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朱石麟
(1899-1967)电影导演。江苏太仓人。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预科。1927年起先后任华北电影公司和联华影业公司编译部主任。1946年去香港,参与创建凤凰影业公司。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理事。一生执导故事片七十余部。主要有《慈母曲》《一板之隔》《一年计》《新寡》等。
《國語辭典》:早场(早場)  拼音:zǎo cháng
上午推出的播演场次。如:「明天我们去看早场的电影。」
《漢語大詞典》:瓦西里耶夫兄弟
苏联电影导演盖奥尔基·瓦西里耶夫(георг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васильев,1899-1946)和谢尔盖·瓦西里耶夫(сергей дмитриевич васильев,1900-1959)合作执导影片时所用的笔名。两人并非兄弟,分别毕业于华沙技术专科学校和列宁格勒电影学院。1924年从影。合作执导的影片有《夏伯阳》《保卫察里津》《前线》等。
《漢語大詞典》:五朵金花
故事片。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赵季康、王公浦编剧,王家乙导演,杨丽坤、莫梓江主演。白族青年阿鹏在“三月街”盛会上与金花姑娘一见钟情,约定来年山茶花开的季节相会。第二年,阿鹏应约前来,遍访苍山洱海接连遇见四个“金花”,最后在两人定情的蝴蝶泉边与意中人相会。
《漢語大詞典》:吴楚帆
(1911-1993)电影演员。福建泉州人。1932-1966年在香港主演二百五十余部影片,其中以《家》《春》《秋》《寒夜》为著名。曾创办华联影片公司、新潮影片公司。1966年后息影,移居加拿大。
《漢語大詞典》:斯琴高娃
(1949- )电影演员。蒙古族。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人。女。1980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因主演《骆驼祥子》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主演《似水流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1986年定居瑞士。
《漢語大詞典》:偷自行车的人
意大利故事片。利贡利德·西卡阿玛托电影公司1948年联合摄制。柴伐梯尼等人编剧,德·西卡导演,马季奥拉尼主演。失业工人里西找到贴街头广告的工作,第一天上班,赖以代步的自行车被偷。为了不再失业,他去偷别人的自行车,结果被车主发觉遭到殴打,使他在儿子面前失去了父亲的尊严。
《國語辭典》:同期录音(同期錄音)  拼音:tóng qí lù yīn
影片拍摄时,同时进行对话录音的处理。也称为「同步录音」。
《漢語大詞典》:特技摄影(特技攝影)
电影中利用各种特殊技术和设备进行技巧摄影的总称。包括快速摄影、低速摄影、模型摄影及各种合成摄影等。
《国语辞典》:纽约影展(纽约影展)  拼音:niǔ yuē yǐng zhǎn
成立于西元一九六二年,为林肯中心电影协会辖下的部门。旨在提升及推动电影事业活动,藉不定期而广泛的试映会,提供新闻界及片商接触及选映各国影片的机会。再者因每年举办影展活动,实利于国际影业的交流。
《国语辞典》:七年之痒(七年之痒)  拼音:qī nián zhī yǎng
源自由汤姆伊威尔、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好莱坞著名电影。片名原名为The Seven Year Itch。内容描述一位男人结婚七年之后,趁太太携子外出渡假,另结新欢。本指婚姻多年之后,对平淡规律生活,渐感无聊乏味,而产生非分之想,成为感情的转捩点。后借此片名作丈夫出轨或外遇的代称。
《国语辞典》:票房纪录(票房纪录)  拼音:piào fáng jì lù
电影或戏剧演出时的成绩。如:「这部电影创下了卖座最高的票房纪录。」
《国语辞典》:露天电影(露天电影)  拼音:lù tiān diàn yǐng
在室外播放的电影。如:「庙前播放的露天电影如果在戏院观赏,声光效果一定更好。」
《国语辞典》:罗西里尼(罗西里尼)  拼音:luó xī lǐ ní
Rossellini
人名。(西元1906~1977)义大利电影导演,因以战争记录片作为自然背景,描绘德国占领义大利的真实生活图景,而获得新现实主义创始人的称号。而后关注于宗教,拍摄有一系列有关圣方济的轶事作品。代表作有《罗马──不设防城市》、《游击队》、《斯特隆波里火山》等。也译作「罗塞里尼」。
《国语辞典》:美术电影(美术电影)  拼音:měi shù diàn yǐng
不用真人实景,而是运用各种美术技巧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情节的电影。如动画、木偶、剪纸等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