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7—1812 【介绍】: 清安徽英山人,字汝恭,号兰畦。乾隆四十五年进士,由宗人府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熟悉刑律,执法甚严。
人物简介
金光悌,字汝恭,号兰畦,英山人,乾隆庚子进士,嘉庆中官至刑部尚书,著《兰畦诗钞》。
维基
金光悌(1747年5月17日—1813年1月22日),字汝恭,号兰畦,安徽英山人,清朝官员,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被誉为“清代包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4—1832 【介绍】: 清江苏昆山人,字孟养,号椒畦。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善诗能画,于书无不工。时论学浩用笔,能入绢素之骨。晚好用破笔,脱尽窠臼,画格一变。有《南山论画》。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
王学浩,字孟养,号椒畦,昆山人。乾隆丙午举人。有《易画轩诗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镇洋人,字子履,号逸云,又号兰簃外史、兰畦道人。嘉庆五年举人。官山阳教谕。工诗。善画山水。有《蕴素阁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四
盛大士,字子履,号逸云,又号兰畦道人,镇洋人。嘉庆庚申举人,官山阳教谕。有《蕴愫阁诗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七
王汝骐,字菘畦,太仓人。道光丙午举人。有《藤华馆诗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7—1855 【介绍】: 清云南师宗人,字丹畦。道光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咸丰间出为徽宁池太广道。奉檄募勇,于霍山破捻军,受李兆受降。复下蕲水、英山。以饷尽师溃,终为李兆受所杀。谥文贞。
维基
何桂珍(1817年—1855年),字丹畦,号丹溪,云南省师宗县人。官至安徽宁池太广兵备道,尽力围剿太平军,咸丰五年(1855年)在英山县被哗变降兵杀害。何桂珍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当时年方弱冠,曾告假回乡娶妻。翰林院散馆,授编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督贵州学政。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任满回京,升侍读,次年在南书房行走,教授孚郡王读书。咸丰三年(1853年),出任福建兴泉永道,经巡防大臣贾桢等奏请开缺,留京随同办理城防事宜。咸丰四年(1854年),授安徽宁池太广道。当时省会安庆被太平军攻陷已久,巡抚福济驻扎于庐州。何桂珍治所在江南,被太平天国阻挡,于是在江北滞留,徵召兵勇。福济令其驰援庐江,檄文到达时,庐江城已陷落,桂珍援救不及,被弹劾罢职,此后孤军转战于潜、霍之间。咸丰五年(1855年)春,桂珍引兵攻克蕲水、英山,歼灭田金爵部,朝廷赏六品顶戴,留驻英山、霍山等地。此后民团相继来投靠。李昭寿、马超江等率众投降后,粮饷不足,李昭寿截获安徽巡抚福济之密信,怀疑桂珍出卖自己,心怀不满,于是年十一月初三日假意宴请桂珍,在英山小南门外设置伏兵。桂珍未及辩解即身首异处,四十馀名随从均遇害。李昭寿仍不解恨,将桂珍之头颅挂树上,再以枪弹击入水中。朝廷追赠光禄寺卿,赠云骑尉世职。同治初年,江南平定,曾国藩上疏追论何桂珍之功,朝廷晋其世职为骑都尉,谥文贞,并在英山县建祠祭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8 【介绍】: 清直隶遵化州人,字兰畦。以进士官知县,历广东惠来、乳源、南海,晋罗定知州,擢知府。善治盗,所至有绩。光绪间,累官盐运使。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九
史朴,字文辅,号兰畦,一号竹友,遵化人。道光丙申进士,历官广东督粮道。有《如舟书屋诗集》。
维基
