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刘骜(汉成帝)


《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
甘露三年,生成帝于甲馆画堂,为世适皇孙。宣帝爱之,自名曰骜,字太孙,常置左右。

例句

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 杜牧 杜秋娘诗

典故
画万国

相关人物
黄帝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
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是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例句

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 杜牧 郡斋独酌

典故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车马饰〉~3652~
诸车之文:乘舆,倚龙伏虎,文画辀,龙首鸾衡,重牙班轮,升龙飞軨。皇太子、诸侯王,倚虎伏鹿,文画辀轓,吉阳筒,朱班轮,鹿文飞軨,旂旗九斿降龙。

例句

熊轼分朝寄,龙韬解贼围。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熊轼巴陵地,鹢舟湘水浔。 尹懋 秋夜陪张丞相赵侍御游灉湖二首之一

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鹏图乃矫翼,熊轼且移轮。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鹢新。 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佐

虎符中禁授,熊轼上流居。 武元衡 送邓州潘使君赴任

熊轼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 许浑 酬邢杜二员外

主人熊轼任,归客稚门车。 钱起 江宁春夜裴使君席送萧员外

典故
画遥山
 
画远山

相关人物
张敞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3222~
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以高弟入守,及为真,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西京杂记》卷二~076~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著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典故
相关人物
萧何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例句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 杜牧 感怀诗一首

典故
将军画一厨
 
开厨走画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顾恺之传》
恺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
《本草》
丹砂,生苻陵。苻陵,涪州也。又出武陵西川蛮夷中。今出辰州、锦州。先生战蛮夷之语,则指言辰州也。
《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李广传》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例句

内史书千卷,将军画一厨。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画畏开厨走,来蒙倒屣迎。 王维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典故 
洛中画
 
香山九老
 
香山晏会


《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二〈九老图诗〉
会昌五日三月,胡、吉、刘、郑、卢、张等六贤,于东都敝居履道坊合尚齿之会。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案:二老谓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归洛。僧如满。年九十五岁。】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九〈白居易列传〉~4304~
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湔剔抉摩,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尝与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燕集,皆高年不事者,人慕之,绘为九老图。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轻诋〉~825~
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周曰:「何乐?谓乐毅邪?」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典故
一笑端须问花借
  
巡檐一笑
 
巡檐共笑
 
巡檐索笑
 
巡索
 
梅奴索笑
 
梅花索巡檐笑
 
疏枝冷蕊
 
索檐花笑
 
索尽梅花笑
 
索笑梅花
 
索笑画檐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一〈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马度秦关雪正深【马度秦山雪正深】【马瘦秦关雪正深】【马瘦秦山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剩欲提携如意舞【欢剧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巡檐索近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冷落疏枝半不禁】。」
典故
龙眠能画


《容斋随笔·容斋四笔》卷十四〈梁状元八十二岁〉~776~
陈正敏遁斋閒览:「梁灏八十二岁,雍熙二年状元及第。其谢启云:『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终秘书监,卒年九十馀。」此语既著,士大夫亦以为口实。予以国史考之,梁公字太素,雍熙二年,廷试甲科,景德元年,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子固亦进士甲科,至直史馆,卒年三十三。史臣谓:「梁方当委遇,中途夭谢。」又云:「梁之秀颖,中道而摧。」明白如此,遁斋之妄不待攻也。
《巾箱说》~37~
世传梁太素之讹,盖不知起于何时人之伪为太素及第诗、谢恩表及传奇之优人扮演者。诗云:「天福三年来应举,雍熙二载始成名。饶他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辈在,到家惟有子孙迎。也知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表云:「皓首穷经,多太公之二岁;青云得路,少伏生之八年。」埴惟为此者,殆有感于古今之老踬场屋不得博一第者之愤郁,而欲为之吐气也。若夫以传奇为优人之扮演,盖非此不足以动世俗之观叹,俾知老踬场屋者之终得博一第,而弗使之丧气也。事虽讹,而训世之意甚善也。
典故
毛延寿丹青画

相关人物
毛延寿


《西京杂记》卷一~075~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巳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典故
摩诘丹青
 
王摩诘画作新图
 
王维画取

相关人物
王维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王维〉~5764~
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生。服除,累迁给事中……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客有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唐朝名画录》
以神、妙、能、逸四等划分唐代画家,将王维列入「妙品上」,注明王维所画为「写真、山水、松石、树木」。
典故
旗亭画壁
 
