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五智所生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莲华三昧经谓依五智而生三身:一、法界体性智之身业为毗庐遮那佛,口业为普贤菩萨,意业为不动金刚。二、大圆镜智之身业为阿閦佛,口业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为降三世金刚。三、平等性智之身业为宝生佛,口业为虚空藏菩萨,意业为军荼利金刚。四、妙观察智之身业为阿弥陀佛,口业为观自在菩萨,意业为六足金刚。五、成所作智之身业为释迦文佛,或不空成就佛,口业为金刚业菩萨,意业为摩诃药叉金刚。此三者即如其次第为自性正法教令之三轮身也。瑜祇经曰:「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中略)光明心殿中,云云。」十住心广名目六曰:「以上五智,一切佛具之。然而约别相云之者,如次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五佛也,自家不二实义可思之。」
火生三昧
【佛学大辞典】
(修法)为不动尊之三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三昧耶经上曰:「不动亦自身遍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又】「此真言行人,亦于诸尊若欲作降伏,即须自身作无动尊,住于火轮中,亦名火生三昧也。」义释七曰:「啰字门,是毗卢遮那大忿怒之火,能烧一切世界,使灰烬无馀,今不动尊自此火中生,犹如军荼利尊自执金刚之火中而生。」天神之权化,有自护摩之灰中化生者。见于印度古代之传说。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十五卷,赵宋施护译。有三十二品,与道行般若经同本。
顶生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生佛顶尊之三昧也。出生义曰:「如此又住顶生三昧而现顶生之身耳。」
智生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如来说百光遍照真言之三昧也。义释十三曰:「佛将说此真言导师,即住巧智生三昧。谓此三昧能生如来普门善巧智,故以为名也。」
观众生三十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维摩居士依文殊菩萨之问:说三十种之众生观:一如见幻师所现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二如智者见水中月。三如于镜中见其面像。四如热时炎。五如呼声响。六如空中云。七如水聚沫。八如水上泡。九如芭蕉坚。十如电久住。十一如第五大。十二如第六阴。十三如第七情。十四如十三入。十五如十九界。十六如无色界色。十七如燋谷芽。十八如须陀洹身见。十九如阿那含入胎。二十如阿罗汉三毒。二十一如得忍菩萨以贪恚毁禁。二十二如佛烦恼习。二十三如盲者见色。二十四如入灭尽定出入息。二十五如空中鸟迹。二十六如石女儿。二十七如化人烦恼。二十八如梦所见已寤。二十九如灭度者受身。三十如无烟火。
报生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为八地以上之法身菩萨常入三昧,住此三昧,则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依此三昧之力自然作事,不加功用,其身之果报,现种种之形,生种种之功德,故云报生三昧。智度论五十曰:「经曰:云何菩萨常入三昧?菩萨得报生三昧故。论曰:得报生三昧,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住是三昧度众生,安稳胜于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