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5—212 【介绍】: 东汉末陈留尉氏人,字元瑜。少师从蔡邕。汉献帝建安中,曹操以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好文学,尤善章表书记,为建安七子之一。官至仓曹掾属。后人辑有《阮元瑜集》。
全后汉文·卷九十三
瑀字元瑜,陈留人。师事蔡邕。建安中,司空曹操以为军谋祭酒,管记室,迁仓曹掾,有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387 【介绍】: 十六国时敦煌人,字元瑜。通经艺,多才艺,善属文。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前凉张天锡强征之,旋还。前秦苻坚又征瑀定礼仪,未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前凉长水校尉王穆起兵酒泉,招为太府左长史、军师将军。意见不合,遂归酒泉南山而卒。
刘瑀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8 【介绍】: 南朝宋东莞莒人,字茂琳。刘穆之孙。少有才气,为文帝所知,性傲慢,不欲人居己上。孝武帝孝建三年,历官益州刺史,坐夺人妻为妾,免官。大明元年,起为东阳太守,官至吏部尚书。卒谥刚。
全宋文·卷三十九
瑀字茂琳,式之第三子,元嘉中为南徐州别驾从事史,迁从事中郎,领淮南太守,出为宁远将军益州刺史。孝武即位,召为御史中丞,除司徒左长史,迁御史中丞,转右卫将军,除辅国将军益州刺史,坐事免,起为东阳太守,迁吴兴太守,大明二年卒,谥曰刚子,有集七卷。
何瑀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庐江灊人,字稚玉。尚武帝女豫章长公主,情爱甚笃。骄奢豪竞,何氏外姻疏戚莫不沾被恩泽。位至卫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09 【介绍】: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伯瑜。仕齐,为竟陵王府行参军、领扬州部传从事。萧衍(梁武帝)起兵,说陈伯之降。梁武帝即位,为尚书右丞。出为馀姚令,镇压豪族数百家,自是豪强屏迹,百姓称快。累官寻阳太守。后为路人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4—647 【介绍】: 唐初人,原籍南兰陵,字时文。南朝后梁明帝萧岿子。姊为隋炀帝后。爱经术,善属文,好释氏,性偏狭。仕隋至银青光禄大夫、内史侍郎,出为河池郡守。后以郡归唐,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太宗即位,迁左仆射。曾建议封建诸侯以为藩屏。时房玄龄、杜如晦等新用事,瑀心不平,乘隙诋诮,又不能容人短,与大臣御前忿争。求出家为僧,蒙允而复反悔,数忤旨。屡废屡起,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卒谥贞褊。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瑀字时文。后梁明帝子。封新安郡王。入隋累官河池郡守。高祖入京师。遣书招之。以郡归唐。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进右仆射。贞观中图形淩烟阁。进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罢为商州刺史。二十一年卒。年七十四。诏赠司空荆州都督。太常谥曰肃。帝以其性忌。改谥贞褊。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曲阿(今江苏丹阳)人,曾为吏部常选。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善诗,有诗名于当时。殷璠汇次其与包融、丁仙芝、蔡希周、沈如筠、孙处玄等18人诗为《丹阳集》,并评周瑀诗曰“窈窕鲜洁,务为奇巧。”《全唐诗》存诗3首。
僧子瑀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2 【介绍】: 唐僧。湖州德清人。俗姓沈,字真瑛。幼出家。武周如意中,于洛阳大福先寺受戒。證圣中,归住湖州大云寺。坚执僧律,勤心礼忏,写经一万六千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字真瑛。姓沈氏。吴兴德清人。年未总角。辞亲出家于郡之大云寺。如意中。大赦。诏天下度人以祈国𨤲。遂获薙落。受具于洛京大福先寺。澄圣中。归执律柄。以纪纲清众。平居各礼万五千佛。兼行慈悲忏法。日夜勤至。俄有弹指行道者九人。忽隐去。问之无识者。然后知其为圣僧矣。或夕坐无镫烛。而身出光明。天宝初。临安足法师死。三宿而苏曰。见瑀冥中。谓王曰。足能讲涅槃请宥之。王曰。尝闻岩崙能讲矣。未闻足也。不许。瑀力争之。瑀平生书经凡三藏。共万有六千卷云。十一年趺坐而终。越明年阇维。启龛视之。颜色殊不变。见者起敬。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子瑀。字真瑛。姓沈氏。吴兴德清人也。其先亡国于沈。因以为氏。春秋沈子之后也。瑀生而聪慧不以师授。年未总角辞亲出家。以如意年中大赦度人。坏衣削䰂煤炱世事。于洛京大福先寺受戒。勤勤祈请假寐。三日之夕见有神人俨然在目。倏往忽来或同或异。得非至诚乎。于是烛如来灯佩菩萨印。證圣中归于大云道场。坚执律柄僧纲釐举。不亦宜哉。瑀素履纯厖无咎无誉。使天下之士有外道焉。有阐提焉。心如飘风言若泉涌挠我圣教挤我妙门。瑀示以从容诱以方便。莫不稽首挫色而闻命焉。常礼一万五千佛名。兼慈悲忏。日夜一匝。或二日三日一匝。夜有圣僧九人降于礼忏之所。相与行道弹指而去。或夜无灯烛。心口是念圆光照室如坐月中。如此则往往有之。