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833,分1789页显示 上一页 145 146 147 148 149 151 152 153 154 下一页
释德止(号 青谷 徐 真际 )
折彦质(字 仲古 号 葆真居士 )
蔡向(字 瞻明、子平 号 净空居士 )
陈棠(字 德召 号 澹斋居士 )
关注(字 子东 号 香岩居士 )
李珙(号 养素居士 )
刘子翚(字 彦冲 号 屏山、病翁 文靖 世称 屏山先生 )
释守璋( 王 文慧 号 文慧禅师 )
王去非(字 广道 醇德先生 )
熊彦诗(字 叔雅 世称 曲肱先生 )
赵子潚(字 清卿 号 澹庵 )
晁公武(字 子止 号 昭德先生 别称 良吏 )
范浚(字 茂明 号 香溪 世称 香溪先生 )
冯观国(号 无町畦道人 )
其它辞典(续上)
释道川(号 实际 狄三 道川 )释德止(号 青谷 徐 真际 )
折彦质(字 仲古 号 葆真居士 )
蔡向(字 瞻明、子平 号 净空居士 )
陈棠(字 德召 号 澹斋居士 )
关注(字 子东 号 香岩居士 )
李珙(号 养素居士 )
刘子翚(字 彦冲 号 屏山、病翁 文靖 世称 屏山先生 )
释守璋( 王 文慧 号 文慧禅师 )
王去非(字 广道 醇德先生 )
熊彦诗(字 叔雅 世称 曲肱先生 )
赵子潚(字 清卿 号 澹庵 )
晁公武(字 子止 号 昭德先生 别称 良吏 )
范浚(字 茂明 号 香溪 世称 香溪先生 )
冯观国(号 无町畦道人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德止(一一○○~一一五五),号青谷,俗姓徐,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徙居吴县。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赐号真际,敕住江州圆通寺(《五灯会元》卷一四)。后居庐山叠石庵。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卒,年五十六。《嘉泰普灯录》卷九有传。有《清谷诗集》,已佚(《舆地纪胜》卷二五)。今录诗三首。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
德止禅师者。世居历阳金紫。徐闳中之季子也。法绍宝峰阐提照禅师。照为简州人。妙龄游方。谒芙蓉楷公于大洪。有得而去。及楷公辞大观之诏。而婴难。照自三吴急趋从之。于途中大悟。楷公遂以投子之谶而系照。是照与丹霞淳辈为伯仲。淳之视师。犹子也。是师与真歇了宏智觉。又雁行焉。师生十岁。不肯知书。多私夜坐。喜公昼寝。其父戏目师。为懵然子。然师双瞳绀碧。神光射人。出语间合圣诰。其父又钟爱之。异于诸子。尝称于门客曰。吾懵然不懵也。师弱冠梦异僧授偈四句。已而有以南安岩主像遗之者。其傍所载。即向梦所授之偈也。自是持念不忘。一切世典过眼即罢之。年二十。随父任漕西洛。每闭阁凝坐。或连朝不许进食。人俱怪其所为。一夜拟吹灯就寝。忽大悟。连吐数偈。其一曰。不因言句不因人。不因物色不因声。夜半吹灯方就枕。忽然者里已天明。于是啸歌自若。人益怪之。其父欲授师世职。师固让于从兄。乃告父曰。某方将脱世纲。不著三界。岂复刺头于名利场中。遂力求出家。其父知师志决。不可以章绶绾也。乃旌师祝发。具苾刍戒。游方数载。名振京师。政和间。机投阐提照公于楚南。宣和三年辛丑。徽宗皇帝以真际师号赐之。壬寅。适江州圆通席虚。朝旨以照补之。照辞圆通。而居泐潭。师遂应诏。代主圆通。圆通当匡庐之名刹。诸山耆德尚未足师名。领院日。俱往观之。升座拈提。众耳皆耸。其语曰。山僧二十年前。两目皆盲。了无所睹。唯是闻人说道。青天之上。有大日轮。照三千大千世界。无有不遍之处。筹策万端。终不能见。二十年后。眼光惭开。又值天色连阴。浓云乱涌。四方观察。上下推穷。见云行时。便于行处作计较。见云住时。便于住处立窠臼。正如是间。忽遇著个多知汉问道。莫是要见日轮么。何不向高山顶上去。山僧却徵宅道那里。是高山顶上。他道。红尘不到处。是诸仁者好个端的消息。还会么。长连床上佛陀耶。又曰。昨夜黄面瞿昙。将三千大千世界来。一口吞尽。如人饮汤水。踪迹不留。应时消散。当尔时。诸大菩萨声闻罗汉。及与一切众生。尽皆不觉不知。唯有文殊普贤瞥然觑见。虽然得见。渺渺茫茫。恰似向大洋海里。头出头没。诸人且道。是甚么消息。若也简点得破。许你顶门。具一只眼。师住圆通。今古法门。所积之废。无不备举。而整顿之。然以身度人。使人易行。矫清卖高之条。师弗取也。选职任事。以德不以才。尝叹曰。宁缺人而废事。过在一时。若能事而败化。则遣臭万世矣。以故衲子游泳于圆通。如鱼相忘于江湖。南宋绍兴五年乙卯示寂。阇维烟𦦨所及。悉有设利。诸方称师身后佛事。与宝峰照公。皆乘大愿而来者也。照公先于建炎二年示寂。其阇维亦得设利无数。舌齿不坏。师之设利。塔于司空山。分窆叠石原。照公设利。则塔泐潭之西峰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字仲古,号葆真居士。折可适子。高宗绍兴六年,累官签书枢密院事,寻罢。秦桧为相,以彦质为赵鼎所引,安置郴州。有《葆真居士集》。全宋诗
折彦质(?~一一六○),字仲古,号葆真居士,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徙河西府谷(今陕西府谷县)(《姑溪后集》卷二○附《折公墓志铭》)。可适子。钦宗靖康初为河东制置使,坐丧师责海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二九)。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为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四年,擢枢密都承旨。六年,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与赵鼎同罢。七年,起知福州。九年,落职。秦桧死后起知广州,移洪州。三十年(《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二之二四作三十一年),卒于潭州。《两宋名贤小集》存《葆真居士集》一卷。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七七、九八、一○七、一二七、一七一、一七四、一八三、一八五。 折彦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参校美国会图书馆藏抄本(简称抄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一卷。全宋文·卷三八五一
