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相媳妇(相媳婦)
旧指议亲时男方亲人到女方家中相看议亲对象。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或下小定、大定,或相媳妇与不相。若相媳妇,即男家亲人或婆往女家看中,即以釵子插冠中,谓之‘插釵子’。”
《国语辞典》:下小茶  拼音:xià xiǎo chá
古代男方送聘礼给女方,因礼物中必须有茶叶,故称为「下茶」;事前非正式的送礼,称为「下小茶」。《金瓶梅》第三回:「乾娘若肯去,到明日下小茶,我使人来请你。」
《漢語大詞典》:下财礼(下財禮)
旧式聘婚,男方向女方赠送实物及钱财谓之下财礼。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又送官会银鋌,谓之‘下财礼’。”
《漢語大詞典》:谢允礼(謝允禮)
旧俗男方答谢女方同意订婚所送的财礼。《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赵六老 却要扳高,央媒求了喜帖,选了吉日,极隆重的下了一付谢允礼,自此聘下了 殷 家女子。”
《国语辞典》:喜饼(喜饼)  拼音:xǐ bǐng
男女订婚时,由男方赠送给女方,以分赠亲友的糕饼。
《国语辞典》:礼饼(礼饼)  拼音:lǐ bǐng
1.统称馈赠人的饼。
2.订婚或结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喜饼。
《国语辞典》:喝茶  拼音:hē chá
1.饮用茶水。如:「渴死了!我请你上茶馆喝茶。」《三侠五义》第五回:「我不喝茶,你也不用闹酸款。欠我的四百多钱总要还我的。」
2.代指订婚。因订婚时,准新娘要捧茶请男方长辈喝茶,故称。
《国语辞典》:茶红酒礼(茶红酒礼)  拼音:chá hóng jiǔ lǐ
旧时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因其中必有茶、酒,故称为「茶红酒礼」。《西游记》第一九回:「像你强占人家女子,又没个三媒六證,又无些茶红酒礼,该问个真犯斩罪哩!」
《国语辞典》:离娘饭(离娘饭)  拼音:lí niáng fàn
1.结婚当天男方赠给女方的酒席。
2.湖南省某些古村落的古老习俗,指女子于出嫁的前一晚,与父母和兄弟姊妹在家中所吃的最后一餐。
《国语辞典》:小定儿(小定儿)  拼音:xiǎo dìng ér
旧称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最初的简单定情饰物。
《國語辭典》:八字帖  拼音:bā zì tiě
古人议婚时,男女双方用来书写生辰八字,交给对方,藉以推断生剋的帖子。《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一个从绿绢挽袖中掬出八字帖。一个横眉斜眼,滔滔口若悬河。」也称为「八字全帖」、「庚帖」。
《國語辭典》:八字  拼音:bā zì
星命家将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配干支,以推断一生的祸福吉凶,称为「八字」。《里语徵实。卷中下。算八字》:「以人所生年、月、日,合看生剋制化,旺相休囚,取立格局,推人寿夭贵贱,百不失一二,时尚未加时也。故唐有《珞琭子三命一卷》,宋有徐子平,精其法并其生时参合之,谓之八字。」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莫不是八字儿该载著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
《國語辭典》:倒插门(倒插門)  拼音:dào chā mén
旧时称男子至女方家里结婚并居住下来。即入赘。如:「张老先生非常疼爱这个倒插门的女婿,直把他当作亲生儿子看待。」也作「倒踏门」。
《国语辞典》:抢婚(抢婚)  拼音:qiǎng hūn
一种旧时的婚姻习俗,男方通过抢劫女子的方式来成亲。现在某些地区仍保有此种方式。也作「抢亲」。
《國語辭典》:男唱女随(男唱女隨)  拼音:nán chàng nǚ suí
比喻夫妇和睦,琴瑟和鸣。参见「夫倡妇随」条。《孔丛子。卷一。嘉言》:「孔子曰:『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漢語大詞典》:娉命
男方遣媒问名和女方家长许婚。借指缔结婚约的程序。北史·列女传·泾州贞女儿氏:“ 涇州 贞女 儿氏 者,许嫁 彭老生 为妻,娉币既毕,未及成礼…… 老生 輒往逼之,女曰:‘与君娉命虽毕,二门多故,未及相见,何由不禀父母,擅见陵辱!’”娉,一本作“ 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