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85,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化生
佛菩萨化生
法身化生
极乐化生
四生
四生苦轮
四生百劫
四爱生
四种生死
四种死生
四种往生
未生怨
未生怨经
未来往生
佛类词典(续上)
分段生死化生
佛菩萨化生
法身化生
极乐化生
四生
四生苦轮
四生百劫
四爱生
四种生死
四种死生
四种往生
未生怨
未生怨经
未来往生
分段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生死之一,为轮回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分段者,六道果报,三世分异,名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为生,终谢为死。」胜鬘宝窟中末曰:「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长短也。」唯识了义灯六末曰:「言分段者:分谓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蕴体。舍此受馀有差别故,(中略)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名分段。」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为二种生死之一。
【三藏法数】
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三藏法数】
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三界果报,寿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是为分段生死。(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术语)二种生死之一,为轮回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分段者,六道果报,三世分异,名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为生,终谢为死。」胜鬘宝窟中末曰:「分段生死者,谓色形区别,寿期长短也。」唯识了义灯六末曰:「言分段者:分谓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蕴体。舍此受馀有差别故,(中略)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名分段。」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为二种生死之一。
【三藏法数】
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三藏法数】
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三界果报,寿有长短分限,身有大小形段,皆不免于生死,是为分段生死。(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化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
【佛学常见辞汇】
1。四生之一,即变化而生,如诸天,地狱,及劫初的人类都是化生的。2。指人死后的中阴身,又名中有,它是化生的。
【三藏法数】
化生者,谓无而忽有也。涅槃经云:佛与四众游行,有比丘尼名阿罗婆,忽于地中化生。又劫初,人皆是化生是也。(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三藏法数】
化生金翅鸟王,居树北面,欲取龙时,向树北海取之,水开一千六百由旬。彼诸龙等,皆为此鸟王之所食啖。楼炭经云:四生金翅鸟,还食四生龙。是也。
【三藏法数】
化生龙,居树北面,所居宫殿,皆七宝庄严。
【三藏法数】
谓有阿脩罗,执持世界势力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王争权。此阿脩罗因变化而有,天趣所摄。(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三藏法数】
化生者,无而忽有也。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是也。(转蜕飞行者,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之类。)
(术语)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论八曰:「有情类,生无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大乘义章八本曰:「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
【佛学常见辞汇】
1。四生之一,即变化而生,如诸天,地狱,及劫初的人类都是化生的。2。指人死后的中阴身,又名中有,它是化生的。
【三藏法数】
化生者,谓无而忽有也。涅槃经云:佛与四众游行,有比丘尼名阿罗婆,忽于地中化生。又劫初,人皆是化生是也。(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三藏法数】
化生金翅鸟王,居树北面,欲取龙时,向树北海取之,水开一千六百由旬。彼诸龙等,皆为此鸟王之所食啖。楼炭经云:四生金翅鸟,还食四生龙。是也。
【三藏法数】
化生龙,居树北面,所居宫殿,皆七宝庄严。
【三藏法数】
