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孔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许州许昌人。玄宗时,陈州刺史李邕被仇人诬告赃贷枉法,下狱当死。璋以布衣上书谓邕往者折二张(张昌宗、张易之)之角,挫韦后之锋,有功于国。谓己无益于时,愿以身代之。疏奏,邕得减死,贬遵化尉。璋流配岭南。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璋。许州人。天宝中。上书请代李邕死。配流岭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 【介绍】: 唐人。骁勇能战。玄宗奔蜀时,侍驾有功。肃宗上元中,为梓州刺史。二年,举兵袭东川节度使李奂于绵州。奂败,奔成都。子璋自称梁王,改元黄龙,以绵州为龙安府,置百官。又攻陷剑州。寻为西川节度使崔光远讨平之,子璋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4—777 【介绍】: 唐河西人。本姓安,名重璋。安兴贵后裔。好骑射,沉毅有谋,尤忠谨。初为李光弼偏裨,玄宗以其战功,为改今名。安禄山乱,抱玉复上书言耻与逆臣共宗,诏赐姓,举族以李为氏。屡建勋绩,进至陈、郑、颍、亳节度使。又授司空,兼兵部尚书,武威郡王。徙凉国公,进司徒。代宗朝,抱玉兼三节度、三副元帅,以任位崇重,恳让,上嘉许之。镇凤翔十余年,禁暴安人,颇为当时所称。卒谥昭武。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抱玉。本安兴贵曾孙。世居河西。始名重璋。乾元初。李光弼引为裨校。天宝末。元宗以战河西有功。改今名。至德二载。上言耻与逆臣共宗。诏赐姓李。徙居京兆。进右羽林大将军。摄御史中丞陈郑颍亳节度使。佐李光弼破史思明。功第一。封栾城县公。代宗立。以功授兵部尚书武威郡王。恳辞王爵。徙凉国公。进司徒。广德中以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西陇右副元帅。大历中加山南西道副元帅兼节度使。十二年卒。赠太保。谥昭武。
崔圭璋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六
圭璋。天宝时擢书判拔萃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8—788 【介绍】: 唐僧。太原人,俗姓王,字义璋。弱冠投迹空门,住京师兴善寺。学通内外,性相融朗。有《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庄严经疏》、《菩提心义》、《发菩提心戒》、《十善法戒》。
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潜真字义璋。俗姓王氏。太原人。后徙为夏县朔方崇道乡人。开元二十六年住灵觉寺。代宗朝预翻译新经。贞元四年卒于兴善寺。年七十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字义璋。姓王氏。太原人也。后徙夏州。朔方崇道乡。考珍。生二子。真其仲也。弱冠投迹空门。开元二十六年。隶名薙染于乡里之灵觉寺。明年纳具。探讨律藏。经章论句。无不研究。代宗朝。新出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庄严经。诏造疏。大历八年十一月。疏成三卷。以进。述菩提心义。发菩提心戒。各一卷。三聚净戒。十善法戒。共一卷。且复禀承不空三藏秘密教法。入曼拿罗。受成佛印。显密二部。于是兼焉。贞元二年五月十四日。属疾。寻集门人。遗戒切至。二十一日。右胁累足。诵弥陀佛号。终于兴善寺。寿七十一。夏四十九。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潜真。字义璋。姓王氏。太原华族。后徙为夏州朔方崇道乡人也。考珍真即仲子也。年在学数业尚典坟。幼好佛书抑从天性。甫及弱冠投迹空门。开元二十六年隶名于本城灵觉寺。明年纳具戒。自此听习律乘涉游论海。凡曰讲筵无不探赜。属代宗朝。新译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庄严经。敕真造疏。奏云。此经凡有三译。一西晋太熙中。