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病原体(病原體)
指能引起疾病的细菌、霉菌、病毒、病原虫等。
《國語辭典》:病毒性肝炎  拼音:bìng dú xìng gān yán
一种会造成肝脏发炎的传染病。传染的病原是病毒,患病者常有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黄疸或肝脏肿大的现象。
《國語辭典》:产褥热(產褥熱)  拼音:chǎn rù rè
病名。产妇在生产后产道因病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烧、下腹疼痛、阴道流血等。最常感染的部位为子宫内膜。也称为「月子病」。其症状为发热、低血钙、肌肉无力、麻痹、循环虚脱等,常发生于分娩后七十二个小时内。
《漢語大詞典》:爱滋病
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病毒通过密切的性接触、输血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有发热、消瘦、乏力、体重减轻、腹泻,以及淋巴结肿大和皮肤病变等。1979年于美国被首次发现。
《國語辭典》:电脑病毒(電腦病毒)  拼音:diàn nǎo bìng dú
一种具有类似生物病毒的潜伏、繁殖、传染、破坏特性的电脑程式。当它侵入系统后,会改变电脑程式的指令,使原有功能失常,更严重的会消灭电脑中所建立的档案配置表(FAT),使资料无从查询。在连线网路中,对电脑的危害最大。有效预防的方法是不随便拷贝他人程式或安装防护程式。
《國語辭典》:潜伏期(潛伏期)  拼音:qián fú qí
接触致病原(包括微生物、化学制剂、辐射等)至身体出现明显症状或徵候之间的一段时间。疾病潜伏期可能短至不到一天,或者长达数十年。
《國語辭典》:气管炎(氣管炎)  拼音:qì guǎn yán
1.病名。气管、支气管树黏膜发炎的疾病。早期症状有胸骨下闷紧、发抖、鼻炎、喉咙痛、肌肉痛、背痛及轻微发烧。晚期症状为咳嗽,易受刺激、黏痰,最后变成浓痰。常发生在冬季,预防方法为迅速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妻管严」的谐音。谑称丈夫怕妻子。
《國語辭典》:疱疹  拼音:pào zhěn
病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皮肤病。症状是在皮肤上出现群聚性水泡。可分为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如:「口唇疱疹」、「阴部疱疹」。
《國語辭典》:皮肤病(皮膚病)  拼音:pí fū bìng
皮肤以及毛发、指甲等的疾病。产生的原因很多,如细菌、黴菌、病毒等的感染,日光照射、内分泌失调等,都能引起皮肤病。
《國語辭典》:水痘  拼音:shuǐ dòu
病名。由滤过性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通常经由接触或飞沫传染,潜伏期约二至三周,症状为出泡疹、发烧、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等。流行季节约在初春,以二至六岁的幼童较易感染,病瘉后具有终生免疫力。也称为「水花儿」。
《國語辭典》:噬菌体(噬菌體)  拼音:shì jùn tǐ
一种对细菌能产生溶解的病毒。状似蝌蚪,尾部能侵入细菌体,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使细菌溶解。可用来诊断和治疗某些细菌性传染病。
分類:细菌病毒
《国语辞典》:腮腺炎  拼音:sāi xiàn yán
病名。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病部位常在耳下的腮腺,发病时先发烧,随后脸部耳下区域腮腺会浮肿、疼痛。俗称为「猪头肥」、「猪头皮」。通常七到十天内不需要特殊治疗就会自然消肿。五到十岁的小孩最易感染,而患过一次就终身免疫。成人若染上,有时会并发睪丸炎、卵巢炎或脑膜炎等。
《國語辭典》:砂眼  拼音:shā yǎn
病名。一种具传染性的眼睛疾病。眼睛结膜受病毒感染,形成颗粒状的小滤泡,状如砂粒,故称为「砂眼」。感染砂眼后,通常会有眼睛分泌物增加、畏光等情形发生。
《国语辞典》:菌质(菌质)  拼音:jùn zhí
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会危害植物、动物、昆虫等的原核类病原体。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形体为多形性,平时需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它的丝状结构。菌质本身对四环黴素极为敏感,可抑制其细胞膜的合成。
《国语辞典》:抗体(抗体)  拼音:kàng tǐ
人或动物受病毒或病菌感染后,启动免疫系统,在血清中产生的具有抵抗或杀死病毒、病菌作用的蛋白质。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而消弭抗原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