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阳遂(陽遂)
(1).清畅通达貌。文选·王褒〈洞箫赋〉:“被淋洒其靡靡兮,时横溃以阳遂。” 李善 注:“阳遂,清通貌。言其声或盛壮而细密,时復横溃而清通也。”
(2).亦作“ 阳燧 ”。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铜镜。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 汉 郑玄 注:“夫遂,阳遂也。” 贾公彦 疏:“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阳遂。” 孙诒让 正义:“古阳遂盖用窐镜,故《鳧氏》注云:‘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 汉 王充 论衡·率性:“阳遂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鍊五石,铸以为器,磨礪生光,仰以嚮日,则火来至。”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以艾承之,则得火也。” 严复 《救亡决论》:“方诸阳燧,格物所宗。”
(3).古代车上的一种采光装置。晋书·舆服志:“阳遂四望繐窗皁轮小形车,驾牛。”
《漢語大詞典》:酣鬯
畅通,畅达。鬯,通“ 畅 ”。 宋 司马光 《答闻喜马寺丞中庸书》:“伏惟宽明,当赐开察,改求酣鬯於道而富有於文者使为之。”参见“ 酣畅 ”。
分類:畅通畅达
《國語辭典》:酣畅(酣暢)  拼音:hān chàng
1.畅饮。《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
2.舒畅。《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舞到那酣畅的时候,只见冷森森一片寒光。」
《漢語大詞典》:通旷(通曠)
畅通开阔。南齐书·礼志上:“自 秦 汉 以来,虽郊祀参差,而坛域中閒,竝无更立宫室。其意何也?政是质诚尊天,不自崇树,兼事通旷,必务开远。”
分類:畅通开阔
《漢語大詞典》:通陌
畅通的道路。 唐 李绅 《过吴门二十四韵》:“候火分通陌,前旌驻外邮。”
分類:畅通道路
《國語辭典》:堵塞  拼音:dǔ sè
阻塞不通。如:「每到上、下班时间,城里的交通都会严重堵塞,车子几乎动弹不得。」《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原来安公子还方寸不离,坐在那个地方,两个大拇指堵塞了耳门,那八个指头握著眼睛,在那里藏猫儿呢。」
《漢語大詞典》:肆通
犹畅通,四通八达。 清 江日昇 《台湾外纪》卷十一:“ 臺湾 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且横絶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
《漢語大詞典》:滞壅(滯壅)
谓臃肿而不灵活畅通。 清 方苞 《书〈淮阴侯列传〉后》:“然使战 韩 之前,具列两国之将佐、三败之时地,则重膇滞壅,其体尚能自举乎?”
《漢語大詞典》:淤涩(淤澀)
水道不畅通。
《漢語大詞典》:逮通
贯通,畅通。 孙中山 《实行裁兵宣言》:“政策切实,而符民众所渴望,而于组织训练之点,则务使上下逮通。”
分類:贯通畅通
《漢語大詞典》:畅塞(暢塞)
畅通或阻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只要记得那‘八股’的范围格局,那文章的魄力之厚薄,气机之畅塞,词藻之枯腴,笔仗之灵钝,古文时文,总是一样的。”
分類:畅通阻塞
《漢語大詞典》:胶淤(膠淤)
指水道因泥沙沉积而不能畅通。明史·熊明遇传:“ 黄河 泛滥, 运河 胶淤。”
《国语辞典》:抢通(抢通)  拼音:qiǎng tōng
赶紧修筑使畅通。如:「工作人员迅速抢通因火车出轨意外所造成的交通阻塞。」
《国语辞典》:健康袜(健康袜)  拼音:jiàn kāng wà
大陆地区指使用弹性的纤维制造,可促进血液畅通的袜子。
《漢語大詞典》:滑漏
水流畅通。 汉 王充 论衡·效力:“ 江 河 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
《漢語大詞典》:鬯碍(鬯礙)
畅通和阻碍。鬯,通“ 畅 ”。 清 魏源 《畿辅河渠议》:“不知以水势测之,而地势之高下见矣,而水之鬯碍亦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