法护翻名佛土严净经。文势多古语简理幽。二天后久视中。实叉难陀于清禅寺翻名文殊受记经。三即今大历六年所译也。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天垂帝箓。人归宝图。德厚乾坤。明侔日月。仁恕滋物。夷狄仰德。而输诚慈惠。利生正教。承风而演化。顷者鄜坊节度使兼御史中丞杜冕。奏为国请诸大乘经。明诏下于祇园。梵旨开于贝叶。因请三藏不空译此经等数十部。续有敕下天下梵宇。各置文殊菩萨像。以旌圣功也。又诏以文殊菩萨为上座。皆三藏所请。三藏学究瑜伽解穷法印。身口意业秘密修持。戒定慧学显通宣畅。唐梵文字声韵具知。传译此经善符圣旨。文质相兼璨然可观。潜真识智愚昧学艺庸浅。幸陪清众谬在翻传。虚空藏经课虚润色。猥蒙驱策述疏赞扬。虽文义荒芜已传京邑。今之所作盖有由焉。有金阁寺大德道超禅师。学尽法源行契心本。亲睹灵境密承圣慈。故久在清凉属兴净业。仍于现处建窣堵波。寻觐法缘来诣京国。以此经为大事。以大圣为本师。显扬圣德无过此者。乃稽首三藏誓传大圣法门。不以潜真庸虚。转祈和尚邀令述作。和尚不念前之鄙陋。又令赞释此经。窃恐难契真诠。敢不尽其愚讷。即大历八年十一月疏成奏过。真学通内外性相融明。考覆幽玄研精教理。探赜今古比校亲疏。分别异同归于一义。辩犹泉涌思入虚凝。直笔而书记于绝唱。结成三卷。以作准绳。现在未来永无疑网矣。又述菩提心义发菩提心戒各一卷三聚净戒及十善法戒共一卷。兼禀承不空秘教。入曼拿罗。登灌顶坛。受成佛印。显密二教皆闻博赡。关内河东代历四朝阐扬妙旨弟子繁多。加复纲纪兴善保寿二处伽蓝。惩劝僧尼真有力也以贞乾四年戊辰五月十四日。遗诫门人以疾而卧。二十一日右胁累足。口诵弥陀佛号。终于兴善寺本院。春秋七十一。僧夏四十九云。
温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0 【介绍】: 唐太原祁人。温造子。以父荫累官大理丞。迁婺州刺史,以政有绩,赐金紫。徙庐、宋二州刺史。懿宗咸通末,为徐泗节度使。徐州牙军颇骄横,璋至,诛甚恶者五百余人,自是军中畏法。入为京兆尹,持法深严,豪右屏迹。同昌公主病故,懿宗怒,杀医官,系亲属三百余人。璋上疏切谏,贬振州司马,是夜仰药死。
柳彦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8 【介绍】: 唐人。僖宗乾符间,从王仙芝起事,为其票帅。四年,攻取抚州,焚其城。复袭取江州,执刺史陶祥。命祥上表求降,敕为右监门将军,令散众赴京。彦璋不从,以战舰百余建水寨于湓浦。岁末,为江州刺史刘秉仁袭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润州丹阳人。郑光子。姑为宪宗孝明皇后。宣宗大中中,以外戚累官至右金吾卫将军。丁忧,旋起复本官。懿宗咸通中,兼御史大夫、充兖海沂密节度使。
僧幼璋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4—927 【介绍】: 五代时僧。亳州谯人,俗姓夏侯,孜从子。七岁于扬州慧照寺出家。年十七具戒,二十五岁游方诸禅会,嗣白水本仁。归住天台山福唐院,移隐龙院。僖宗中和四年,收瘗浙东饥民遗骸数千,时谓悲增大士。哀帝天祐三年,钱镠迎其出山,住杭州功臣堂,署志德大师。后请归山,钱镠为建瑞龙院居之。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
禅师名幼璋。唐相国夏侯孜之犹子也。大中初。伯父司空。出镇广陵。璋方七岁。游慧照寺。闻诵妙法莲华经。于是跪伯父前。求出家。伯父难之。璋因不饮食。不得已许之。依慧远禅师剃发。又十年受具足戒。年二十五。游方。至高安。见白水。又谒署山。二大老皆器许焉。咸通十三年。见腾腾和尚者。于江陵。腾腾嘱曰。汝往天台。寻静而居。遇安即止。已而又见憨憨和尚者。憨拊之曰。汝却后四十年。有巾子山下菩萨。王于江南。于时我法乃昌。遂去。璋至天台山。于静安乡建福唐院。已符腾腾之言。又住隐龙院。中和四年。浙东饥疫。璋于温台明三郡。收瘗遗骸数千。时谓悲增大士。乾宁中。雪峰尝见之。以棕榈拂子授璋而去。天祐三年。钱尚父遣使童建。赍衣服香药。入山致请至府。署志德大师。馆于功臣院。日夕问道。辞还山。尚父不可。乃建瑞龙寺于城中。以延之。禅者云趋而集。又契憨憨之语。尝谓门弟子曰。老僧顷年。游历江外。岭南荆湖。但有知识丛林。无不参问来。盖为今日与诸人聚会。各要知个去处。然诸方终无异说。只教诸人歇却狂心。休从他觅。但随方任真。