谓有阿脩罗,执持世界势力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王争权。此阿脩罗因变化而有,天趣所摄。(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三藏法数】
化生者,无而忽有也。又离此旧形,易彼新质,为化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变易之惑,起舍故取新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转蜕飞行之类是也。(转蜕飞行者,如蚕蜕形为蛾,如雀化蛤之类。)
佛菩萨化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菩萨为济众生以神力变作种种者。即化身,权者,权化,权现等是也。
(术语)佛菩萨为济众生以神力变作种种者。即化身,权者,权化,权现等是也。
法身化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受佛之教化新生于佛家之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术语)受佛之教化新生于佛家之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极乐化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智而修种种善业之人,生于边地之宫殿,五百岁间不能闻见三宝。是名胎生。信佛智之人随九品之行业各化生于莲华中,身相光明顿具足,名曰化生。无量寿经下曰:「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术语)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智而修种种善业之人,生于边地之宫殿,五百岁间不能闻见三宝。是名胎生。信佛智之人随九品之行业各化生于莲华中,身相光明顿具足,名曰化生。无量寿经下曰:「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四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梵语Caturyoni一胎生Jara%yuja(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An!d!aja,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三湿生Sam%svedaja(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Upapa%duka,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皆是也。此有五道分别,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种。人之胎生如今世人,人之卵生由世罗与邬波世罗及鹤卵而生,如鹿母所生之三十二子与般遮罗王之五百子等是也。人之湿生如昙驮多与遮卢及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是也。人之化生,唯为劫初之人。畜生之胎卵湿,皆得现见,其化生如龙与揭路荼Carud!a鸟。次鬼趣有胎化二种。胎生者言饿鬼母日夜食所生之五子。其次一切之地狱与天人及中有皆唯化生。见俱舍论八。【又】四度之生死也。如四生百劫缘觉乘极速者四生得道是也。(参见:四生百劫)
【佛学常见辞汇】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
【佛学次第统编】
有情总有四有,而生有区别,有其四种,所谓四生。言四生者,一切有情,有四种生。谓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一、胎生 含藏而出,是曰胎生。
二、卵生 依壳而延,是曰卵生。
三、湿生 假润而生,是曰湿生。
四、化生 无而化有,是曰化生。
(名数)梵语Caturyoni一胎生Jara%yuja(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An!d!aja,如鸟在卵壳成体而后出生者。三湿生Sam%svedaja(十二因缘经作寒热和合生),如虫依湿而受形者。四化生Upapa%duka,无所依托唯依业力而忽起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皆是也。此有五道分别,人趣与畜生趣各具四种。人之胎生如今世人,人之卵生由世罗与邬波世罗及鹤卵而生,如鹿母所生之三十二子与般遮罗王之五百子等是也。人之湿生如昙驮多与遮卢及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等是也。人之化生,唯为劫初之人。畜生之胎卵湿,皆得现见,其化生如龙与揭路荼Carud!a鸟。次鬼趣有胎化二种。胎生者言饿鬼母日夜食所生之五子。其次一切之地狱与天人及中有皆唯化生。见俱舍论八。【又】四度之生死也。如四生百劫缘觉乘极速者四生得道是也。(参见:四生百劫)
【佛学常见辞汇】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
【佛学次第统编】
有情总有四有,而生有区别,有其四种,所谓四生。言四生者,一切有情,有四种生。谓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一、胎生 含藏而出,是曰胎生。
二、卵生 依壳而延,是曰卵生。
三、湿生 假润而生,是曰湿生。
四、化生 无而化有,是曰化生。
