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畏迫
畏惧。《文选·曹冏〈六代论〉》:“ 吴 楚 凭 江 ,负固 方城 ,虽心希九鼎,而畏迫宗姬,姦情散於胸怀,逆谋消於唇吻。” 李周翰 注:“言其虽有篡 周 之心,而犹畏惧同姓之国。”
威迫。用威力强迫。魏书·司马叡传:“ 叡 畏迫於 敦 ,居常忧戚,发病而死。”
《漢語大詞典》:詟惮(讋憚)
畏惧。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岳 任权日久,素为朝野畏服,及为二藩,百姓望风讋惮。”北史·柳述传:“ 杨素 时方贵重,朝臣莫不讋惮。”旧唐书·杨国忠传:“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颐指气使,无不讋惮。”
分類:畏惧
《漢語大詞典》:惮慑(憚懾,憚慴)
畏惧。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鲜卑 数犯塞, 膺 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 清 曾国藩 《大界墓表》:“声如洪钟,见者惮慑。”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藉曰竟无其人,而令船主有所惮慑,稍止酒以自念其职,则犹或可以图存於万一。”
憚慴:恐惧。 宋 叶适 《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帅负其能,僚吏惮慴。公约以中道,常屈而改为。”
分類:畏惧恐惧
《漢語大詞典》:沮畏
畏惧。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 巢 大沮畏,乃诣 天平军 乞降,詔授 巢 右卫将军。”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饶氏 愈益沮畏。讫子妇死,鬼始谢去。”
分類:畏惧
《漢語大詞典》:懔畏(懍畏)
畏惧。 清 林则徐 《示谕外商速缴鸦片烟土四条稿》:“况天朝贩卖之禁,本比吸食为尤重……岂尔等於天朝之法,转不知懍畏耶?”清史稿·仁宗纪:“ 广东 博罗 监犯越狱一案,经朕硃諭查询,始据该督抚据实陈奏。则天下事之不发觉者多矣,殊堪感叹,更深懍畏。”
分類:畏惧
《漢語大詞典》:懔惧(懍懼)
畏惧。 清 林则徐 《示谕外商速缴鸦片烟土四条稿》:“今圣意要絶鸦片,是即天意要絶鸦片也。天之所厌,谁能违之……天朝之不可违如是,尔等可不懍惧乎!”
分類:畏惧
《漢語大詞典》:慑耸(懾聳)
畏惧。三国志·吴志·是仪传“ 权 遂舍之, 嘉 亦得免” 裴松之 注引 晋 徐众 评:“ 是仪 以羈旅异方,客仕 吴 朝……忠不諂君,勇不慑耸,公不存私,正不党邪。”
分類:畏惧
《漢語大詞典》:惕慑(惕懾)
畏惧。 宋 沈辽 《德相惠新茶复次前韵奉谢》诗:“至尊所虚佇,守臣方惕慑。”
分類:畏惧
《漢語大詞典》:惧惮(懼憚)
畏难;畏惧。《元典章·刑部十八·人口不得寄养》:“自腹里至 江 南,或至 闽 广 ,动经数千百里之远,官司往復行移数年,於内纵有勘当得实者,其亲属惧惮地远,不能前来识认。”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把一个地方搅得齏菜不生,鷄犬不寧,人人惧惮。”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分類:畏惧
《漢語大詞典》:振怖
畏惧。史记·刺客列传:“ 燕王 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分類:畏惧
《漢語大詞典》:惮惕(憚惕)
畏惧。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 润芝 声光所布,罔不惮惕。”
分類:畏惧
《漢語大詞典》:懹畏
畏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并遵旨通飭各军,明定重赏严罚,俾将士咸知懹畏。”
分類:畏惧
《國語辭典》:凛凛(凜凜)  拼音:lǐn lǐn
1.寒冷。汉。蔡琰〈胡茄十八拍〉诗一八首之五:「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文选。潘岳。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2.态度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如:「威风凛凛」。
《國語辭典》:可畏  拼音:kě wèi
1.令人畏惧。《书经。大禹谟》:「可爱非君,可畏非民。」汉。孔安国。传:「君失道,民叛之,故可畏。」《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阶下侍立百馀人,有牛头马面,长喙朱发,狰狞可畏。」
2.令人敬畏。《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醲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国语辞典》:不惮(不惮)  拼音:bù dàn
不怕、不畏惧。《梁书。卷三六。列传。孔休源》:「当官理务,不惮强禦,常以天下为己任。」《文明小史》第一二回:「教士某君,救我等于虎口之中,又不惮跋涉长途,送我们至万国通商文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