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4,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风恙
接种
背气
痰饮
药理
瘖疾
胃病
清恙
大愈
搆疾
灾瘴
劳疚
天疾
顽疾
病名
《漢語大詞典》:风恙
中医学谓由感受风邪而引起的种种疾病。 宋 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公微得风恙,求判 西京 留臺,遂兼商税事。”宋史·李昌龄传:“丁外艰,起復,奉朝请,以风恙求领小郡。”
《国语辞典》:接种(接种)  拼音:jiē zhòng
将疫苗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以预防疾病。如:「接种牛痘」。
《國語辭典》:背气(背氣)  拼音:bèi qì
昏厥。《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傥然遇著个背了气的人,只鼓打一阵铜旋子就好了。」
《國語辭典》:痰饮(痰飲)  拼音:tán yǐn
中医学名词,指体内水分转输不利而停积于体腔的病症。症状为腹部胀气,按之有振动声,胃内停水,呕吐清水及黏液,小便不利,心悸气短等。
《國語辭典》:药理(藥理)  拼音:yào lǐ
药物在有机体内的作用及其防治疾病的原理。
《漢語大詞典》:瘖疾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说话的病症。北史·齐安乐王仁雅传:“ 安乐王 仁雅 ,从小有瘖疾。”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 吴越王 弘俶 归 查文徽 於 唐 , 文徽 得瘖疾,以工部尚书致仕。” 宋 陈亮 《喻夫人王氏改葬墓志铭》:“ 知方 有瘖疾,夫人怜之,亦令得所配。”
《国语辞典》:胃病  拼音:wèi bìng
胃部疾病的统称。
分类:胃病疾病
《漢語大詞典》:清恙
称人疾病的敬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公子曰:‘儿前夜思先生清恙, 娇娜 妹子能疗之。遣人于外祖处呼令归,何久不至?’”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 伯才 也谦逊一句,又问道:‘听説 毅翁 尊大人 琼山先生 有点清恙……总望著吉人天相,快些平復。’”
分類:疾病敬语
《国语辞典》:大愈  拼音:dà yù
疾病痊瘉。《红楼梦》第八回:「宝玉一面看,一面口内问:『姐姐可大愈了?』」
《国语辞典》:搆疾  拼音:gòu jí
引起疾病。《红楼梦》第一回:「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搆疾,日日请医调治。」
分类:起疾疾病
《漢語大詞典》:灾瘴(災瘴)
旧指南方山林湿热之气造成的病患。亦借指疾病、磨难等灾祸。《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贬云南传》:“ 关索 道:我不伏水土,惹了灾瘴,病入四时,多凶少吉,未知如何。” 明 陆采 《怀香记·春闺寄简》:“他不施法灸神针,能消灾瘴。”《西游记》第八回:“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
《漢語大詞典》:劳疚(勞疚)
劳苦疾病。 唐 韩愈 《南山诗》:“创兹朴而巧,戮力忍劳疚。”
分類:劳苦疾病
《國語辭典》:天疾  拼音:tiān jí
天生的残缺。《谷梁传。昭公二十年》:「有天疾者,不得入乎宗庙。」唐。孟郊〈劝善吟〉:「天疾难自医,诗癖将何攻。」
分類:先天疾病
《国语辞典》:顽疾(顽疾)  拼音:wán jí
难以治瘉的疾病。如:「王先生罹患顽疾,遍访名医,仍无起色。」
分类:治瘉疾病
《漢語大詞典》:病名
疾病的名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名多同而诊异,或死或不死,何也?对曰:病名多相类,不可知,故古圣人为之脉法,以起度量,立规矩……故乃别百病以异之。”
分類:病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