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由 → 繇由”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由来(由來)  拼音:yóu lái
1.来历、原因。如:「他能一举成名是有其由来的。」《宋书。卷二。武帝本纪中》:「卿等诸人,一时逼迫,本无纤衅,吾处怀期物,自有由来。」
2.向来、从开始至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王大将军于众坐中曰:『诸周由来未有作三公者。』」唐。李白关山月〉诗:「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漢語大詞典》:繇来(繇來)
(1).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繇,通“ 由 ”。《汉书·薛宣传》:“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 颜师古 注:“繇读与由同。由,从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聊申繇来之意。”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夫 白门 柳枝, 青谿 桃叶,辰楼顾曲, 丁帘 醉花, 江 南佳丽,繇来尚已。”
(2).从过去到现在。繇,通“ 由 ”。 唐 窦牟 《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诗:“要自词难拟,繇来画不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繇来女子号痴心,痴得真时恨亦深。” 清 沈寿民 《江上行》:“繇来稼穡足艰难,到处絃歌称富丽。”
《分类字锦》:所由来也(所由来也)
左传:若子之群吏,处不辟污,出不逃难,其何患之有?患之所生,污而不治,难而不守,所由来也。能是二者,又何患焉。
分类: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