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许辅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安州安陆人。许钦寂子。武周万岁通天元年,钦寂死节,武则天下制褒美,授辅乾左监门卫中候,为海东慰劳使,迎父丧柩,以礼改葬。玄宗初,自云麾将军、检校右羽林将军迁左羽林将军。开元中,官至光禄卿,封申国公。
申屠液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九
液。开元十二年官亳州临涣县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润州丹徒人。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登进士第。历官武进尉。天宝十三载任陕郡平陆尉。官至虞部员外郎。能诗文。殷璠录其诗入《丹阳集》,称其“善叙事状物,长于情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排行大,润州丹徒(今江苏丹徒)人。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及第,除武进尉。天宝十二载(753)任陕州平陆尉,后转虞部员外郎。堂构为润州天乡寺名僧云禅师之侄,笃信佛学,修在家梵行。约卒于代宗大历年间。生平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之《包融诗》注、《元和姓纂》卷三、《至顺镇江志》卷一九、《金石萃编》卷九〇、李华《润州天乡寺故大德云禅师碑》。堂构有诗名,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集》,评曰:“堂构诗叙事状物,长于情理。”(《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全唐诗》录存断句2。
全唐文·卷四百五
堂构。天宝十二载官陜郡平陆县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邵州人,字广祥。幼好读书,清俭独处,不与亲友交。相传至南岳访神,遇异人传金丹火龙之术。肃宗时,以道术事李辅国,擢谏议大夫。辅国令其往道州界置军,诱引土民,纳其金帛。归至长沙,潭州刺史庞承鼎执之,首赃巨万。奏京,辅国庇之得免。后仍以赃败流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2 【介绍】: 唐扶风平陵人。窦参族子。累迁至京兆少尹,转给事中。参特爱之,及参秉政,每议除授多访申,申因得受赂。德宗得其奸,逐贬道州司马,寻杖杀之。
申稷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丹阳人。申堂拘子。代宗大历中为建昌令,政平讼理,流民复业。
于申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4—793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申伯。于颀子。年十八擢进士第,授校书郎。迁栎阳尉,累转殿中侍御史。德宗贞元四年,德宗赐百僚宴麟德殿,赋诗,中外属和,申献颂称美。德宗称异,欲重用之,为宰执所沮,除京兆户曹。官至屯田员外郎。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其名又作孟对、孟封、孟申,均误。德宗贞元十五年(799)进士第一名及第。官终太常卿。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三九。《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3 【介绍】: 唐人,字庆臣。登进士第。历迁礼部员外郎、翰林学士。敬宗宝历中,拜侍讲学士。文宗立,再转中书舍人,复为翰林学士。帝恶宦官王守澄等权宠震主,召其与朝臣谋去之,擢尚书右丞,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守澄党得知其谋,诬以谋反罪,贬开州司马。后感愤卒,追谥贞。
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三
申锡字庆臣。史失其何所人。第进士。宝历中累转礼部员外郎。充翰林侍讲学士。文宗大和二年拜尚书左丞。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罢为右庶子。再贬开州司马。七年卒。开成元年诏复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兵部尚书。谥曰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6—802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子重。独孤问俗孙。工诗文,善讹语影带,长于赋颂。德宗贞元十二年,撰《义阳子歌》,咏义阳公主与驸马王士平事,传诵一时。次年,登进士第。十五年,复登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6—802 字子重,洛阳(今属河南)人。德宗贞元十二年(796)撰《义阳子》歌,咏义阳公主与驸马王士平不协遭斥而离旷事传诵一时。十三年登进士第,十五年中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十八年卒。生平见柳宗元《亡友故秘书省校书郎独孤君墓碣》、韩愈《祭独孤申叔文》。工诗文,善讹语影带,长于赋颂。与柳宗元、韩愈、刘禹锡等交善。《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七
