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羊瑗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人。尝著有《分王年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僧。金陵人。能诗文,以持律称名于时。陈宣帝时令为大僧正,住光宅寺。瑗每闭关自检,不预吊庆。著有《十诵律疏》等。
全陈文·卷十八
昙瑗,金陵人,住光宅寺,有集六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金陵人。自幼及长。罔替听涉。数论时宗。该贯无遗。尤以文华自处。名重京邑。而讲席则专师十诵。五众揖其风猷。士贵从其津济。有陈之世。莫之与让。宣帝诏境内之僧受戒。非满五夏皆参律肆。仍于都辇大寺置场。有司给备衣食。凡监捡科举之职一以委瑗。于是瑗乃搜擢明习辞义者。二十馀人。以敷厥训。而道器大增。或有学成告归。则瑗必召问理事。使无凝滞。而后遣之。由是风俗为变。诏褒美。且升国僧正。住光宅寺。力辞。许之。庆吊斋会悉谢绝。石泉林竹。遇即忘返。每游钟阜诸寺。揽物怀古。触兴赋诗。与洪偃法师相唱和。太建间。卒于所住寺。春秋八十二。瑗之将终也。谓众曰。生死对法。凡圣皆缠。自非极位。谁能免者。愿勖进脩。毋沦后有。幸诸梵行。同思此言。道俗叹其明正。诏依西域法。阇维之。建塔立碑。以垂永久有十诵疏十卷。戒本羯磨疏各两卷。僧家书仪四卷。别集八卷。行世。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释昙瑗。未详氏族。金陵人也。才术纵横子史周综。自幼及长以听涉驰名。数论时宗普经陶述。而威严群小不妄登临。矜持有功颇以文华自处。时或规谏之者。瑗因摆拨前习。专征鄙倍。弦韦所诰验于耳目。由是名重京邑。同例钦焉。以戒律处世。住持为要。乃从诸讲席专师十诵。功绩既著学观斯张。自尔恒当元宰。镇讲相续。有陈之世无与为邻。使夫五众揖其风猷七贵从其津济。瑗其有之矣。常徒讲众二百馀人。宣帝下诏国内。初受戒者夏未满五皆参律肆。可于都邑大寺广置德场。仍敕瑗总知监检明示科举。有司准给衣食。勿使经营形累致亏功绩。瑗既蒙恩诏通诲国僧。四远被徵万里相属。时即搜擢明解词义者二十馀人。一时敷训。众齐三百于斯时也京邑屯闹行诵相諠。国供丰华学人无弊。不踰数载道器大增。其有学成将还本邑。瑗皆聚徒对问理事。无疑者方乃遣之。由是律学更新上闻天听。帝又下敕荣慰。以瑗为国之僧正。令住光宅。苦辞以任。敕特许之。而栖托不竞。闭门自捡。非夫众集不妄经行。庆吊斋会了无通预。山泉林竹见便忘反。每上钟阜诸寺偱造道贤。触兴赋诗览物怀古。洪偃法师傲岸泉石偏见朋从。把臂郊垧同游故苑。瑗题树为诗曰。丹陵粉叶少。白水黍苗多。浸淫下客泪。哀怨动人歌。春蹊度旅葛。秋浦没长莎。麋鹿自腾倚。车骑绝经过。萧条肆野望。惆怅将如何。偃续题曰。龙田留故苑。汾水结馀波。怅望伤游目。辛酸思绪多。凉烟惨高树。浓露变轻萝。泽葵犹带井。池竹下侵荷。秋风徒自急。无复白云歌。瑗以太建年中卒于住寺。春秋八十有二。初微疾将现。便告众曰。生死对法凡圣俱缠。自非极位有心谁免。今将就后世力不相由。愿生来讲诲分有冥功。彼我齐修用为来习。不尔与世沈浮未成通济。幸诸梵行同思此言。终事任量可依成教。言讫端坐如定欻然已逝。道俗悲泣。叹其神志明正不偶缘业。有敕依法焚之。为立白塔。建碑于寺。著十诵疏十卷戒本羯磨疏各两卷僧家书仪四卷别集八卷。见行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7—631 【介绍】: 唐观州蓨人,字文纪。少慷慨有志节,每以忠义自许。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隋为太子洗马,旋擢尚书右丞。高祖时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频谏太子不听,固请老,解尚书。贞观时拜太子少师,以足疾太宗特赐步舆,听乘至阁,问以政事,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贞。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纲字文纪。观州蓨人。初名瑗。字子玉。读后汉书张纲传。慕而改之。初为周齐王宪参军。入隋为太子洗马。拜尚书右丞。为杨素苏威所恶。以属吏。会赦免。贼帅何潘仁署为长史。高祖义师至京城。授丞相府司录。封新昌县公。累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进太子少保。贞观四年拜太子少师。五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