折彦质(?——一一六○),字仲古,号葆真居士,可适子,云中(今山西大同)人。靖康初为枢密院都承旨,河北东路宣抚判官,以丧师贬海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绍兴三年为荆湖南路安抚使、知潭州。四年,改知静江府。六年二月权参知政事,三月签书枢密院事,十二月罢。七年知福州。秦桧为相,以彦质为赵鼎所引,安置郴州。二十五年桧死,起知广州。二十六年改知洪州。三十年卒于潭州。著有《葆真居士集》(存)。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五三、职官六九之二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七七、九八、一○七、一二七、一八五,《大金吊伐录》卷二,《宋史》卷二八《高宗纪》五、卷三一《高宗纪》八、卷一九三《兵志》七、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蔡向,字瞻明,一字子平(《曲阿诗综》卷七),东平(今属山东)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官通直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绍兴三年(一一三三)提举两浙东路茶盐公事(《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七○)。二十四年知滁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六)。晚寓天台,自号净空居士。有《浍水集》,已佚。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三九八○
蔡向,字瞻明,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东)人,一云东平人,枢密挺之孙。建炎末、绍兴初提举两浙东路茶盐公事,因寓临海,自号净空居士。绍兴二十四年,官朝请大夫、知滁州。著有《浍水集》藏于家。见《赤城志》卷三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六之三、职官四八之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六六,《会稽续志》卷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棠(一一○一~一一六三),字德召,号澹斋居士,常州(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二十七年为知大宗正丞、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宋会要辑稿》帝系六之二七、崇儒一之一○)。三十二年擢国子司业(同上书选举二○之一五),同年致仕,十二月卒,年六十二(《周文忠公集》卷一六四)。有诗集,已佚。事见《渭南文集》卷一五《澹斋居士诗序》。全宋文·卷四四二四
陈棠(一一○一——一一六三),字德召,号澹斋居士,常州武进(今江苏常州)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曾任衢州教授。绍兴二十七年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明年知大宗正丞。三十年为考工员外郎,三十一年为国子司业。三十二年九月除秘书少监,十二月致仕,卒,年六十二。见《宋会要辑稿》帝系六之二七、崇儒一之一○、选举二○之一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一八四、一九○,《南宋馆阁录》卷七,《渭南文集》卷一五,《鸿庆居士集》卷四,《周文忠公集》卷一六四,雍正《江南通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钱塘人,字子东,号香岩居士。关景仁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任湖州教授,与胡瑗之孙涤收集瑗遗书,得《易解中庸义》;又辑《胡先生言行录》。官至太学博士。有《关博士集》。全宋诗
关注,字子东,号香岩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调湖州教授,官至太学博士。有《关博士集》二十卷,已佚。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六七。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三三四六