四生百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缘觉乘之人,极速以四生之加行得道果,极迟者以百劫之加行得道果。光记二十三曰:「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五教章下之二冠注曰:「问:四生百劫云何修行?答:景猷百行钞九云,言四生者略有两断。一云:第一生修声闻资粮,第二生修声闻加行,第三生修缘觉资粮,第四生入见道得无学果。二云:第一生种解脱分善,第二生修使纯熟,第三生修顺决择分,第四生入见道乃至證无学果。言百劫者,谓发心已修彼行因,极迟不过百劫便得彼果(上已)。述曰:四生二义,初约转根,后就不转。」
【佛学常见辞汇】
谓声闻乘行人,快则四生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慢则要一百劫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
(术语)缘觉乘之人,极速以四生之加行得道果,极迟者以百劫之加行得道果。光记二十三曰:「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五教章下之二冠注曰:「问:四生百劫云何修行?答:景猷百行钞九云,言四生者略有两断。一云:第一生修声闻资粮,第二生修声闻加行,第三生修缘觉资粮,第四生入见道得无学果。二云:第一生种解脱分善,第二生修使纯熟,第三生修顺决择分,第四生入见道乃至證无学果。言百劫者,谓发心已修彼行因,极迟不过百劫便得彼果(上已)。述曰:四生二义,初约转根,后就不转。」
【佛学常见辞汇】
谓声闻乘行人,快则四生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慢则要一百劫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
四生苦轮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切众生,由此四种之生而出生,受迷界生死之苦,彼此轮回转生也。
(杂语)一切众生,由此四种之生而出生,受迷界生死之苦,彼此轮回转生也。
四生百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缘觉乘之人,极速以四生之加行得道果,极迟者以百劫之加行得道果。光记二十三曰:「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五教章下之二冠注曰:「问:四生百劫云何修行?答:景猷百行钞九云,言四生者略有两断。一云:第一生修声闻资粮,第二生修声闻加行,第三生修缘觉资粮,第四生入见道得无学果。二云:第一生种解脱分善,第二生修使纯熟,第三生修顺决择分,第四生入见道乃至證无学果。言百劫者,谓发心已修彼行因,极迟不过百劫便得彼果(上已)。述曰:四生二义,初约转根,后就不转。」
【佛学常见辞汇】
谓声闻乘行人,快则四生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慢则要一百劫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
(术语)缘觉乘之人,极速以四生之加行得道果,极迟者以百劫之加行得道果。光记二十三曰:「若据独觉,极疾四生修加行,极迟百劫修加行。」五教章下之二冠注曰:「问:四生百劫云何修行?答:景猷百行钞九云,言四生者略有两断。一云:第一生修声闻资粮,第二生修声闻加行,第三生修缘觉资粮,第四生入见道得无学果。二云:第一生种解脱分善,第二生修使纯熟,第三生修顺决择分,第四生入见道乃至證无学果。言百劫者,谓发心已修彼行因,极迟不过百劫便得彼果(上已)。述曰:四生二义,初约转根,后就不转。」
【佛学常见辞汇】
谓声闻乘行人,快则四生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慢则要一百劫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
四爱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有无有爱。于有生爱于无有亦生爱也。见俱舍论二十二。
(名数)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有无有爱。于有生爱于无有亦生爱也。见俱舍论二十二。
四种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梁摄论十明四种生死: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同十四说有七种生死。而不列其名。但言四种生死为七种中之前四者,诸师无异论。后三者,诸师多异释。(参见:七种生死)
(名数)(参见:生死)
【佛学大辞典】
(名数)梁摄论十明四种生死: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同十四说有七种生死。而不列其名。但言四种生死为七种中之前四者,诸师无异论。后三者,诸师多异释。(参见:七种生死)
生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终。」僧伽吒经四曰:「佛言:善男子!识灭名死,福德因缘识起名生。」成实论七曰:「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众生因惑业所招,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分别。(参见:二种生死)
四种死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尝就人之死次受生,对波斯匿王之问说四种之死生。一从冥入冥,世人生于卑贱之家,旃陀罗之家,及种种下贱之家,贫穷活命,形体憔悴,作卑贱之业,名为冥。处此冥中,复于身口意行恶业,死而堕于恶趣也。二从冥入明,处前述之冥中,于身口意行善业,身坏命终,而生于人天也。三从明入冥,生富贵之家或刹帝利婆罗门长者之家,受身端正,多财多智,是为明。于此明中身口意行恶业,命终之后,生于恶趣,受无量之苦也。四从明入明,于明中身口意行善业,勤修福德,而生于天上也。此说出杂阿含经。
