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预演
影展
叠印
化装
开映
音画
配音
石挥
日场
进场
特辑
重拍
影视
演员
场次
《國語辭典》:预演(預演)  拼音:yù yǎn
在正式演出前事先试演。如:「这出戏将在后天预演两场。」
《國語辭典》:影展  拼音:yǐng zhǎn
1.摄影展览。如:「这次影展的作品,是他从事摄影工作十年来的精品。」
2.电影展览。如:「金马奖国际影展。」
《國語辭典》:叠印(疊印)  拼音:dié yìn
一种电影表现方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画面的影像胶片,叠合印在一条胶片,使银幕上同时呈现重叠影像。藉此构成的并列形像,勾划出剧中人物的回忆、幻想或表示各种纷繁现象,和时间的流逝等等,促成观众产生联想,了解其意。
《國語辭典》:化装(化裝)  拼音:huà zhuāng
1.修饰容貌、妆扮外表。如:「演员们正在后台化装。」也作「化妆」。
2.外表的造型、修饰。如:「他终于除去脸上的化装,露出本来的面目。」也作「化妆」。
3.假扮、改变装束。如:「两名窃贼化装成水电工,进入公司大楼偷窃。」
《國語辭典》:开映(開映)  拼音:kāi yìng
电影开始放映。如:「本年度影展的观摩电影将举行隆重的开映典礼。」
《国语辞典》:音画(音画)  拼音:yīn huà
1.以音乐描写事物。其美感效果一如绘画所呈现的事物风貌,故称为「音画」。
2.电影或电视剧中音响效果与画面的合称。
《國語辭典》:配音  拼音:pèi yīn
将电影、电视或戏剧中演员的对白,用别人的声音来代替或用不同的语言翻译出来,称为「配音」。如:「外国影集常会用国语来配音。」也作「伴音」。
《漢語大詞典》:石挥
(1915-1957)戏剧、电影演员。天津人。早年在北平求学。1940年后在上海从事戏剧活动。1947年起历任文华影业公司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兼导演。主演影片《假凤虚凰》《夜店》《艳阳天》等。编导并主演《我这一辈子》。导演的《鸡毛信》,1955年获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
《國語辭典》:日场(日場)  拼音:rì cháng
艺术表演、娱乐活动等在日间演出的场次。
《國語辭典》:进场(進場)  拼音:jìn cháng
1.科举时代称进入试场参加考试为「进场」。
2.入场。如:「大家循序进场。」
《國語辭典》:特辑(特輯)  拼音:tè jí
为某一个特定主题所编辑发行的文字资料、报刊或电影等。
《国语辞典》:重拍  拼音:chóng pāi
电影、电视节目中、照片等已拍过的部分资料,因不满意或不便使用,而必须重新拍摄,称为「重拍」。
《国语辞典》:影视(影视)  拼音:yǐng shì
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合称。
《國語辭典》:演员(演員)  拼音:yǎn yuán
从事演艺工作的人员。如:「他是一个成功的演员。」
《國語辭典》:场次(場次)  拼音:cháng cì
电影、戏剧等演出的场数。如电影放映有早场、晚场等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