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沈渊(沈淵)
亦作“沉渊”。
(1).深渊。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羽卫蔼流景,綵吹震沉渊。”
(2).比喻艰难痛苦的处境。 明杨珽《龙膏记·下狱》:“愿回风早还,速挈沉渊,上超霄汉。”
(3).沈没于渊。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 田单 见疑于 齐 , 乐毅 被逐于 燕 , 廉颇 受谗于 赵 , 屈原 沈渊于 楚 。”
《國語辭典》:忍痛  拼音:rěn tòng
忍受痛苦。《南齐书。卷五五。孝义列传。吴达之》:「尝遇病,与母隔壁,忍痛不言,齧被至碎,恐母之哀己也。」《红楼梦》第三○回:「宝玉一面进房来解衣,一面笑道:『我长了这么大,今日头一遭儿生气打人,不想就偏遇见了你。』袭人一面忍痛换衣裳,一面笑道:『我是个起头儿的人,不论事大事小,事好事歹,自然也该从我起。』」
《漢語大詞典》:沦溺(淪溺)
(1).沈没;淹没。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涉精神之渊,则沦溺而自失也。” 宋 戴埴 鼠璞·防海:“次至 向头 、 料角 ,水势湍险,一失水道,舟必沦溺。”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九:“虽大水泛溢,高岸皆沦溺,而洲不没。”
(2).谓陷入不良的境地或痛苦的境界而难以自拔。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能独见崇替之理,自拔沦溺之中,舍败德之嶮涂,履长世之大道者,良甚鲜矣。”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彼 彭二林 者,又何所为而甘弃其饮酒食肉之身,昏瞀叫号,靡所胁驱,而遽自沦溺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夫使人元气黮浊,性如沉垽,或灵明已亏,沦溺嗜欲,斯已耳。”
(3).衰微。 宋 叶适 《习学记言序目·汉书·帝纪》:“如 李翱 之徒亦号高世之材,所求尚不过如此,然则后之人材日以沦溺,其势必然。”
《國語辭典》:忍耐  拼音:rěn nài
按捺住感情或感受,不使发作。《西游记》第三七回:「这才是进退两难心问口,三思忍耐口问心。」《红楼梦》第六○回:「这又何苦生事。不管怎样,忍耐些罢了。」也作「忍奈」。
《國語辭典》:汤镬(湯鑊)  拼音:tāng huò
镬,无足之鼎。汤镬为一种古代烹人的刑具。《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漢語大詞典》:怨苦
怨恨痛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始皇 三十三年……筑 长城 及开 南越 地,昼警夜作,民劳怨苦。”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居民怨苦兮号穹旻,王孙兮甚可憎。” 宋 苏轼 《论时政状》:“陛下自去岁以来,所行新政,皆不与治同道……四海骚动,行路怨苦。”
分類:怨恨痛苦
《國語辭典》:隐恻(隱惻)  拼音:yǐn cè
恻隐怜悯。《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
《漢語大詞典》:茹痛
忍受痛苦。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汝父茹痛九泉,诉于地府。” 李大钊 《厌世心与自觉心》:“我国民茹痛吞声,亦勉遵政府之命令,多所供其牺牲。”
分類:忍受痛苦
《國語辭典》:苦处(苦處)  拼音:kǔ chu
痛苦、为难的事。《文明小史》第三○回:「当下父子相见,申大头一路跟著走,诉说自己苦处,要申福替他在主人面前设法。」
《漢語大詞典》:痛毒
(1).痛苦之甚。《后汉书·章帝纪》:“自往者大狱已来,掠考多酷,鉆钻之属,惨苦无极。念其痛毒,怵然动心。” 唐 欧阳詹 《有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平州别驾马公墓志铭》:“国丧英才,家亡令孙,家国不幸,痛毒可知。” 宋 叶适 《平阳县代纳坊场钱记》:“某闻仁人视民如子,知其痛毒,若身尝之。”
(2).使痛苦;毒害。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咎戾多端,难以承祀,用是昭告昊天上帝,特行废斥,勿致貽忧邦国,痛毒苍生。” 梁启超 《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十一:“哀哀 匈 民,一蹂躪於 蒙古 ,再蹀躞於 突厥 ,三夷僇於 俄罗斯 。民也何辜,受此痛毒?”
分類:痛苦毒害
《國語辭典》:哎哟(哎喲)  拼音:ā yō
表示惊异或痛苦的感叹词。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哎哟天!那兀的不送了我也这条老命!」《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哎哟!你一去这多年,连信也不给我一封,叫我好生记挂?」
《漢語大詞典》:苦情
悲惨痛苦的遭遇或情况。例如:吐苦情。
凄惨;悲惨。例如:她死得苦情。
《國語辭典》:痛处(痛處)  拼音:tòng chù
感到痛苦的地方。如:「这句话正好说到他的痛处。」
《漢語大詞典》:极苦(極苦)
极端痛苦。百喻经·地得金钱喻:“昔有贫人在路而行,道中偶得一囊金钱,心大喜跃,即便数之。数未能周,金主忽至,尽还夺钱。其人当时悔不疾去,懊恼之情,甚为极苦。”
分類:极端痛苦
《漢語大詞典》:长痛(長痛)
长久痛苦。百喻经·妇女患眼痛喻:“眼若在者,或痛不痛;眼若无者,终身长痛。” 清 唐甄 潜书·仁师:“ 蜀 人谚曰:‘长痛不如短痛。’久乱不定,长痛也;一战之杀,一令之诛,短痛也。”
分類:长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