亦无真可任。随时受用。亦无时可用。设垂慈苦口。且不可呼昼作夜。更饶善巧。终不能指东为西。脱或能尔。自是神通作怪。非干我事。若是学语之流。不自省己知非。直欲向空里采花。波中取月。还著得心力么。汝今日各自退思。忽然肯去。始知。瑞龙老汉。事不获已。迂回太甚。还肯么。天成二年丁亥四月。璋从尚父乞坟。尚父笑曰。师便尔乎。遣陆仁璋者。择地于西关建塔。塔毕。璋往辞尚父。嘱以护法恤民。还安坐而化。阅世八十有七。坐七十夏 诏改天台隐龙。为隐迹云。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瑞龙禅师。幼璋。唐相国夏侯孜犹子也。大中初。伯父司空。出镇广陵。师方七岁。游慧照寺。闻诵妙法莲华经。于是跪伯父前。求出家。伯父难之。师因不饮食。不得已许之。依慧远禅师剃发。又十年受具足戒。年二十五游方。至高安。见白水。又谒署山二大老。皆器许焉。咸通十三年。见腾腾和尚者于江陵。腾腾嘱曰。汝往天台。寻静而居。遇安即止。已而又见憨憨和尚者。憨拊之曰。汝却后四十年。有巾子山下菩萨。王于江南。于时我法乃昌。遂去至天台山。于静安乡。建福唐院。已符腾腾之言。又住隐龙院。中和四年。浙东饥疫。师于温台明三郡。收瘗遗骸数千。时谓悲增大士。乾宁时。雪峰尝见之。以棕榈拂子。授师而去。天祐三年。钱尚父遣使童建。赍衣服香药。入山致请。至府。署志德大师。馆于功臣院。日夕问道。辞还山。尚父不可。乃建瑞龙寺于城中。以延之。禅者云趋而集。又契憨憨之语。尝谓门弟子曰。老僧顷年。游历江外岭南荆湖。但有知识丛林。无不参问来。盖为今日与诸人聚会。各要知个去处。然诸方终无异说。只教诸人。歇却狂心。休从他觅。但随方任真。亦无真可任。随时受用。亦无时可用。设垂慈苦口。且不可呼昼作夜。更饶善巧。终不能指东为西。说或能尔。自是神通作怪。非干我事。若学语之流。不省己知非。直欲向空里采花。波中取月。还著得心力否。汝今日各自退思。忽然肯去。始知瑞龙老汉。事不获已。迂回大甚。还肯么。天成二年丁亥四月。师从尚父乞坟。尚父笑曰。师便尔乎。遣陆仁璋者。择地西关建塔。塔毕。师往辞尚父。嘱以护法恤民。还安坐而化。阅世八十有七。坐七十夏。诏改天台隐龙。为隐迹云。
胡敬璋 朝代:唐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 【介绍】: 唐末人。为凤翔帅李茂贞部将。哀帝天祐初,茂贞以其为延州节度使。
契苏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突厥铁勒别部之裔。僖宗中和元年,任振武节度使,曾与诸镇至河东讨李克用。昭宗乾宁间,自卫将军授右武卫上将军。
陈璋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人。初与孙儒同党,以兵败降钱镠。从征董昌有功,被任用,迁衢州制置使。昭宗天复初,田頵入寇,举兵奋击。擢衢州刺史。徐绾作乱,璋纳其党。丁章叛归田頵,璋假道以遣。镠遂密令衢州罗城指挥使叶让杀璋。事泄,璋杀让以叛,陷东阳,自署衢、婺二州刺史。久之,为浙师所逐,奔淮南。历官右龙武统军,加平章事。卒。
李存璋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2 【介绍】: 五代时云中人,字德璜。从李克用入关破黄巢军,累迁义儿军使,后授泽州刺史。后唐庄宗即位,锐于求理,存璋得行其志。抑强扶弱,诛其豪首,期月之间,纪纲大振,弭群盗,务耕稼,去奸宄,息幸门,当时称其才干。后累迁司徒,太傅,大同军节度使,应、蔚等州观察使。以疾卒。
吴璋 朝代:唐末五代初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至五代初年人。仕吴越。哀帝天祐四年(907)自都监使除温州制置使。事迹见《吴越备史》卷二。《南雁荡山志》卷七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2 【介绍】: 五代时人。初为后梁骁将,以军功进指挥使。后梁亡,事后唐为邠宁节度使,与郭崇韬相善。崇韬伐前蜀,以璋为马步军都虞候,军事大小,皆与参决。前蜀平,以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时孟知祥镇西川,璋与连谋以反,寻有间,率兵攻知祥,为其所败。陵州刺史王晖执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