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雪活
遗生
全宥
冥期
薄躯
散场
救命
殉难
赌命
垂年
戕生
气性
伏死
椿菌
营养
《漢語大詞典》:雪活
洗刷冤情而活人生命。宋史·乔执中传:“ 执中 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
《漢語大詞典》:遗生(遺生)
(1).忘却自我的存在。庄子·达生:“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成玄英 疏:“故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
(2).捐躯;献身。吕氏春秋·士节:“二曰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高诱 注:“惟意所在,不必生也,故曰遗生也。”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程杵》诗:“遗生良难,士为知己,望义如归,允伊二子。”泛指去世。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六:“ 谦 怪语曰:‘何不进耶?’对曰:‘遗生已久,无宜干突。’始悟是鬼。”
(3).馀生;残留的生命。《宋书·周朗传》:“自华夷争杀,戎夏竞威,破国则积尸竟邑,屠将则覆军满野,海内遗生,盖不餘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昔 齐懿公 游 申池 , 邴歜 、 阎职 二人害公於竹中,今池无復髣髴,然水侧尚有小小竹木,以时遗生也。”
《漢語大詞典》:全宥
宽赦过错或罪行,保全其生命。后汉书·方术传下·华陀:“ 佗 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若命有司穷究,则 廷美 罪不容诛。朕止令居守 西洛 ,而 廷美 益怨望,出不逊语,始命迁 房陵 以全宥之。”
《漢語大詞典》:冥期
迷信谓神鬼给世人所定的生命期限。宋书·臧质传:“冥期使然,非復人事。”云笈七籤卷五:“自持顺化而去,人焉能窥。玄科祕诀,本有冥期。”
《漢語大詞典》:薄躯(薄軀)
微贱的生命。谦辞。 汉 王粲 《鹖赋》:“令薄躯以免害,从 孔 鹤于园湄。” 明 刘基 《吊岳将军赋》:“捐薄躯以报主兮,乃忠臣之素心。”
《國語辭典》:散场(散場)  拼音:sàn cháng
收场结束。《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话本说彻,且作散场。」《红楼梦》第一回:「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國語辭典》:救命  拼音:jiù mìng
1.拯救性命。《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
2.遇到危险时所发出的紧急求救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张生慌忙之中,也不管是什么人,连呼『救命!』」
《國語辭典》:殉难(殉難)  拼音:xùn nàn
为拯救危难而牺牲生命。通常多指为国捐躯。《晋书。卷一一六。姚苌载记》:「卿以身殉难,将为谁乎?」《明史。卷二八九。忠义传。序》:「以暨神、熹两朝,边陲多故,沉身殉难者,未易更仆数。」也作「徇难」。
《漢語大詞典》:赌命(賭命)
用生命作赌注。喻尽心竭力,不惜献身。 唐 李白 《送外甥郑灌从军》诗:“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 清 王夫之 《咏史》之五:“公主盘餐赌命,上卿片唾输头。” 林百举 《悲愤》诗之四:“赌命男儿竞要钱,横磨十万化腰缠。”
《漢語大詞典》:垂年
生命将尽之年,晚年。 汉 刘向 列女传·梁夫人嫕:“父既湮没,不可復生,母垂年七十,弟 棠 等远在絶域,不知死生。” 前蜀 韦庄 《秦妇吟》:“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六年:“万一致一方不寧,岂惟上负朝廷,使垂年之母衔羞入地,何以见汝之先人乎!” 胡三省 注:“垂,末垂也。垂年,犹言末垂之年。”
《漢語大詞典》:戕生
伤害生命。 清 林则徐 《示谕外商速缴鸦片烟土四条稿》一:“尔则图私而专利,人则破产以戕生,天道好还,能无报应乎!”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是使人纵意淫欲,戕生促死矣。”
分類:伤害生命
《國語辭典》:气性(氣性)  拼音:qì xìng
1.性情、脾气。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红楼梦》第三二回:「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2.禀性、气质。《抱朴子。外篇。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汉。王充《论衡。无形》:「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于体不同。」
《國語辭典》:伏死  拼音:fú sǐ
1.舍弃性命。《左传。成公二年》:「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梁书。卷一四。列传。江淹》:「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信而见疑,贞而为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
2.退隐而穷死。汉。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漢語大詞典》:椿菌
大椿与朝菌。二者生命长短殊异。语出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捕影之言莫测,繫风之论难尽,未尝留意於死生,岂復稍论於椿菌。”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序》:“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椿菌之性,何其辽哉!”菌,一本作“ 囷 ”。 唐 崔元略 《赠毛仙翁》诗:“莫将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齐。”
《國語辭典》:营养(營養)  拼音:yíng yǎng
1.生物由食物中吸收并利用必须的营养素,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及生长,并合成新的体组织,此全部过程的总和,称为「营养」。
2.养分。如:「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