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烧薙(燒薙)
一种原始耕作法。芟除田中杂草,草干枯后,焚烧以为肥料。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 郑玄 注:“薙谓迫地芟草也。此谓欲稼莱地,先薙其草,草乾烧之。至此月大雨,流水潦畜於其中,则草死不復生,而地美可稼也。”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六:“兴云榆荚晚,烧薙杏花初。”
《國語辭典》:禾虫(禾蟲)  拼音:hé chóng
动物名。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沙蚕科。体型细长稍扁,约有三百条环节,每一环节均有侧足一对,而头部略呈三角形,并长有多对的触角。
《漢語大詞典》:谷贼(穀賊)
(1).指杂生在谷田中的草木。管子·山国轨:“田中有木者,谓之穀贼。”
(2).虫名。甲虫的一种,害稻,又名谷盗。
《漢語大詞典》:剪刀草
慈姑苗。慈姑生水田中,其叶如剪刀形,故称。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六·慈姑
《國語辭典》:耘荡(耘盪)  拼音:yún dàng
一种农耕用具。形如木屐,长尺馀,阔三寸,底列短钉,其上斜置竹柄,耘田时用以推荡禾陇草泥。见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二。农器。图谱二》。
《漢語大詞典》:耥耙
用于水稻田中耕耘的一种农具。形如木屐,下有若干短铁钉,上有长柄。在水稻行间推拉,松土除草。
《国语辞典》:秧龄(秧龄)  拼音:yāng líng
水稻的幼苗在秧田中生长的时间。
《国语辞典》:巴里库廷火山(巴里库廷火山)  拼音:bā lǐ kù tíng huǒ shān
Paricutin
山名。位于墨西哥米却肯州西部。西元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在巴里库廷村的玉米田中爆发形成,是目前地球上唯一知道形成日期的活火山。一九五二年停止喷发,峰岭高度达二千八百零八公尺。
《國語辭典》:不稂不莠  拼音:bù láng bù yǒu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不稂不莠本指田中没有野草。语出《诗经。小雅。大田》:「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后比喻不成材、没出息。《红楼梦》第八四回:「但只一件,姑娘也要好,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也作「不郎不秀」。
《漢語大詞典》:秉畀炎火
谓将田中的害虫捉去烧掉。《诗·小雅·大田》:“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郑玄 笺:“田祖之神不受此害,持之付与炎火,使自消亡。” 朱熹 集传:“故愿田祖之神,为我持此四虫,而付之炎火之中也。”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大田》之诗,‘秉畀炎火’者,捕蝗之术也。” 宋 苏轼 《次韵章传道喜雨》:“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 何纶锦 《捕蝗谣》:“秉畀炎火古有经,始不扑除继无及。”
分類:田中害虫
《漢語大詞典》:踩草
把稻田中的杂草拔除并踩入泥中,使沤烂后成为肥料。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八:“紧接着,又是一连串功夫:点安蔸灰,扯夹蔸稗,还要踩草。”
《漢語大詞典》:凼子(氹子)
方言。田中或田边临时用泥筑起埂子的沤粪小坑。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二:“我们 老驾 在世时,总是鸡叫三回就起床,出去翻完四个氹子才天亮。” 周立波 《在一个星期天里》二:“一个氹子放了好多精肥?”
《漢語大詞典》:畎田
亦作“甽田”。 在田中开小沟。汉书·食货志上:“ 后稷 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甽,长终畮。一畮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种於甽中。”
分類:田中
《漢語大詞典》:烧剃
1.一种原始耕作法。芟除田中杂草,草干枯后,焚烧以为肥料。
《漢語大詞典》:决芸(決芸)
除去田中之草。管子·轻重甲:“今北泽烧,莫之续,则是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蕘,一束十倍。则春有以倳耜,夏有以决芸。此租税所以九月而具也。” 马非百 新诠:“决,去也。芸,説文:‘草也。’决芸,谓决去田中之草也。”管子·轻重丁:“使吾萌春有以倳耜,夏有以决芸而给上事,子之力也。”
分類:除去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