关注,字子东,号香岩居士,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一云钱塘(今浙江杭州)。绍兴五年进士。尝为湖州教授,辑胡瑗遗书,又录其言行。绍兴十二年除太学正,迁太学博士,十六年,以言者论罢。有《关博士集》二十卷,注《易传》一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一五五,《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咸淳临安志》卷六七,《经义考》卷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赣州赣县人,一作兴国人。李朴从子。高宗绍兴十一年虔州免解进士。行义修洁,该通经典。晚号养素居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1—1147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彦冲,号屏山,一号病翁。刘韐子。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与胡宪、刘勉之为道义交。深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卒谥文靖。有《屏山集》。全宋诗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冲,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为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为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其子玶编为《屏山集》二十卷,胡宪为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二五五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冲,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韐子,子羽弟。以父任补官,靖康元年辟为真定府幕属。二年父死国难,服除,除兴化军通判。绍兴二年秩满,以执丧致羸疾,不堪吏责,辞归武夷山,不出者十七年,专事讲学,尤深于《易》。与游者皆海内知名士。与朱熹父松友善,熹奉父命及门受业。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有《屏山集》二十卷传世。见《宋儒文靖公刘屏山先生实录》(《刘氏传忠录续编》卷三),朱熹《屏山先生刘公墓表》(《朱文公文集》卷九○),《宋史》卷四三四《刘子翚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1—1184 【介绍】: 金东平府平阴人,字广道。尝就举,不得志,即屏去。督妻孥耕织以给伏腊。家居教授,束脩有余常以分人。门人私谥醇德先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熊彦诗,字叔雅,学者称曲肱先生,安仁(今江西馀江东北)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三六、四九)。为国子博士。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知瑞安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四)。四年,以赵鼎荐为守秘书丞(同上书卷八○)。五年,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同上书卷八七)。秦桧当政,指为赵鼎客摈不用。后以谄附桧,起知永州(《挥尘录》后录卷一一)。全宋文·卷四○七六
熊彦诗,字叔雅,号曲肱先生,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熊本孙。宣和六年进士,累官国子博士。绍兴初,知瑞安县。迁守秘书丞。五年,为秘书省著作郎,兼都督府主管机宜文字,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六年,为工部员外郎,寻移祠部。七年,知永州。后知鄂州,官终银青光禄大夫。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二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四、八五、八六、八七、九七、一○一、一一一,《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子潚(一一○一~一一六六),字清卿,号澹庵,太祖六世孙。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真州司法参军,改衢州推官。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为两浙路转运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二十九年,知临安府(《乾道临安志》卷三)。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为沿海制置使,历知明州、福州、泉州。乾道二年卒于官,年六十六。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宋史》卷二四七有传。今录诗十二首。全宋文·卷四二九五
赵子潚(一一○二——一一六七),字清卿,秦康惠王后,令奥子。宣和六年进士,调仪真掾。为衢州推官,兼安抚司机密文书。历州郡,除少监,升吏部郎中,任户部郎、总领江淮军马钱粮。除直秘阁,江淮转运副使。又直敷文阁,两知临安。寻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进龙图阁,移镇福州,又知泉州。乾道三年卒,年六十六。见胡铨《龙图阁学士赠少傅赵公墓志铭》(《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济州巨野人,字子止,号昭德先生。晁冲之子。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初任四川总领财赋司干办公事。孝宗乾道初知兴元府,时称良吏。历知恭州、荣州、合州,以敷文阁直学士为临安府少尹,官至吏部侍郎。家富藏书,又得南阳井度赠书,为校雠异同,论述大旨,编成《郡斋读书志》。另有《昭德文集》、《易诂训传》等。全宋诗
