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套招  拼音:tào zhāo
电影或电视的武打动作片在拍摄之前,先由演员练习招数,称为「套招」。如:「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在套招时不幸伤了左眼,导演只得临时换角。」
《国语辞典》:影城  拼音:yǐng chéng
专门从事电影拍摄制作的地区。
《国语辞典》:辅导级(辅导级)  拼音:fǔ dǎo jí
电影审查分级制度中的一级。为十二岁以上未满十八岁之少年,需父母或师长注意辅导观赏的电影。也称为「辅级」。
《国语辞典》:海外版  拼音:hǎi wài bǎn
1.在海外制作的书报、杂志、电影等版本。
2.为因应国际市场需求所制作不同于国内的版本。
《国语辞典》:黑泽明(黑泽明)  拼音:hēi zé míng
人名。(西元1910~)日本电影导演巨匠。初习绘画,西元一九三六年踏入影界,作品极富创意,享誉国际,其风格广为西方导演与电影界所模仿学习。代表作有《罗生门》、《七武士》、《生之欲》、《德苏乌扎拉》、《乱》等,其作品曾多次获选为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
《国语辞典》:大远景(大远景)  拼音:dà yuǎn jǐng
一种电影编导的方法。以更广阔的场面、自然景色和大范围的背景,来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刻划人物心理,表现大规模的人物活动。
《国语辞典》:大银幕(大银幕)  拼音:dà yín mù
1.早期放映电影的大型屏幕。
2.指电影界。如:「这位艺人最近从电视转往大银幕发展。」
《国语辞典》:吊钢丝(吊钢丝)  拼音:diào gāng sī
电影、戏剧、演唱会或特技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身上绑著钢丝,利用拉力使其上升或做飞跃动作等特殊效果。如:「本剧中主角飞跃于树林间的镜头,是利用吊钢丝的手法完成的。」
《国语辞典》:电影业(电影业)  拼音:diàn yǐng yè
从事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的相关行业。如:「由于民众不喜欢观赏国片,因而使得国内电影业一片萧条。」
《国语辞典》:电影圈(电影圈)  拼音:diàn yǐng quān
总称与电影有关的人物或事物。如:「她自高中毕业就踏入电影圈,转眼已经十个年头了。」
《国语辞典》:电影票(电影票)  拼音:diàn yǐng piào
看电影的入场凭證。如:「他已经买好电影票,准备看电影。」
分类:电影入场
《国语辞典》:电检制(电检制)  拼音:diàn jiǎn zhì
电影于上映前须经有关单位加以审查其内容、情节,而决定影片等级、上映与否的制度。如:「实施电检制,是为了保护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国语辞典》:动作片(动作片)  拼音:dòng zuò piàn
电影中以武打、特技表演为主要内容的影片。如:「最近戏院上映的新片,都是一些武打动作片。」
《國語辭典》:综合艺术(綜合藝術)  拼音:zòng hé yì shù
形式上占有空间和时间,必须用听觉与视觉来鉴赏的艺术。像舞蹈、戏剧、电影等。缩称为「综艺」。
《国语辞典》:拍片  拼音:pāi piàn
摄制电影。如:「这座山城有古朴的街景,吸引不少知名导演前来拍片。」
分类:摄制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