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善知病对治
【三藏法数】
谓世之良医,善知对治之方。如患冷病者,则以热药对治;患热病者,则以冷药对治;患不冷不热病者,则以温和之药对治。药若对病,病无不愈。以喻如来说法,若众生多贪欲者,则说不净之观治之;多嗔恚者,则说慈悲之观治之是也。
南门见病人
【三藏法数】
时太子又欲向彼园林游观,净饭王闻之,于是敕令街巷洒扫严净,或有老病死亡之人,悉令驱逐,勿使太子见之,复生厌离之心。及太子出南门,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化作一病患人,身体羸瘦,喘气微弱,命在须臾,不能起举。太子见已,为驭者言:若我此身,病亦不免,何暇向彼园林游戏?宜速还宫,我当思惟,作何方便,得免斯苦。
作病
【三藏法数】
作者,即生心造作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止病
【三藏法数】
止者即止妄即真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息诸念,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得故,说名为病。
无疾病
【三藏法数】
谓转轮王常安隐无病,天下之人,无有能及,是为第三德。
无病不可得
【三藏法数】
谓身体强健,行步轻便,一旦疾病,伏著床枕,不能动转,欲使常安无病,终不可得。
病山
【三藏法数】
谓人之四大不调,或寒或热,生种种病,能使身力疲败,精神减损。如彼大山来时,损一切物,莫可避者。故经言:病山能坏一切强健也。
为观察病
【三藏法数】
为观察病者,谓时有病僧,如来为瞻察调理,故不赴请。
病人困劣
【三藏法数】
谓人以四大为体,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形骸苦痛,如被杖楚,手足不仁,气力虚竭,起坐须人,是为病苦。
少病
【三藏法数】
少病者,谓诸众生若能孝养敬顺父母,则感病苦不侵,身得安乐也。
知病人可食不可食
【三藏法数】
谓供给病人饮食所须,当看其可食者,则与之;不可食者,则不与也。
不恶贱病人大小便利唾吐
【三藏法数】
谓若看病人所有大小便利唾吐臭秽,但尽心亲近,为其洗涤,无起恶贱之心也。
能为病人说法
【三藏法数】
谓看病之人,当为说法,能令病者欢喜,亦令自己善法有所增益也。
无病
【三藏法数】
无病者,谓宿福深厚,无病少恼,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病不可避
【三藏法数】
谓人强健之时,行步轻捷,饮食自恣。若四大不调,或业缘所感,疾病卒至,眠伏床枕,不能起离,欲使常安无病,终不可得。故云病不可避。(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