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睑腺炎(睑腺炎)  拼音:jiǎn xiàn yán
病名。是因细菌进入睫毛的脂腺所引起的疮疱,绝大多数是感染葡萄球菌形成的。通常感染细菌后两、三天疼得最厉害,红肿四、五天后破裂流脓便自然痊瘉。
《国语辞典》:接吻病  拼音:jiē wěn bìng
病名。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病症,经口咽分泌物、唾液或输血散播。全名为「传染性单核球增多症」。症状为发烧、喉痛、扁桃腺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等,以青少年的症状较为明显。预防方法为避免唾液和体液接触。
《国语辞典》:泪囊炎(泪囊炎)  拼音:lèi náng yán
病名。泪囊的慢性炎症。多由鼻泪管阻塞,泪液蓄积于泪囊内,使囊壁为细菌所感染,而引起眼睛内部的肿痛。
《国语辞典》:恐慌症  拼音:kǒng huāng zhèng
病名。一种会产生极为恐怖感觉的焦虑性精神官能症。除具有突发性莫名恐慌的特点外,兼具有心悸、盗汗、头晕、呼吸困难、手脚麻木、昏倒、手抖、害怕要崩溃或即将死亡等身、心症状。
《国语辞典》:恐惧症(恐惧症)  拼音:kǒng jù zhèng
病名。(phobia)一种精神官能症。特徵为发病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会产生莫名的恐惧。纵使当事者明知不会受到伤害,也无法控制恐惧的情绪。
《国语辞典》:口腔癌  拼音:kǒu qiāng yán
病名。发生于口腔部位的恶性肿瘤。包括上皮性的癌瘤和非上皮性的肉瘤;前者占口腔癌百分之九十以上,计有唇癌、舌癌、口底癌、颊黏膜癌、齿龈癌、硬腭癌和软腭癌等。可用外科手术或放射线治疗。
《国语辞典》:癞皮病(癞皮病)  拼音:lài pí bìng
病名。病菌寄生在皮肤表面,搔痒难当,抓扒后,每至溃破,汁水淋漓,病情反覆不易痊瘉。
《国语辞典》:矽肺症  拼音:xì fèi zhèng
病名。人体吸入过多的二氧化矽尘,使肺内的巨噬细胞不能吞噬矽粒;死亡的巨噬细胞堆积形成病变,造成肺容量减少、气体交换不足,引起气促、咳嗽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也称为「硅肺」。
《国语辞典》:矽粉病  拼音:xì fěn bìng
病名。肺中充满吸入的灰尘、矽粉而引发肺部的病变。常见于石匠、矿工等身上,属职业性疾病。
《国语辞典》:无尿症(无尿症)  拼音:wú niào zhèng
病名。产生尿的脏器发生障碍,使膀胱不感觉尿意,不能自行排尿。严重时会转成尿毒症。
《国语辞典》:舞蹈症  拼音:wǔ dào zhèng
病名。为神经系统病变造成患者颜面、肢体的肌肉不由自主的运动,多由遗传或链球菌感染而病发,严重者常影响病患日常行动及智力发育。
《国语辞典》:乌脚病(乌脚病)  拼音:wū jiǎo bìng
病名。因肢体末梢血管阻塞,引发手指脚趾末端坏死的疾病。患部有麻木、发冷、皮肤发黑、刺痛、腐烂的病状。一旦发病,常自脚盘向上伸延,侵蚀到小腿或上肢。病人也常罹患皮肤和其他内脏器官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原因可能与饮用含砷量过多的河水或井水有关。
《国语辞典》:厌食症(厌食症)  拼音:yàn shí zhèng
病名。由于病患对自我形象的扭曲,或在心里上产生障碍或郁结,无法排解,故而排斥饮食的病症。病人会陷入节食──狂吃──呕吐或腹泻的恶性循环,引起肠胃代谢失常及身体和情绪上的失调、混乱、严重时足以致死。此症多发生于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女性,或年老丧偶,失去亲人、朋友的老人上,患者多半有抑郁、社会疏离等心理问题。
《国语辞典》:牙髓炎  拼音:yá suǐ yán
病名。因龋齿或外伤,使细菌侵犯至牙髓组织,因而引起牙髓组织产生急性或慢性发炎的一种牙病。若为急性常会引发剧烈的牙痛,必须及时给予根管治疗,以消除牙痛。
《国语辞典》:恙虫病(恙虫病)  拼音:yàng chóng bìng
病名。一种立克次氏体疾病。发生在东亚各国,台湾的绿岛、兰屿亦有之。以恙虫为传染的媒介。潜伏约九~十二天,之后出现高烧、斑丘疹、头痛、肌肉痛、咳嗽及肠胃问题,若未适当治疗可导致出血、肺炎、心肌炎、意识不清等并发症。恙虫叮咬后会在皮肤留下明显的黑色焦痂,对医生做诊断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