旗亭赌醉
 
障扇过旗亭

相关人物
王昌龄
 
高适


《岁时习俗资料汇编·月令粹编》卷十五〈冬总〉~622~
《博异记》: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可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所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欢醉竟日。
典故
人画竹身肥臃肿

相关人物
白居易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三〈画竹歌〉
并序:「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举世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作歌以答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从十五茎。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省向天竺寺边石上见】。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手战眼昏头雪色】。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典故
如刻画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周泰
 
孙权
 
赵充国


《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壮士百馀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馀创,贰师奏状,诏徵充国诣行在所。武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迁车骑将军长史。」
《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周泰传》
「权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权把其臂,因流涕交连,字之曰:『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

例句

唯有老身如刻画,犹期圣主解衣看。 李端 题故将军庄

《國語辭典》:画堂(畫堂)  拼音:huà táng
装饰华丽的厅堂。南唐。李煜〈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词:「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漢語大詞典》:熊轩(熊軒)
熊车。 唐 刘祎之 《酬郑沁州》诗:“ 麒阁 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曾经触蠆尾,犹得凭熊轩。”参见“ 熊车 ”。
《漢語大詞典》:熊车(熊車)
有伏熊形横轼的车。 汉 时为公,列侯所用。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应鸣鞞於龙角,覆缇幕於熊车。”后亦用以指代地方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子瞻 既已深居鵷禁,因何反謫熊车?”
分類:为公列侯
《漢語大詞典》:熊轼(熊軾)
(1).伏熊形的车前横木。因以指代有熊轼的车。古时为显宦所乘。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章昭达墓志》:“前軨熊軾,后乘龙轜。” 唐 许浑 《酬邢杜二员外》诗:“熊軾并驱因雀噪,隼旟齐驻是鸿冥。” 明 申时行 《题〈清秋出塞图〉诗》:“帝授节鉞临 玄菟 ,高凭熊軾佩虎符。”
(2).借指太守。 唐 钱起 《江宁春夜裴使君席送萧员外》诗:“主人熊軾任,归客雉门车。”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诗案》:“夺却鸞堤史职,謫为熊軾守臣。”
《漢語大詞典》:画熊(畫熊)
后汉书·舆服志上:“诸车之文……公、列侯,倚鹿伏熊,黑轓,朱班轮,鹿文飞軨,九斿降龙。” 汉 制,公与列侯之车轼画熊为饰,后因以“画熊”为咏公卿及地方长官之典。 唐 王维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冠上方簪豸,车边已画熊。” 赵殿成 笺注:“ 刘昭 《后汉书·舆服志》註:‘《古今註》曰: 武帝 天汉 四年,令诸侯王大国朱轮,特虎居前,左兕右麋。小国朱轮,画特熊居前,寝麋居左右,卿车者也。’” 唐 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诗:“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鷁新。”
分類:列侯
《漢語大詞典》:画一法(畫一法)
见“ 画一之法 ”。
《漢語大詞典》:画一之法(畫一之法)
谓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 太叔 致猛政之襃, 国子 流遗爱之涕, 宣孟 改冬日之和, 平阳 循画一之法。” 唐 杜牧 《为中书门下请追尊号表》:“苟且之令行,画一之法废,月增日长,雄唱雌和。”亦作“ 画一法 ”。 唐 杜牧 《感怀》:“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新唐书·韦澳传:“陛下自内署擢臣尹京邑,安可使画一法独行於贫下乎?”
《漢語大詞典》:九老图(九老圖)
唐 白居易 与 胡杲 、 吉皎 、 刘真 、 郑据 、 卢贞 、 张浑 年老退居 洛阳 ,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 会昌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 李元爽 及僧 如满 亦告老归 洛 ,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后传世姓名不一。见 唐 白居易 《九老图诗序》唐诗纪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 元 刘从益 《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五侯鯖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分類:白居易
《國語辭典》:刻画无盐(刻畫無鹽)  拼音:kè huà wú yán
语出《晋书。卷六九。周顗传》:「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指以丑妇比美人,所拟不够恰当。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子也。」
《漢語大詞典》:冷蕊
寒天的花。多指梅花。 唐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二:“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疎枝半不禁。” 宋 张元干 《十月桃》词:“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 明 张祥鸢 《水边梅》诗:“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