申叔字子重。德宗时博学宏词中第。为校书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3—858 【介绍】: 唐魏郡内黄人,祖籍钜鹿曲城,一说馆陶人,字申之。魏徵五世孙。文宗大和七年进士。以杨汝士荐,为右拾遗。开成中,拜谏议大夫,判弘文馆事。武宗即位,出为汾州刺史。宣宗即位,征为给事中,寻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成《文宗实录》。历户部、吏部尚书。仪容魁伟,言论切直,与同列上前言事,谠言无所畏避。官终守太子少保。有《魏氏手略》及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3—858 字申之,馆陶(今属河北)人。名臣魏徵五世孙。文宗大和七年(833)登进士第,累官右拾遗。开成元年(836),上疏谏纳李孝本女事,擢为右补阙,转起居舍人,拜谏议大夫。武宗即位,坐与杨嗣复、李珏善,出为汾州刺史,寻贬信州长史。宣宗立,转郢、商二州刺史,征为给事中,迁御史中丞、户部侍郎。大中五年(851)任宰相。十一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拜吏部尚书、太子少保。十二年卒。生平事迹详见《旧唐书》本传、《新唐书·魏徵传》附、《唐诗纪事》卷五三。谟善文能诗,所著颇多,有《魏谟集》10卷、《魏氏手略》20卷等,均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六
谟字申之。司空魏徵五世孙。擢进士第。文宗读贞观政要。思徵贤。诏访其后。杨汝士荐之。累迁宏文馆直学士。武宗朝贬信州长史。宣宗即位。拜御史中丞。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召拜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赠司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7—875 【介绍】: 唐僧。宣城人,字申之。俗姓陈。年二十往福州兜率戒坛受具足戒。后游长安,受三学大德,益广见闻。武宗会昌中废教,畅上表论谏,并撰《历代帝王录》。奏上弗听。宣宗大中中入内讲道,赐紫。懿宗赐号法宝。有《显正记》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字申之。宣城陈氏子也。甫九龄。即依泾县水西寺之清逸上人。教授经法。年十九。获薙落。满岁受具于福州兜率戒坛。尤知究习律藏。越中之游厌足异闻。乃趋京师西明寺从慧正师。遍讨律师宣公行道胜迹。遂受三学大德之职。会昌废教。众议宜上表以谏。庶几上听而停罢前诏。于是两街僧录灵宴辩章等。共推畅为首。悉录历代帝王事。进奏弗听。大中初。赐紫伽梨。诏充内外坛大德。咸通间。诏充追福院首领。兼总持寺维那。署上座。脩忏悔法。加佛号一万五千并请以本生心地观经一部八卷。入藏。诏许之。乾符初。赐号曰。法宝。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卒。寿七十九腊五十九。其年四月二十五日。窆于长安县高阳小梁村。四年尚书礼部侍郎崔沆勒文其碑。次颂德。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玄畅。字申之。俗姓陈氏。宣城人也。畅爰在弱龄便持异操。戏则聚沙为塔摘叶为香。年九岁于泾邑水西寺。依清逸上人教授经法。年十九削发。二十岁往福州兜率戒坛受具足戒。听掇律科深得宗旨。新缯细缕一染色佳。而往越中求闻异说。仰京室西明寺有宣律师旧院多藏毗尼教迹。因栖惠正律师法席。自入京华渐萌头角。受京城三学大德益广见闻。方事讲谈遽钟堙厄则会昌废教矣。时京城法侣颇甚徬徨。两街僧录灵宴辩章同推畅为首。上表论谏。遂著历代帝王录。奏而弗听。由是例从俗服。宁弛道情。龙蛇伏蛰而待时。玉石同焚而莫救。殆夫武皇厌代宣宗在天。坏户重开炎岗息炽。畅于大中中凡遇诞辰入内谈论。即赐紫袈裟充内外临坛大德。懿宗钦其宿德蕃锡屡臻。乃奏修加忏悔一万五千佛名经。又奏请本生心地观经一部八卷。皆入藏。畅时充追福院首领。又充总持寺都维那。寻署上座。畅讲律六十座。度法者数千人。撰显正记一十卷科六帖名义图三卷三宝五运三卷。虽祖述旧闻标题新目。义出意表文济时须。乾符中懿宗简自上心。特赐师号曰法宝。二年三月二十一日示灭。俗龄七十九僧腊五十九。弟子赐紫惠柔大德师遂宗绍。以其年四月二十五日。窆于长安邑高阳乡小梁村。四年丁酉岁尚书礼部侍郎崔沆与畅交分殊深。著碑述遗迹焉。
郑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福州闽县人,字申虞。武宗会昌进士。宣宗大中时为国子司业,历郢、安、邓三州刺史。累官江西节度使。工为文。时同邑林滋长于赋,詹雄长于诗,时称“诚文、滋赋、雄诗”,为闽中三绝。有集。
申丛 朝代:晚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 【介绍】: 唐人。僖宗时,为蔡州秦宗权部将。昭宗龙纪元年,缚秦宗权归朝,制为淮西留后。寻为蔡将李璠所杀。
赵申昈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十七
申昈。乾符时官左武卫兵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