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13,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规画
点画
画本
画鼓
一画
画笔
指画
画烛
画桡
能画
读画
画虎
画成
奎画
筹画
《國語辭典》:规画(規畫)  拼音:guī huà
计划、谋划。《宋史。卷二六七。张洎传》:「洎捷给善持论,多为准规画,准心伏,乃兄事之,极口誇洎于上。」也作「规划」。
《漢語大詞典》:点画(點畫)
(1).文字之点与横竖等笔画。 隋 王度 《古镜记》:“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凡飞白以点画象物形,而点最难工。” 清 刘毓嵩 《〈古谣谚〉序》:“语言在文字之先,故点画不先於声音,简札不先於应对。”
(2).画家作画的一种技法。 宋 黄休复 益州名画录·滕昌祐:“其画蝉蝶草虫,谓之点画,盖 唐 时 陆果 、 刘襃 之类也。”
《漢語大詞典》:画本(畫本)
(1).绘画的范本。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明 杨慎 《杜诗入画》:“ 杜 诗‘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画本可作。”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自然应该研究 欧洲 名家的作品,但也更注意于 中国 旧书上的绣像和画本。”
(2).泛指画册。 明 张宁 《方洲杂言》:“先朝西域贡马,高九尺餘,颈与身等,昂举若凤。余见今京师人家,多存画本。” 清 梁章钜 《楹联丛话》卷四:“画本纷披来野意,文辞古怪亦天真。”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月蚀》:“小孩子们听说要到海边,他们的欢喜真比得了一本新买的画本时还要加倍。”
(3).指画幅后面的衬纸。 清 陆时化 《书画说铃》十五:“ 张守中 桃花山鸟,名画也。《销夏録》载之……同郡一宦,每过其店,輒誉是画。黠者因至藏画家,説以画本日久,浆退纸縐,卷舒必为害,须加薄浆,直而藏之,可无恙。”
(4).在文书上签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太宰揖吏科:“若五部则遵往例,赴各科画本,不敢异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太宰揖吏科:“闻部堂之至各科,科臣垂帘居内,部臣向内揖,科臣帘内答之。画本毕,再揖而行,两人不相面也。”
《國語辭典》:画鼓(畫鼓)  拼音:huà gǔ
有绘饰的鼓。唐。白居易 柘枝妓诗:「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水浒传》第五八回:「鸾铃响,战马奔驰;画鼓振,征夫踊跃。」
分類:彩绘
《骈字类编》:一画(一画)
唐 温庭筠 塞寒行 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宋 陆游 读易 无端凿破乾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
元 谢宗可 雁字 一画写开湘水碧,半行草破楚天青。
分类:一画
《漢語大詞典》:画笔(畫筆)
(1).绘画用的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我便赁马进城,顺路买了画碟、画笔、颜料等件。”
(2).绘画作品。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其 江 南 徐熙 、 唐 希雅 , 蜀 黄筌 父子,画笔甚多。”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大体 源 及 巨然 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3).绘画技法。 金 元好问 《跋紫微刘尊师山水》:“尊师爱画山水,晚得 郭熙 《平远》四幅,爱而学之,自是画笔大进。”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于此间突然遇见粗暴刚勇的画笔,将来派的创作,令人的神意由攸乐一变而为奋动,又带几分烦恼。”
《國語辭典》:指画(指畫)  拼音:zhǐ huà
1.一种绘画方法。以指头、指甲与手掌蘸墨或染料而作画。也称为「指头画」。
2.用手指比划,做手势。《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执,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也作「指划」。
《漢語大詞典》:画烛(畫燭)
有画饰的蜡烛。 唐 李峤 《烛》诗:“兔月清光隐,龙盘画烛新。”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画烛寻欢去,羸为载愁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一丽人坐石上,双鬟挑画烛,分侍左右。”
分類:画饰蜡烛
《漢語大詞典》:画桡(畫橈)
有画饰的船桨。 唐 方干 《采莲》诗:“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橈轻拨蒲根月。” 宋 贺铸 《清平乐》词之二:“几时一叶兰舟,画橈鸦轧东流。” 明 徐祯卿 《青门歌送吴郎》:“千里 淮 流双画橈, 广陵 驛前逢暮潮。”
分類:画饰
《韵府拾遗 卦韵》:能画(能画)
画史会要王仲玉洪武中以能画召至京师
《國語辭典》:读画(讀畫)  拼音:dú huà
品评绘画。清。张遗〈读画录序〉:「然则得先生之意以读画,当不堕作家云雾中。」
分類:赏玩
《漢語大詞典》:画虎(畫虎)
(1).古代的一种风俗。绘虎于门以御凶息疠。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 神荼 与 鬱垒 昆弟二人,性能执鬼。 度朔山 上有桃树,二人於树下简閲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 神荼 与 鬱垒 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
(2).泛指描绘虎的形象。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包氏 宣州 人,世以画虎名家,而 鼎 最为妙。今子孙犹以画虎为业,而曾不得其髣髴也。”
(3).“画虎类狗”的缩语。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释担受书,废耕学文。画虎既败,学步无成。”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 金 边元鼎 《村舍》诗之二:“学得屠龙无用处,祇如画虎反成羞。”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下:“学 何 不至,不失雕龙;学 李 不成,终类画虎。”参见“ 画虎类狗 ”。
(4).指绘绣的猛虎图像。 前蜀 韦庄 《观浙西府相畋游》诗:“紫袍日照金鹅鬭,红旆风吹画虎狞。”
《國語辭典》:画虎类狗(畫虎類狗)  拼音:huà hǔ lèi gǒu
原本想画老虎,却画得像狗一样。比喻人仿效失真,得到反效果,变得不伦不类。参见「画虎不成反类狗」条。宋。陈骙《文则。卷上。戊》:「彼扬雄《法言》、王通《中说》,模拟此书,未免画虎类狗之讥。」清。李渔《閒情偶寄。卷四。演习部。变调第二。变旧成新》:「但须点铁成金,勿令画虎类狗。」
《骈字类编》:画成(画成)
张何早秋望海上五色云赋群象纠纷疑绮罗之绣出五色明媚若丹青之画成
分类:画成
《漢語大詞典》:奎画(奎畫)
指帝王的墨迹。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三:“ 光宗 因大书‘神泉’二字遗之,云:‘持归,随意凿一泉。’……奎画今刻之泉上。”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拾遗》卷一:“世以祕监为奎府,御书为奎画,谓奎宿主文章也,故 宋 有奎文阁、宝奎楼之称。” 清 厉鹗 《开浚西湖碑记》:“天章奎画,照映湖山。”
分類:帝王墨迹
《漢語大詞典》:筹画(籌畫)
谋划。《汉书·王莽传上》:“受羣贤之筹画,而上以闻,不能得什伍。”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潁川 戏志才 ,筹画士也, 太祖 甚器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值 魏太祖 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
分類:筹画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