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85,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生死缚
生死轮
生死长夜
生死事大
生死解脱
生死即涅槃
生死智證明
生死变识经
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苦
生有
生色
生因
生地经
佛类词典(续上)
生死际生死缚
生死轮
生死长夜
生死事大
生死解脱
生死即涅槃
生死智證明
生死变识经
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苦
生有
生色
生因
生地经
生死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涅槃际之称。生死涅槃之二际,无二无别也。(参见:二际)
【三藏法数】
生死际者,若以涅槃实理,从生死染缘而言,涅槃即生死,非真寂静之可證入。无际之际,是名生死际。故晋译华严经云:生死非杂乱,涅槃非寂静。是也。
(术语)对于涅槃际之称。生死涅槃之二际,无二无别也。(参见:二际)
【三藏法数】
生死际者,若以涅槃实理,从生死染缘而言,涅槃即生死,非真寂静之可證入。无际之际,是名生死际。故晋译华严经云:生死非杂乱,涅槃非寂静。是也。
生死缚
【佛学大辞典】
(譬喻)罥网系缚人。故曰缚。最胜王经二曰:「一切众生于有悔,生死罥网坚牢缚。」教行信證行卷曰:「解一切生死缚。」
【佛学常见辞汇】
(喻)生死好像一条绳子系缚著众生。
(譬喻)罥网系缚人。故曰缚。最胜王经二曰:「一切众生于有悔,生死罥网坚牢缚。」教行信證行卷曰:「解一切生死缚。」
【佛学常见辞汇】
(喻)生死好像一条绳子系缚著众生。
生死轮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三界六道之生死,为载人运转之车轮,故曰生死轮。智度论五曰:「生死轮载人,诸烦恼浩业。大力自在转,无人能禁止。」止观辅行曰:「业相是能运,生死是所运,载生死之轮名生死轮。」毗奈耶杂事三十四曰:「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
【佛学常见辞汇】
(喻)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轮回不息,好像车轮不停的旋转。
(譬喻)三界六道之生死,为载人运转之车轮,故曰生死轮。智度论五曰:「生死轮载人,诸烦恼浩业。大力自在转,无人能禁止。」止观辅行曰:「业相是能运,生死是所运,载生死之轮名生死轮。」毗奈耶杂事三十四曰:「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
【佛学常见辞汇】
(喻)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轮回不息,好像车轮不停的旋转。
生死长夜
【佛学大辞典】
(譬喻)生死如梦。故譬之于长夜。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佛学常见辞汇】
生死如梦,故以长夜作比喻。
(譬喻)生死如梦。故譬之于长夜。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佛学常见辞汇】
生死如梦,故以长夜作比喻。
生死事大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六祖坛经曰:「永嘉玄觉禅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杂语)六祖坛经曰:「永嘉玄觉禅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生死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离生死而入于涅槃也。
(术语)出离生死而入于涅槃也。
生死即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大乘之通谈也。然诸教各异其即之义。(参见:即条及烦恼即菩提)。大集经九十曰:「常行生死即涅槃,于诸欲中实无染。」
【佛学常见辞汇】
生死即涅槃和烦恼即菩提二语,是大乘家常说的话,从世间有为的相对法说,生死是染污的,涅槃是清净的,两者截然不同,不可相即;若从出世无为的绝对法说,烦恼性空即是菩提,生死性空即是涅槃,非从烦恼生死之外另求菩提涅槃。这是从诸法理性平等说,不是从事相差别说的。
(术语)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大乘之通谈也。然诸教各异其即之义。(参见:即条及烦恼即菩提)。大集经九十曰:「常行生死即涅槃,于诸欲中实无染。」
【佛学常见辞汇】
生死即涅槃和烦恼即菩提二语,是大乘家常说的话,从世间有为的相对法说,生死是染污的,涅槃是清净的,两者截然不同,不可相即;若从出世无为的绝对法说,烦恼性空即是菩提,生死性空即是涅槃,非从烦恼生死之外另求菩提涅槃。这是从诸法理性平等说,不是从事相差别说的。
生死智證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明之一。
(术语)三明之一。
生死变识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见正经之异名。
(经名)见正经之异名。
生老病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苦也。(参见:苦)
【俗语佛源】
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经·治秃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相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继承王位,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后来或以泛称人在一生中的大的遭际,如《仁王经·无常偈》:「生老病死,事与愿违。」《敦煌变文集·八相变》:「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只是在家受不得那爱欲牵缠,生老病死,世态炎凉,人情险恶。」后也指人民的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无名氏)
(术语)四苦也。(参见:苦)
【俗语佛源】
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法华经》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经·治秃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相传释迦牟尼为太子时,曾于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继承王位,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后来或以泛称人在一生中的大的遭际,如《仁王经·无常偈》:「生老病死,事与愿违。」《敦煌变文集·八相变》:「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只是在家受不得那爱欲牵缠,生老病死,世态炎凉,人情险恶。」后也指人民的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无名氏)
