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预防医学(预防医学)  拼音:yù fáng yī xué
研究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以促进健康的学问。包括对传染病、公害病、职业病等的防治。
《国语辞典》:中懑之症(中懑之症)  拼音:zhòng mèn zhī zhèng
因气愤而引起胃部不舒服的疾病。《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那福生才吃得饭过,气郁在胸,得了个中懑之症。」
《国语辞典》:医疗给付(医疗给付)  拼音:yī liáo jǐ fù
保险或公务机构对被保险人或法定受益人所提供有关疾病、伤害、生育等医疗服务时所付出的费用。
《国语辞典》:阳虚发热(阳虚发热)  拼音:yáng xū fā rè
一种疾病的症状。中医上指:(1)因劳倦内伤,脾胃气虚而致的虚热。(2)因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出现的浮热。
《国语辞典》:阴阳五行(阴阳五行)  拼音:yīn yáng wǔ xíng
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后引申到气候的寒暖、人体的构造、疾病的发源、天地万物的形成、宇宙运行的规律等。五行的说法为战国末年阴阳家邹衍所创,指木、火、土、金、水等五种天然势力。邹衍将阴阳和五行融合后,该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很大。例如在政治上,君主行事引以为法则,不敢逆天行事;民间命理学家用来推测祸福,预卜吉凶;中国医学更是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理论。
《国语辞典》:病患状(病患状)  拼音:bìng huàn zhuàng
疾病的报告书。《水浒传》第二回:「军正司禀说染患在家,见有病患状在官。」
《国语辞典》:病媒蚊  拼音:bìng méi wén
传播病原导致传染疾病的蚊子。如三斑家蚊是传染日本脑炎的病媒蚊、埃及斑蚊是传播登革热的病媒蚊。
《国语辞典》:病原菌  拼音:bìng yuán jùn
造成疾病的实体或微生物。简称为「病原」。
《国语辞典》:白点病(白点病)  拼音:bái diǎn bìng
一种鱼类疾病。病原虫属于原生动物纤毛虫类,通常显现于鱼的表皮上,也寄生在鱼鳃或鳍等处。
《国语辞典》:成人病  拼音:chéng rén bìng
四十岁左右的成人因工作、家庭、社会的压力而引发的各种疾病。
《国语辞典》:川崎症  拼音:chuān qí zhèng
一种儿童疾病。病发时,会有发烧的现象,并出现两侧性结膜炎,嘴唇发红、乾燥裂开或草莓状舌头等症状,甚至于颈部出现淋巴腺病变。病童的四肢也会出现红色斑疹且手脚肿胀。有时会侵害患者的心肌。发病的原因至今仍待研究。
《国语辞典》:蚕豆症(蚕豆症)  拼音:cán dòu zhèng
病名。即「葡萄糖—六磷酸去氢酶缺乏症」,是一种性联隐性遗传性疾病。病患红血球中缺乏葡萄糖─六磷酸去氢酶,使红血球无法承受氧化性物质的侵袭而破裂,引起广泛溶血反应,甚至引发缺氧性休克昏迷。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食用了某些具有强氧化力的物质,如抗疟疾药、磺胺剂、部分止痛剂、蚕豆、樟脑等。病人以男性居多。
《国语辞典》:痛点(痛点)  拼音:tòng diǎn
1.生理学上指司痛感的感觉接受器,分布于全身,只要受到刺激,就会引起痛楚的感觉。
2.由体内疾病所表现于体外的疼痛症状。大多发生在脊椎、经络循行等固定位置。
《国语辞典》:蹠足  拼音:zhí zú
中医上指一种脚板向外的疾病。
《国语辞典》:感染症  拼音:gǎn rǎn zhèng
受病体侵袭而产生的疾病。如麻疹、水痘、红疹及结核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