瑀慨德清遍邑未有塔寺。遂锐怀营构。一唱齐和乃成精宇。前后写经三藏。凡一万六千卷。天宝初临安足法师。死经三宿。将入地狱。冥中见瑀引至王所。谓王曰。此人能讲涅槃经。王宜宥之。王曰。唯闻岩崙师能讲。不闻此师名何也。如是再三。王不能屈。因赦之。曾是乡人施𤛒牛者。天然不孕因而出乳其通感如是。以十一年秋禅坐而终。十二年春将启灵龛欲焚之。容色不变如生。虽少林孕髭蕲春育发。何独嘉也。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姚淡主客郎中姚泲刺史杨慧才偕归信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玄宗时人。天宝三载(743)作诗送贺知章归会稽,《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此诗。《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早有材望,仪表英伟。初为陇西郡公,继封汉中王。肃宗时贬蓬州长史。谙音律。卒谥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里不详。代宗大历间在越州,与严维、鲍防、吕渭等30余人联句,后编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2卷。《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四收其联句诗,《全唐诗续拾》收入。
高瑀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4 【介绍】: 唐冀州蓨人。少喜言兵,初为右金吾胄曹参军,累迁陈、蔡二州刺史,所至称治,入为太仆卿。文宗大和初,授许州刺史、忠武节度使。六年,移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以刑部尚书召,辞疾,拜太子少傅。寻复为忠武节度使。卒于镇。
全唐文·卷七百十六
瑀。冀州蓨人。累官太仆卿。出领忠武军节度使。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徙节宁武。拜太子少傅。复领忠武军节度使。卒赠司空。
马仁瑀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3—982 【介绍】: 宋大名夏津人。幼喜为战阵,及长善射。后周时从征北汉、南唐,累官内殿直都虞候。从宋太祖平泽、潞,以功领常州防御使。太祖征晋阳,受命率师巡边,契丹闻其名而不敢出。从太宗灭北汉,又大败契丹于卢龙北。师还,迁朔州观察使,判瀛州事。
王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二年(1009)任单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7—1152 【介绍】: 宋饶州浮梁人,字伯寓,号愚翁。徽宗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钦宗即位,拜左正言,极言时弊,请黜免徐处仁、吴敏、唐恪等。高宗即位,迁给事中,疏言皆切时务。进兵部尚书。因议论宋金关系不专主和,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旋称疾提举宫观。有《论语说》、《周礼仪》、《饱山集》等。
全宋诗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宇,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上舍试第一,累官校书郎。钦宗时除左右正言。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提点江东刑狱。二年,拜给事中,再度出复。四年,知抚州。历知严州,宣州。十二年,除兵部侍郎兼侍读。十三年,拜兵部尚书,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九、一五○),称疾请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有《饱山集》六十卷,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七八胡铨《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八八六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县,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授承事郎、太学博士。钦宗时除右正言,极言时病。高宗即位,召为太府少卿,迁给事中兼侍讲。出知抚州,提举宫观。复入兼侍读,除兵部尚书。秦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复提举宫观。坐通书李光,降朝议大夫。绍兴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著有《论语说》、《论语集解》、《周礼义》、《尚书说》、《谏垣论疏》、《奏议》、《黄门忠告》、《经筵讲读》、《三朝对语》、《资善堂口义》、《饱山集》等。见胡铨《宋龙图阁学士左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广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四百户赠左通奉大夫程公瑀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七八。简称《程瑀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