韩瑗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6—667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伯玉。韩仲良子。博学,晓吏事。太宗贞观时,为兵部侍郎。高宗永徽三年,擢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侍中。帝废王皇后,瑗泣谏不纳。褚遂良谏立武后坐贬,瑗为涕泣力救,帝愈不听。瑗忧愤表归田里,又不报。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诬瑗通遂良谋不轨,贬振州刺史,卒。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瑗字伯玉。雍州三原人。贞观中累官兵部侍郎。袭爵颍川公。永徽中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侍中兼太子宾客。为许敬宗李义府所谮。左授振州刺史。显庆四年卒。年五十四。神龙元年。武后遗制复其官爵。
李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陇西狄道人,字德圭。高祖从父兄子。封庐江王。累迁幽州大都督。性懦,朝廷以王君廓辅行,君廓勇而阴险。时隐太子建成有阴谋,厚结瑗。建成死,君廓劝瑗反,瑗从之,反为其卖,被缢杀,年四十一。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刘瑗,误。女诗人。生平不详。《全唐诗》录存刘媛诗作3首、断句4,出自《又玄集》卷下、《才调集》卷一〇、《乐府诗集》卷四二、《吟窗杂录》卷三〇、《唐诗纪事》卷七九等书。
唐诗汇评
刘媛,生卒年里贯均未详。韦庄《又玄集》选录其诗一首,称“女郎刘媛”。《全唐诗》存诗三首,残句二。
张瑗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八
瑗事吴越武肃王钱镠。累官至司空。出镇华亭。
僧瑗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0—690 【介绍】: 唐僧。高平昌邑人,字辩空。俗姓郁。年十三,依虎丘寺慧严法师为弟子,高宗龙朔二年奉敕剃剪。勤行精进,知名于时。有《武丘名僧苑》,《郁子注》及文集。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字辨空。姓郁氏。高平昌邑人也。母赵氏梦。侧侍圣贤。浮空游乐。而娠。六岁随母礼舍利塔。见圣僧像于塔旁。欣然抃跃抱持。状若旧识者。因白母。愿出家。母以尚幼未之许。年十三。乃使为虎丘寺慧严法师弟子。龙朔二年。试所习薙剪。依慧诩禅师受具。足戒。听常乐寺聪法师三论诣江宁融禅师。学心法。永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疾革。谓弟子曰。尸之所在。不胜秽恶。吾欲出就他方耳。弟子等迎。止于通彼亭之靖志庄。忽闻异香充塞。瑗正观不乱。遗训勤切。合掌而终。春秋五十有一。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僧瑗。字辩空。姓郁氏高平昌邑人也。姬水疏源狼亭袭庆。鲁相继昌侯之业。历载弥光。少傅纂尚书之风。清尘不昧。瑗夙殖奇颖。早擅嘉祥。母赵氏娠孕之日。侧侍圣贤浮空游乐。及年六岁随母入舍利塔见圣僧像。欣然跳跃状若旧交。因启母出家。母以其尚幼抑而未许。至年十三方遂其志。依虎丘寺慧严法师为弟子。谦揖之操出自生知。辩慧之能业称上首。以龙朔二年奉敕剃剪。冥符所应还隶此山。暨严公长往。乃依慧诩禅师受具足戒。听常乐寺聪法师三论。甚深无相。疑滞豁除。方便解脱。怡然独悟。因智从心證。遂诣江宁融禅师求学心法。摄念坐禅众魔斯伏。勤行精进猛兽恒驯。是以名称普闻声光八绝。旗亭趋利削迹无践。冬夏不易常披一纳。或滴水以充于夕渴。或数粒将济于朝饥。或风雪凛凛礼诵无替于六时。或炎暑爞爞经行不亏于少选。称扬叹羡容色湛如。毁辱诃骂欢喜而受。每荫以长松。属思鸿远。清泉独坐映定水以彫文。虚室高栖蔼禅枝而荡虑。撰武丘名僧苑一卷注郁子两卷文集三卷。盖道俗之仪表。人物之师范焉。永昌元年十二月二十日。见身有疾谓弟子曰。吾闻尸所到处便为秽恶。出就别方乃称离罪尔。门弟子等迎止于通波亭北静志庄。忽闻异香从空而下。瑗遗训勤切正观叮咛。灭后可依外国法。言讫合掌而终。春秋五十有一。缁素奔恸咸悲眼灭。弟子僧义立及雉山县尉檀信等。同遵师旨如法阇维。收其舍利。于寺建塔。勒铭于所。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四
