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2,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圩田
田税
私田
田主
赏地
限田
坐落
原陆
园地
均税
翻地
碌碡
名田
佃人
美田
《國語辭典》:圩田  拼音:yú tián
在水边低洼地筑堤围地开垦的农田。
《漢語大詞典》:田税
田地的赋税。周礼·天官·大宰“赋贡以驭其用” 唐 贾公彦 疏:“一夫之田税入於官,官得之节财用。”宋史·食货志上四:“况今天下田税已重,固非周礼什一之法。”元史·仁宗纪二:“詔检覈 浙西 、 浙东 、 江西 田税。” 清 唐甄 潜书·两权:“军食之所赖,田税必轻於故籍以宽之,糴必增直以利农。”
分類:田地赋税
《國語辭典》:私田  拼音:sī tián
1.私人所有的田地。《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诸侯梦得土田,为失国祥,而况王者畜私田财物,为庶人之事乎!」《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济南安王康》:「康遂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
2.古代井田划分九区,中为公田,外八区称为「私田」。《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宋。邢炳。疏:「耕者皆以井田之法制之,一夫受私田百亩,八夫家计受私田八百亩,井田中百亩是为公田。」
《國語辭典》:井田  拼音:jǐng tián
1.周代授田之法。以地一方里画成九区,由八家各占百亩,称为私田,中间百亩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称为「井田」。
2.泛指田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國語辭典》:田主  拼音:tián zhǔ
1.田地的所有权人。《宋史。卷三九。宁宗本纪三》:「有司毋收其货,田主毋责其租。」
2.田神。《周礼。地官。大司徒》:「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
《漢語大詞典》:赏地(賞地)
赏赐田地。周礼·夏官·司勋:“司勋掌六卿赏地之灋,以等其功。” 郑玄 注:“赏地,赏田也。” 唐 韩翃 《赠别成明府赴剑南》诗:“公门輒无事,赏地能相亲。”
分類:赏赐田地
《漢語大詞典》:限田
限制私人占有田地数量。汉书·食货志上:“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颜师古 注:“名田,占田也。各为立限,不使富者过制,则贫弱之家可足也。”宋史·食货志上一:“上书者言赋役未均,田制不立,因詔限田……而任事者终以限田不便,未几即废。”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又有人作《沁园春》词云:‘……算行关改会,限田放糴。生民凋瘁,膏血俱朘。’” 严复 《〈法意〉按语》:“ 汉 世诸公,覩并兼之害,欲以限田之法救之,然无及也。”
《國語辭典》:坐落  拼音:zuò luò
1.山川、房地等的位置方向。《西游记》第五九回:「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红楼梦》第三九回:「宝玉又问他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
2.休息、落脚。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南顶》:「庙虽残破,而河中及土阜上皆有亭幛席棚,可以饮食坐落。」
《漢語大詞典》:原陆(原陸)
原野,田地。 汉 张衡 《东京赋》:“乘舆巡乎 岱岳 ,劝稼穡於原陆。”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虽在原陆,犹恐沧海横流,吾其鱼也。”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三:“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分類:原野田地
《國語辭典》:园地(園地)  拼音:yuán dì
1.种植蔬果花木的地方。如:「这块园地经他细心照顾,已是果木茂盛,结实累累。」
2.比喻活动的场所。如:「艺术的园地」、「快乐的园地」。
《漢語大詞典》:均税
北 宋 税制,先丈量田地,前后按肥瘠分等定税,谓之“均税”。宋史·食货志上二:“ 政和 三年, 河北 西路 提举常平司奏:‘所在地色极多,不下百数,及至均税,不过十等。’” 宋 司马光 《乞惩劝均税官吏状》:“右臣先奉勅与三司同共详定均税,已立条约,下路监施行。”
《国语辞典》:翻地  拼音:fān dì
用犁、锄头等农具翻松田地。
《國語辭典》:碌碡  拼音:lù dú
用石头做成的圆筒形农具。以石为圆筒形,中贯以轴,外施以木框,曳行而转压之,用以碾平场地或碾压谷类。元。宋无 旱乡田父言诗:「疲牛病喘饿桑间,碌碡閒眠麦地乾。」
《漢語大詞典》:名田
以私名占有田地。史记·平準书:“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 司马贞 索隐:“谓贾人有市籍,不许以名占田也。”汉书·食货志上:“限民名田,以澹不足。” 颜师古 注:“名田,占田也。各为立限,不使富者过制,则贫弱之家可足也。”《宋史·食货志上一》:“豪强兼併之患,至今日而极,非限民名田有所不可。” 明 归有光 《隆庆元年浙江程策》之三:“故 董仲舒 欲稍近古,限民名田,以塞兼并之路。”
分類:占有田地
《漢語大詞典》:佃人
指租种官府或地主田地的农民。宋史·食货志上一:“再期五年,如期满无理认者,见佃人依旧承佃。”《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租粮百石佃人供,鐘鼓三时唄声举。” 清 刘大櫆 《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 广德 租税:佃人输官,田主不问,故多逋负。”
《國語辭典》:美田  拼音:měi tián
肥沃的田地。《幼学琼林。卷一。地舆类》:「美田曰膏腴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