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豆祛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三藏法数】
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术语)梵语豆祛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三藏法数】
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生老病死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苦之一。(参见:苦)
【三藏法数】
谓众生初受生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于衰老,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所恼;至于命终,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是为生老病死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术语)五苦之一。(参见:苦)
【三藏法数】
谓众生初受生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于衰老,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所恼;至于命终,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是为生老病死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豆祛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三藏法数】
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术语)梵语豆祛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三藏法数】
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生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有之一。(参见:有)
【三藏法数】
谓从中阴来托母胎,一念识心相续,五蕴由此生起,是名生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术语)四有之一。(参见:有)
【三藏法数】
谓从中阴来托母胎,一念识心相续,五蕴由此生起,是名生有。(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对于无或空而言。此有实有假有妙有等之别。如三世实有者,实有也。因缘依他之法者,假有也。圆成实性者,妙有也。(二)十二因缘之一。为造可牵当来果之业之位,即业能有当果之意。是因之名也。又曰有支。若约于分位之十二因缘,则当于壮年以后。(三)果之名。因果不亡之义。如三有,二十五有,及四有等。(四)色界无色界之定及依身也。外道执之,以为解脱,故遮遣之而特谓之有。有者生死相续之义,显非真灭之意也。上二界之贪,谓之有贪,上二界之漏,谓之有漏(三漏之一)者,即由此意。
【佛学常见辞汇】
苦果的别名,依因而有果,故果名为有,如称三界为三有、九有等是,是有生死烦恼的意思。
【三藏法数】
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之果,是名为有。(因果不亡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也。)
(术语)(一)对于无或空而言。此有实有假有妙有等之别。如三世实有者,实有也。因缘依他之法者,假有也。圆成实性者,妙有也。(二)十二因缘之一。为造可牵当来果之业之位,即业能有当果之意。是因之名也。又曰有支。若约于分位之十二因缘,则当于壮年以后。(三)果之名。因果不亡之义。如三有,二十五有,及四有等。(四)色界无色界之定及依身也。外道执之,以为解脱,故遮遣之而特谓之有。有者生死相续之义,显非真灭之意也。上二界之贪,谓之有贪,上二界之漏,谓之有漏(三漏之一)者,即由此意。
【佛学常见辞汇】
苦果的别名,依因而有果,故果名为有,如称三界为三有、九有等是,是有生死烦恼的意思。
【三藏法数】
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之果,是名为有。(因果不亡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也。)
生色
【佛学大辞典】
(杂名)金之异名也。(参见:生像)
(杂名)金之异名也。(参见:生像)
生像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生色可染。梵语金银之异名也。生者生色。金也。以金色天生而不变也。像者似色。银也。以其为类似于金之金属也。僧祇律善见律谓之生色似色。又曰可染。以其可涂染故也。即金银之异名也。行事钞下四曰:「生像者,僧祇善见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生金像银。」同资持记曰:「生色即金,天生黄故。似色即银,可涂染故。」
(杂语)又曰生色可染。梵语金银之异名也。生者生色。金也。以金色天生而不变也。像者似色。银也。以其为类似于金之金属也。僧祇律善见律谓之生色似色。又曰可染。以其可涂染故也。即金银之异名也。行事钞下四曰:「生像者,僧祇善见云生色似色,似即像也,生金像银。」同资持记曰:「生色即金,天生黄故。似色即银,可涂染故。」
生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生果之因种也,如草木之种为草木之因。
【佛学常见辞汇】
生果的因种,如草木的种子是生长草木之因是。
【三藏法数】
生即发生。谓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芽孽,是名生因。
【三藏法数】
生因者,即业惑也。谓诸众生因业惑而生此身,如诸草木种子,依地而生也。
(术语)生果之因种也,如草木之种为草木之因。
【佛学常见辞汇】
生果的因种,如草木的种子是生长草木之因是。
【三藏法数】
生即发生。谓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芽孽,是名生因。
【三藏法数】
生因者,即业惑也。谓诸众生因业惑而生此身,如诸草木种子,依地而生也。
生地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萨生地经之略名。
(经名)菩萨生地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