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9—1388 【介绍】: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元诗选
逢字原吉,江阴人。弱冠有文名,至正中,尝作《河清颂》,行台及宪司交荐之,皆以疾辞。世居江上之黄山,自号席帽山人。避地无锡梁鸿山,未几迁松之青龙江,名所寓曰「梧溪精舍」,自号「梧溪子」。盖以大母徐尝手植双梧于故里之横江,志不忘也。又徙上海之乌泾,筑草堂以居,曰「最閒园」,自号「最閒园丁」。明初,以文学录用。其子通事令掖,以父老泣请,命罢之。年七十卒,洪武戊辰岁也。有《梧溪诗集》七卷,钱牧斋《列朝诗集》载之前编。谓原吉当张氏据吴,大府交辟,坚卧不就。而又称其为张氏画策,使降元以拒台。此何说也?张士德之败在丁酉三月,其时张氏尚未降元也。而谓其于楚公之亡有馀恫焉,未知其为元乎?抑为张氏也?原吉一老布衣,沐浴于维新之化者二十年,其子已通仕籍矣。而谓其故国旧君之思,至于此极,西山之饿,洛邑之顽,未知其又何所处也!牧斋好为曲说,至引谢皋羽、犁眉公为喻,抑何其不相类乎!然原吉之诗,志在乎元,则成其为元而已矣。故附于遗民之例而录之。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原吉,称席帽山人,江阴人。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原吉,江阴人。自号席帽山人有浯溪诗集七卷
《國語辭典》:画策(畫策)  拼音:huà cè
1.谋略、策略。《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臣得事项王数年,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进言不听,画策不用,故弃楚归汉。」
2.规划、图谋计策。《三国演义》第三二回:「吾亦欲此二人早晚画策,如何离得?」也作「划策」。
《漢語大詞典》:运筹画策(運籌畫策)
同“ 运筹决策 ”。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逎筹画策,自具於章表;献可替否,总归於笔札。” 宋 苏辙 《臣事策下》之五:“是以天子安坐於上而士大夫为之奔走於下,大者为之运筹画策,治百官以济其大事;而小者为之按米盐,视鞭箠,以奉其小职。”
《国语辞典》:画策设谋(画策设谋)  拼音:huà cè shè móu
设想计谋。《野叟曝言》第二六回:「凤姨见有功效,一发贴心贴意,替他画策设谋。」
分类:设想计谋
《漢語大詞典》:揆策
犹画策。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
分類:画策
《國語辭典》:参谋(參謀)  拼音:cān móu
1.参与谋议,提供意见。《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放传》:「辽东平定,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既战国争雄,辨士云踊,从横参谋,长短角势。」
2.军队中参与指挥及计划的人员。
《漢語大詞典》:用策
出谋画策。史记·魏世家:“大王已知 魏 之急而救不发者,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
分類:谋画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