“瘞坎皆在内壝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足容物。此坛埳之制也。”宋史·礼志七:“ 社首 坛……三壝四门,如方丘制。又为瘞埳於壬地外壝之内。”元史·世祖纪十四:“坛南植松一株,北墉瘞坎壝垣,悉倣古制,别为斋庐,门廡三十三楹。”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又为瘞埳于壬地。”
分類:祭地玉帛
《韵府拾遗 肴韵》:瘗茅(瘗茅)
宋史礼志郊社令束茅菹而燔瘗之祀天燔祭地瘗缩酒之茅
《漢語大詞典》:瘗毛血(瘞毛血)
亦称“ 瘞血 ”。 古时祭宗庙和孔庙的一种仪式。在正祭前一天杀牲口,用部分毛血贮放于净器中,当正祭时,赞礼官唱“瘞毛血”,由执事者捧毛血瘗于坎中。通典·礼三:“是以《三礼义宗》等并云:……祭地以瘞血为先,然后行正祭。”宋史·礼志一:“又请南北郊先行升烟瘞血之礼,至荐奠毕,即如旧仪,於坛坎燔瘞牲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赞]瘞毛血。迎神,参神,伏俯,兴。”
《分类字锦》:瘗鹿后园(瘗鹿后园)
明皇杂录润州刺史韦诜自以族望清华尝求子婿遇岁除日闲无事登城眺览见数人方于园圃有所瘗诜异之召吏指其所使访求焉吏还白曰所见乃参军裴宽所居也令与宽俱来诜诘其由宽曰某常自戒义不以苞苴污其家今日有人遗鹿置之而去既不能自欺因与家童瘗于后园以全其所守不谓太守见之诜因降阶曰某有息女愿授君子裴拜谢而去
分类:节操
《漢語大詞典》:瘗敛(瘞歛)
犹收殓埋葬。新唐书·李训传:“是时暴尸旁午,有詔弃都外,男女孩婴相杂厕。淹旬,许京兆府瘞歛,作二大冢,葬道左右。”
分類:收殓埋葬
《漢語大詞典》:瘗埳(瘞埳)
见“ 瘞坎 ”。
《漢語大詞典》:瘗坎(瘞坎)
亦作“ 瘞埳 ”。 古代行祭地礼时用以埋牲、玉帛的坑穴。新唐书·礼乐志二:“瘞坎皆在内壝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足容物。此坛埳之制也。”宋史·礼志七:“ 社首 坛……三壝四门,如方丘制。又为瘞埳於壬地外壝之内。”元史·世祖纪十四:“坛南植松一株,北墉瘞坎壝垣,悉倣古制,别为斋庐,门廡三十三楹。”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又为瘞埳于壬地。”
分類:祭地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