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六物──僧用六物
【三藏法数】
(出僧祗律并翻译名义)
〔一、僧伽黎〕,梵语僧伽黎,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叠也。此衣于说法时著。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著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著。
〔三、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著。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东土宜用密绢。若是生绢,小虫直过,可取熟绢为之。此护生之具,故比丘用之。(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五、钵多罗〕,梵语钵多罗,华言应器。发轸钞云:应法之器也。谓体、色、量,三者皆须与法相应。体有二,泥及铁也。色者,熏作黑赤色,或孔雀咽色,鸽色。量者,大受三斗,小受一斗半,故名应器。
〔六、尼师坛〕,梵语尼师坛,华言坐具,或云坐衣。业疏云:长四尺,广三尺。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