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罽宾国人。在京师,充义学沙门。德宗贞元中译《华严经》。宪宗元和中奉诏于醴泉寺译《本生心地观》。书成奏上,赐紫衣。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罽宾国人。入本朝。充义学沙门。宪宗敦崇佛理。深思翻译。而国家多故。元和五年。庚寅。诏工部侍郎归登孟简刘伯刍萧俛等。就醴泉寺。译出经八卷。号本生心地观。其梵夹则高宗时狮子国所进者。写毕经进御览。有诏愿为序。寻颁视其文冠于首。大中间。法宝大师玄畅。请入藏。宋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第一之三
释般若。罽宾国人也。貌质魁梧执戒严整。在京师充义学沙门。宪宗敦崇佛门深思翻译。奈何有事于蜀部。刘辟阻命。王承宗未平朝廷多故。至元和五年庚寅。诏工部侍郎归登孟简刘伯刍萧俛等。就醴泉寺译出经八卷。号本生心地观。此之梵夹乃高宗朝师子国所进者。写毕进上。帝览有敕。朕愿为序。寻颂下其文。冠于经首。三藏赐帛。證义诸沙门锡赉有差。先于贞元中译华严经后分四十卷。此盖乌荼国王所进者。于时而赐紫衣。后大中中法宝大师玄畅奏请入藏焉。
令众生心不散乱
【三藏法数】
令众生心不散乱者,谓佛欲说法时,必先地动,令诸众生恭敬严谨,心不散乱,而能信受也。
令众生心不散乱者,谓佛欲说法时,必先地动,令诸众生恭敬严谨,心不散乱,而能信受也。
发畜生心
【三藏法数】
谓众生念念起心,欲多眷属,如海吞流,愚痴贪著;起中品十恶,行血涂道,是名发畜生心。(中品者,谓作恶已后,起少悔心也。血涂道者,即畜生道也,谓畜生常被互相吞啖之苦也。)
谓众生念念起心,欲多眷属,如海吞流,愚痴贪著;起中品十恶,行血涂道,是名发畜生心。(中品者,谓作恶已后,起少悔心也。血涂道者,即畜生道也,谓畜生常被互相吞啖之苦也。)
令众生心意欢喜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出语言,普令十方一切世界众生,心意欢喜,皆谓所说,从如来口门而出,亦无互相重复,而诸众会,各随音声,晓了诸法,然实非如来口门中出也。
谓如来所出语言,普令十方一切世界众生,心意欢喜,皆谓所说,从如来口门而出,亦无互相重复,而诸众会,各随音声,晓了诸法,然实非如来口门中出也。
说众生心行声
【三藏法数】
谓一切众生,其数无量,行亦无量;如来所说众生心行,略有八万四千种类。但为根性下劣众生,令其易得解入故也。
谓一切众生,其数无量,行亦无量;如来所说众生心行,略有八万四千种类。但为根性下劣众生,令其易得解入故也。
入众生心意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具秘密智,所出语言,随入一切众生心意,然不从如来口门中出,正所谓从虚空而出者也。
谓如来具秘密智,所出语言,随入一切众生心意,然不从如来口门中出,正所谓从虚空而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