晁公武,字子止(《南宋馆阁录》卷八),号昭德先生,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冲之子。靖康之乱入蜀。高宗绍兴中进士,调荣州司户(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六五)。十七年(一一四七),辟为四川宣抚司钱粮所主管文字。历知恭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荣州(《郡斋读书志》附宋黎安朝跋)、合州(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五一附晁公武《清华楼记》)。为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二十七年为言官论罢。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寻为殿中侍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二一、七八之四九)。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出知泸州,三年,知兴元府,充利州东路安抚使(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一五、二○)。四年,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六年,改淮南东路安抚使(《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五之二九),七年,知扬州(同上书食货一之四五)。除临安府少尹,旋罢(《咸淳临安志》卷四七)。卒于嘉州。《宋史·艺文志》载其著述甚富,均散佚,唯存《郡斋读书志》四卷(一本作二十卷)。今录诗十三首。全宋文·卷四六六○
晁公武,字子止,号昭德先生,冲之子,公溯兄,世为澶州清丰人,后徙彭门(今江苏徐州)。靖康之乱,逃离汴京,流落吴楚。绍兴初入蜀,与蜀中文士李焘、苏符、程敦厚、赵次公交游。二年登进士第,为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属官。十五年为四川宣抚司钱粮所主管文字。十七年通判潼川府,寻知恭州,移荣州、合州,为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二十七年被劾罢,复职知泸州。入朝为吏部郎中、监察御史。隆兴二年兼国史院编修官,旋为右正言,多所论列。迁殿中侍御史,徙户部侍郎。乾道元年出知泸州,提举成都府、利州等路茶事。三年知兴元府,充利州东路安抚使,四年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六年为淮南东路安抚使兼知扬州,七年移潭州。擢吏部侍郎,除临安府少尹,以与判官不合罢。晚居嘉州卒。公武学有渊源,闻见广博,著有《易诂训传》、《尚书诂训传》、《毛诗诂训传》、《中庸大传》、《春秋诂训传》、《石经考异》、《稽古后录》、《通鉴评》、《老子通述》、《昭德堂集》、《嵩高樵唱》,均佚,今所存者唯《郡斋读书志》。事迹具《郡斋读书志校證》附录一《晁公武传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2—1151 【介绍】: 宋婺州兰溪人,字茂明,号香溪。高宗绍兴元年,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国,不起。闭门讲学,弟子数百人。有《香溪集》。全宋诗
范浚(一一○二~一一五○),字茂明,兰溪(今属浙江)人。学者称香溪先生。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举贤良方正,不起,闭门讲学。朱熹以浚所撰《心箴》全载入《孟子集注》,由是知名。二十年卒,年四十九。遗文由其侄端臣编为《香溪先生文集》二十二卷。事见本集吴师道后序、明童品《香溪先生传》。 范浚诗,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明万历十三年刊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全宋文·卷四二七一
范浚(一一○二——一一五一),字茂明,世称香溪先生,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祖上多居膴仕,浚绝意仕进。绍兴初举应贤良方正试,以秦桧当国辞不赴。讲学授徒,学生至数百人。潜心学问,精研六经诸子史传,所作词赋辞高意古。尝撰《策略》二十馀篇,皆经国之要务。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见童品《香溪范先生传》(《范香溪先生文集》卷首),《金华贤达传》卷八,《金华先民传》卷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冯观国(?~一一六二),自号无町畦道人,邵武(今属福建)人。既冠,遇异人,得导引内丹之法。后寓宜春,醉酒不羁,好吟诗,人呼为冯颠道。高宗绍兴三十二年端坐作颂而逝。事见《夷坚丙志》卷一九、《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四。今录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