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血躯
静物
三寸气
杀人罪
度命
伐生
宿命通
促生
存命
脉气
殉职
资血
标行
机体
活气
《漢語大詞典》:血躯(血軀)
指有生命的躯体。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他可便一上青山化血躯。”《封神演义》第八九回:“且人死不能復生,谁不爱此血躯,而轻弃以死耶!”
分類:生命躯体
《國語辭典》:静物(靜物)  拼音:jìng wù
泛指一切静止不动的物体,多用于美术方面。如:「静物写生」、「静物摄影」。
《漢語大詞典》:三寸气(三寸氣)
犹言一口气。借指生命。 唐 吕岩 《七言》诗:“解接往年三寸气,还将运动一周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元 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折:“一朝身死无人救,三寸气在千般有。”
《国语辞典》:杀人罪(杀人罪)  拼音:shā rén zuì
指侵害他人生命法益的犯罪。可分为普通杀人罪、杀害直系血亲尊亲属罪、义愤杀人罪、生母杀婴罪、加工自杀罪、过失致死罪等。
《國語辭典》:度命  拼音:dù mìng
维持生活。如:「工作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理想,造福人群,而非仅仅度命而已。」
《國語辭典》:伐生  拼音:fā shēng
戕害生命。《管子。海王》:「桓公问:『吾欲藉于树木。』管子对曰:『此伐生也。』」
分類:残害生命
《国语辞典》:宿命通  拼音:sù mìng tōng
佛教谓能知晓过去世的生命、行事的超凡能力。为六种神通之一。《出曜经》卷三○:「唯有如来等正觉得此宿命通。」也作「识宿命通」、「宿住智通」。
《漢語大詞典》:促生
短促的生命。 南朝 梁 任昉 《赠徐徵君》:“促生悲永路,早交伤晚别。”
分類:短促生命
《漢語大詞典》:存命
保全生命。《魏书·田益宗传》:“初代之日,二子 鲁生 、 鲁贤 、从子 超秀 等并在城中,安然无二,而 桃符 密遣积射将军 鹿永固 私将甲士,打息 鲁生 ,仅得存命。”《水浒传》第五五回:“今者朝廷差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
《漢語大詞典》:脉气(脈氣)
亦作“脉气”。 指运行于经脉中之精气,是整体生命功能的表现。《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脛气归於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年二十脉气当趋。”红楼梦第一○五回:“老太太的脉气不好,防着些。”
《國語辭典》:殉职(殉職)  拼音:xùn zhí
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生命。如:「警察因公殉职,令大家悲痛万分。」
《漢語大詞典》:资血(資血)
资财生命。尉缭子·守权:“若彼城坚而救诚,则愚夫蠢妇,无不蔽城尽资血。”
分類:资财生命
《国语辞典》:标行(标行)  拼音:biāo háng
古代保护顾客行旅途中生命及财物安全的行业组织。《金瓶梅》第五五回:「家里开著两个绫段铺,如今又要开个标行,近的利钱也委的无数。」也称为「镖局」。
《漢語大詞典》:机体(機體)
即有机体。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花城》1981年第6期:“越富于希望就越能动员机体潜在的力量。”
《漢語大詞典》:活气(活氣)
(1).生命力;生命的气息。诗·周颂·载芟“播厥百穀,实函斯活” 唐 孔颖达 疏:“此穀之种实,皆含此当生之活气。” 老舍 《骆驼祥子》八:“冬天,他们整个的是在地狱里,比鬼多了一口活气。”
(2).活泼生动的气氛。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二》:“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