史朴(?—1878年),字兰畦,直隶遵化州(今河北遵化)人。进士出身。道光十六年,登进士。以进士官知县,历任广东惠来县、乳源县知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担任清朝广州府南海县知县。后由吴廷献接任。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再任南海县知县。后由张继邹接任。晋升为罗定州知州,擢升为知府。善于治盗贼,善于用人,有政绩。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时,在梧州、封川江口等地,屡败太平军。光绪年间,官至署粮储道加盐运使。光绪四年(1878年)卒。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章民,号蔗畦,宗玮次子,诸生。著有淮南磨盾草、梦蕉吟草。章民为宗玮先生次子,工诗词,与其兄镜云及弟肩吾远模并传承其家学,而诗则以章民为尤工,李小湖先生雅爱重之,尝题其淮南磨盾草云:气短他乡一敝裘,归来城郭但荒邱。增吟欲释淮南感,春草王孙别有愁。淮南磨盾草者,咸丰庚申之乱,粤逆扰苏常,江以北举办团练,晏彤甫星使檄章民办如皋泰兴团练时作也。章民磊落多才,既不遇旋侘傺困顿以卒,人皆惜之。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豪(1831~1918),字嘉卓,一字卓人,号次逋,福建金门人。其父林焜熿,学者称竹畦先生,工诗及古文,著有《竹畦文钞》、《浯洲见闻录》……等作。卓人幼承家学,兼以天资聪颖,故十馀岁便淹通经史,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生员,咸丰九年(1859)取进举人,但其后考运不佳,竟未能再上层楼。同治元年(1862),先生东渡,游历台湾各地,后于艋舺巧遇奉檄办团练的林占梅,因此受邀担任潜园教师,任占梅之妾杜淑雅之西席,于潜园中生活四年之久。同治六年(1867),淡水厅严金清拟修厅乘,林豪受邀总辑编撰,隔年事成,因获聘澎湖文石书院任教,乃辞别占梅离竹。同治十二年(1873),林豪得见陈培桂《淡水厅志》刻本,发现内容改窜其作却谬误不少,因此愤撰〈淡水厅志订谬〉一文,以断是非。光绪四年(1878),主草《澎湖厅志》,但未刊印。光绪八年(1882),返回故里,重修《金门志》。光绪十八年(1892),再修《澎湖厅志》。毕生致力文史,编修方志,厥有心得,最受肯定;而其文学著作,数量甚夥,亦属名家。其中,《诵清堂诗集》、《诵清堂文集》、《瀛海客谈》、《潜园诗选》……等作内容,均与本地相关,惜除了《诵清堂诗集》外,馀皆亡佚。  《诵清堂诗集》共收录林豪古今体诗作一千零一十八首,分有十二卷,是先生晚年自所釐定之稿,民国四十六年由其侄孙林策勋辑刊,于菲律宾大众印书馆印行,以下所录林氏诸作,据此版本编校。此诗集内容,与本地攸关者,计有《台阳草》二卷、《澎海草》一卷,前者或描写潜园生活,或叙台地社会民情,或抒发个人情怀,或采录史事名胜;后者偏于晓谕生徒之作,旁及客中兴寄与澎湖风土人情。在诗艺表现上,善用散文句法,使句式活泼灵动;又迭以顶针修辞,使上下诗气衔承一贯,紧凑有劲;喜用歌行古体,在长篇巨幅中施展诗人才力等,是皆有过人之处。(黄美娥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8 【介绍】: 清汉军正白旗人,字莲溪,一字莲畦。光绪三年进士,官至甘肃布政使。曾供职军机处,故熟悉枢垣事例。有《行素斋杂记》、《天地吾庐杂志》等。
维基
继昌(1852年—1908年),李佳氏,字述之,号濂溪、莲畦、左庵、左厂。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属内务府正白旗汉姓满洲旗人),进士出身。光绪元年(1875年)乙亥科顺天乡试举人(时隶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善禄管领下),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第二甲第一百八名进士出身。同年五月,分部学习。历官军机章京、道员等。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授湖南按察使。二月,擢江宁布政使。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调甘肃布政使(未任),署安徽巡抚,卒。

人物简介

简介
周斌,字志颐,号芷畦。浙江嘉善人。(张明观,张慎行,张世光编著《南社社友图像集》)
马宗汉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4—1907 【介绍】: 清浙江馀姚人,字子贻,一作子畦。浙江高等学校毕业。光绪三十一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次年回国。后至安庆,与徐锡麟、陈伯平谋起义,杀巡抚恩铭,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军械局。事败被捕,遇害。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李释戡(1888年—1961年6月8日),原名汰书,字蔬畦,号宣倜,原籍福建闽县,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久居京师,精通戏曲音律,曾为梅兰芳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