【三藏法数】
(出杂阿含经)
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为婆罗门死还生婆罗门家,及刹帝利、毗舍、首陀家耶?佛言:当知死生,有四种不同。(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刹帝利,华言王种。梵语毗舍,华言商贾。梵语首陀,华言农人。)
〔一、从冥入冥〕,冥即暗也。谓世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家,及馀种种下贱之家,贫穷活命,形体憔悴,而复作卑贱之业,名之为冥。处此冥中,复行身口意恶业,死堕恶趣,是为从冥入冥。(梵语旃陀罗,华言屠者。恶趣即饿鬼、畜生、地狱也。)
〔二、从冥入明〕,谓世人生卑贱家,乃至作诸鄙恶之业,名之为冥。于此冥中,能行身口意善业,身坏命终,生于人天,是为从冥入明。
〔三、从明入冥〕,谓世人生富贵家,若刹帝利、婆罗门、长者家,受身端正,多财多智,名之为明。于此明中,行身口意恶业,身坏命终,当生恶趣,受无量苦,是为从明入冥。
〔四、从明入明〕,谓世人生富贵家,乃至形相端严,名之为明。于此明中,行身口意善业,勤修福德,身坏命终,天上受生,是为从明入明。
(名数)佛尝就人之死次受生,对波斯匿王之问说四种之死生。一从冥入冥,世人生于卑贱之家,旃陀罗之家,及种种下贱之家,贫穷活命,形体憔悴,作卑贱之业,名为冥。处此冥中,复于身口意行恶业,死而堕于恶趣也。二从冥入明,处前述之冥中,于身口意行善业,身坏命终,而生于人天也。三从明入冥,生富贵之家或刹帝利婆罗门长者之家,受身端正,多财多智,是为明。于此明中身口意行恶业,命终之后,生于恶趣,受无量之苦也。四从明入明,于明中身口意行善业,勤修福德,而生于天上也。此说出杂阿含经。
【三藏法数】
(出杂阿含经)
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为婆罗门死还生婆罗门家,及刹帝利、毗舍、首陀家耶?佛言:当知死生,有四种不同。(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刹帝利,华言王种。梵语毗舍,华言商贾。梵语首陀,华言农人。)
〔一、从冥入冥〕,冥即暗也。谓世人生卑贱家,或旃陀罗家,及馀种种下贱之家,贫穷活命,形体憔悴,而复作卑贱之业,名之为冥。处此冥中,复行身口意恶业,死堕恶趣,是为从冥入冥。(梵语旃陀罗,华言屠者。恶趣即饿鬼、畜生、地狱也。)
〔二、从冥入明〕,谓世人生卑贱家,乃至作诸鄙恶之业,名之为冥。于此冥中,能行身口意善业,身坏命终,生于人天,是为从冥入明。
〔三、从明入冥〕,谓世人生富贵家,若刹帝利、婆罗门、长者家,受身端正,多财多智,名之为明。于此明中,行身口意恶业,身坏命终,当生恶趣,受无量苦,是为从明入冥。
〔四、从明入明〕,谓世人生富贵家,乃至形相端严,名之为明。于此明中,行身口意善业,勤修福德,身坏命终,天上受生,是为从明入明。
四种往生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正念往生,如阿弥陀经所说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是也。二狂乱往生,此人以一生恶业,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逼苦,狂乱之时,遇善知识,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而往生极乐也。观经下下品之所说是也。三无记往生,此人既于平生发得归命信心,故临终时依过去之业因,虽心神衰弱而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而乘前之念佛必得往生也。四意念往生,若人临终时,虽不出声而称佛,惟意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也。
【佛学常见辞汇】
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名数)一正念往生,如阿弥陀经所说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是也。二狂乱往生,此人以一生恶业,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逼苦,狂乱之时,遇善知识,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而往生极乐也。观经下下品之所说是也。三无记往生,此人既于平生发得归命信心,故临终时依过去之业因,虽心神衰弱而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而乘前之念佛必得往生也。四意念往生,若人临终时,虽不出声而称佛,惟意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也。
【佛学常见辞汇】
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未生怨
【佛学大辞典】
(人名)阿阇世王之翻名。(参见:阿阇世)
(人名)阿阇世王之翻名。(参见:阿阇世)
未生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说瓶沙王为阿阇世太子所害之事。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说瓶沙王为阿阇世太子所害之事。
未来往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死后往生极乐净土也。
(术语)死后往生极乐净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