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畿畎
京城郊外的田地。 南朝 齐 王融 《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至於层山絶涧,还带畿畎,膏田沃野,亘望廡躔,信可以招往隐沦,栖集胜寄。”
《漢語大詞典》:揽田(攬田)
承租田地。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揽田》:“ 崇明 佃户揽田,先以鷄送业主。”
分類:承租田地
《漢語大詞典》:雨老烟荒
久雨而田地荒芜。 宋 雷应春 《沁园春·官满作》词:“韭本千畦,芋根一亩,雨老烟荒谁为鉏。”
《國語辭典》:垸子  拼音:huán zi
一种防水建筑物。在湖南、湖北等地,常沿江、湖地带围绕房屋、田地周围,修建像堤防的建筑物,以防水患。
《漢語大詞典》:营畴(營疇)
度量田地。 三国 魏 曹植 《藉田说》之一:“夫营畴万亩,厥田上下,经以大陌,带以横阡。” 赵幼文 校注:“广雅·释詁一:‘营,度也。’”
分類:度量田地
《國語辭典》:庄稼地(莊稼地)  拼音:zhuāng jia dì
农田。如:「他家有几亩庄稼地。」
《漢語大詞典》:种子田(種子田)
也叫留种田。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所用的田地。
《漢語大詞典》:重茬
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作物。也叫连作、连茬。
《國語辭典》:赈田(賑田)  拼音:zhèn tián
供赈济用的田地。《清会典。卷一七。户部。尚书侍郎职掌五》:「有赈田,有芦田。」
分類:赈济田地
《漢語大詞典》:诬托诡挂(誣託詭挂)
谓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别人名下,以逃避田赋、徭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既而奸民以此要上,数十年鬻去之产,皆诬託诡挂,以讼售主。”
《漢語大詞典》:畋食
谓以耕营田地为生。书·多方“畋尔田” 唐 孔颖达 疏:“治田谓之畋,犹捕鱼谓之渔。今人以营田求食谓之畋食。”
《漢語大詞典》:田主子
田地的所有者,地主。儒林外史第四七回:“庄户因 方府 上田主子下乡要庄户备香案迎接,欠了租又要打板子,所以不肯卖与他。”
分類:田地地主
《國語辭典》:田连阡陌(田連阡陌)  拼音:tián lián qiān mò
田地广袤,田产为数可观。《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公子田连阡陌,地佔半州,足迹不到所在,不知多少。」也作「田连仟佰」。
《漢語大詞典》:田茀
谓田地荒芜。茀,野草塞路。新唐书·马燧传:“时师旅后,岁大旱,田茀不及耕。”
《漢語大詞典》:田畼
未种禾稼的田地。 睡虎地 秦 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雨为湗,及诱粟,輒以书言湗稼、诱粟及豤田畼毋稼者顷数。”
分類:禾稼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