瑗。天宝朝官主客左司员外郎。出为明州刺史。乾元元年徙括州。
焦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山东人,字公路。尝从学于程颐,以避地至鄞,浙之洛学由是渐兴。平时居家外出必循于孔。丞相赵鼎方振洛学,欲荐之,力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3—1059 【介绍】: 宋泰州如皋人,一作海陵人,字翼之,世称安定先生。以经术教授吴中。仁宗景祐初,更定雅乐,以范仲淹荐,与阮逸同校钟律,分造钟磬。后教授湖州,弟子数百人,教学有法,规章制度悉备。庆历中兴太学,即取其法。皇祐中,迁国子监直讲,其徒益众,礼部取士,其弟子十居四五。嘉祐初,擢天章阁待制,仍治太学。以太常博士致仕。有《周易口议》、《洪范口义》、《皇祐新乐图记》等。
全宋诗
胡瑗(九九三~一○五九),字翼之,学者称安定先生,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仁宗景祐初以布衣召,授保宁节度推官教授湖州。皇祐中为国子监直讲。嘉祐元年(一○五六)充天章阁待讲。既而疾不能朝,以太常博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胡先生墓表》)。谥文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八
胡瑗(九九三——一○五九),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世称安定先生。以经术教授吴中。景祐初诏求知音律者,以范仲淹荐,与阮逸同校钟律,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后教授湖州。教学有法,科条悉备。庆历中兴太学,取其法著为令。皇祐中,授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迁大理寺丞。瑗既居太学,其徒益众,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常居十之四五。嘉祐初,擢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仍主太学。以太常博士致仕。嘉祐四年卒,年六十七。后世以瑗与孙复、石介合称「宋初三先生」。著有《周易口义》(存)、《洪范口义》(存)、《皇祐新乐图记》(存)等。见欧阳修《胡先生墓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商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流寓西夏,仕为都知兵马使。仁宗嘉祐六年因奉使归宋,奏献密事,仁宗嘉其义,赐地于浙江淳安以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希蘧。仁宗嘉祐六年进士。历典王郡,官至朝请大夫。徽宗时上封事,多见采纳。后除提点江淮诸路坑冶。文章政事有名于世,尤长声律。有《鹅城录》、《古今名贤录》。
全宋诗
蔡瑗,字希蘧,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官至朝请大夫,历知五州,除江淮、荆、浙、福建、广南等路提点坑冶。有《鹅城集》、《古今名贤警句》,已佚,事见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七。今录诗三首。
郭瑗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五
郭瑗,历官承议郎、大理寺丞,元符间以通直郎知寿阳县。见《摛文堂集》卷六授官制及本书所收题名碑。
路瑗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七
路瑗,崇宁末提举开封府界学事,大观初提举京西南路学事,因试贡士一路皆落选而罢职,并于三年四月罚铜八斤。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六,《群书考索》后集卷二七、二八,《续资治通鉴》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