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十甘露王
【佛学大辞典】
(杂名)阿弥陀之别称。
【佛学常见辞汇】
阿弥陀佛的别名。
十甘露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阿弥陀之大咒也。咒中阿蜜多即为甘露之言有十个,故云十甘露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又曰十甘露咒,甘露陀罗尼咒,无量寿根本陀罗尼。即阿弥陀之大咒。
不死甘露
【佛学大辞典】
(杂名)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贻内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演奥钞十一曰:「不死甘露者,口传云:不死者字,甘露者字,示两部密言不二义也。」
四种甘露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种之苏陀S/uta味也。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阿修罗)宫中,为夺其女,起此违论。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为求四种苏陀味,故相战诤。」此苏陀味,即甘露也。注维摩经云:「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甘露通常名Amr!ta,译曰不死。是天酒Soma也。名义集曰:「修陀,或云须陀,此天食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青黄赤白之四种。瑜伽论四曰:「复有食树,从其树里出四食味,名曰苏陀,所谓青黄赤白。」同略纂二曰:「有四种苏陀味者,谓青黄赤白四色妙味。」法华玄赞六曰:「若天得胜,便入非天(即阿修罗)宫中,为夺其女,起此违论。若非天得胜,即入天宫,为求四种苏陀味,故相战斗。」苏陀Suta,又为Sudha%,指苏摩Soma。修罗军与神军争神酒甘露,即苏摩,古来之说也。(参见:阿修罗)
甘丹
【佛学大辞典】
(寺名)Dgah-ldan,西藏喇嘛教新派黄教之本山。在拉萨Lhasa东北约三十英里。为黄教开祖宗喀巴Tson-kha-pa所创立,西藏四大本山之一也。此语为西藏语,意言乐土,与梵语兜率Tus!ita天之义相当。境内有宗喀巴之墓,殿庑亦极庄丽。
甘珠尔
【佛学大辞典】
(杂名)Kanjur,西藏语。为「佛训诫之翻译」之义,西藏佛教本典二藏之一也。具备经律论之三藏,通有一百八十卷。每卷有一千页之多,于一时搬运之,须用犁牛十头。有版数种,而北京版及蒙古板,最为著名。
甘菩遮
【佛学大辞典】
(地名)Kamboja,国名。又作剑蒲,绀蒲,略曰甘菩。印度十六大国之一。探玄记十五曰:「甘菩国者,正云剑甫,是北印度。此国多出美女,故以为名也。」华严疏钞四十五曰:「甘菩遮国,正云绀蒲,即是果名。赤白圆满,乍似此方林檎,而复三约横文。此国多端正女人,面似甘蒲,三约文成,以女名国。」
甘蔗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物之多者。维摩经法供养品曰:「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又】(人名)释尊五姓之一。佛本行集经五载甘蔗王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王。舍王位出家,得五通,称王仙。王仙衰老不能行,诸弟子盛之以草笼,悬于木,出而乞食。时有猎者,误王仙为白鸟,射杀之。其血滴处,后生甘蔗二本。炙于日而开剖。一生童子,一生童女。大臣闻而迎取之,养育于宫中。以日光炙甘蔗而生,故名善生Suja%ta,以自甘蔗而生,故名甘蔗生Iks!va%ku,又以由日炙故名日种Su%ryavam%s/a,名女曰善贤。遂立善生为王,以善贤为其妃,善贤生四子。王后纳第二妃,生一子。第二妃劝王放逐四子于国外。四子在雪山之南建国,姓曰释迦S/a%kya又号舍夷。即是迦毗罗城也。三子没后,一子为王,名尼拘罗,次名拘卢,次名瞿拘卢,次名师子颊Sim%hahanu,次名阅头檀S/uddhodana,即悉达太子之父王也。佛所行赞一曰:「甘蔗之苗裔,释迦无胜王。净财德纯备,故名曰净饭。」如上所记,本行集经以种为出自甘蔗王之第四王子者。五分律,起释世经,有部律亦与是同。然四分律,长阿含经,大楼炭经,则以为第一王子所出。但无论为何。释种出自甘蔗王则一也。
【三藏法数】
本行经云:大茆草王(即小瞿昙)得成王仙,寿命极长。老不能行时,诸弟子出外乞食,恐师有虎狼之患,遂以草笼盛之,悬于树上。猎人遥见,谓彼是鸟,乃射之。滴血于地,生二甘蔗,日炙开剖,一出童男,一出童女。大臣闻之,迎归王宫。养育长成,男名善生。以王种故,遂立为王,号甘蔗。后裔相承为姓,故云甘蔗也。
甘露
【佛学大辞典】
(饮食)梵语Amr!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注维摩经七:「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药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饮,此云天甘露食也。」正法念经九曰:「甘露为毒。」
甘露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说涅槃。」佛地论三曰:「如来圣教,于诸外道一切世间邪劣教中,最为真实殊胜清净。犹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槃永不死故。」注维摩经七:「什曰: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
【佛学常见辞汇】
(喻)如来所训示的真理教法,因其教法能令众生解脱涅槃。
甘露法雨
【佛学大辞典】
(譬喻)如来之教法譬之甘露之雨。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身,有调牛良田。除去株杌,唯悕如来甘露法雨。」法华经普门品曰:「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甘露灭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甘露为涅槃之喻,得涅槃而灭生死,谓之甘露灭。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同注:「肇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天台之维摩经会疏二曰:「见四谛理,名得甘露。正习俱尽,故名灭也。」止观辅行一之二曰:「见无谛理,离生死法,名甘露灭。」宝积经六十八曰:「佛说甘露灭三毒,如阿伽陀消众毒。」大集经三十四曰:「大悲牟尼王,悲心为说法。闻已除痴爱,获甘露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甘露是形容佛教所说的涅槃境界,得涅槃而灭生死,叫做甘露灭。
甘露门
【佛学大辞典】
(譬喻)到甘露涅槃之门户也。即如来之教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普智天人尊,哀悯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又】佛大胜多与菩提达磨并化,时号二甘露门。
【佛学常见辞汇】
通达甘露涅槃的门户,即佛的真理言教。
甘露城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涅槃以城也。智度论三曰:「能到甘露城。」
甘露法门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最上之法。长阿含经一曰:「吾悯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