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理说(理説)
说理;申辩是非。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我和你个庄家理説,也不索去官中标拨。”《西游记》第九七回:“那夜有三十多名强盗,明火执杖,劫去家私,是我难捨,向贼理説。”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怨气变蛇:“乡民 陈老 有田数亩,与 郜 宅相近,禾稼屡被 郜 家骡马践伤,与之理説,反受豪奴辱詈。”
《國語辭典》:论说(論說)  拼音:lùn shuō
1.议论、辨析。《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王充》:「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
2.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的篇名。今为议论文与说明文的统称。
3.照一般常理推论。如:「论说这会议董事长应该出席,怎么到现在还没来?」
《國語辭典》:强辩(強辯)  拼音:qiáng biàn
有力的辩论。《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张彫武传》:「弟子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辩。」
《國語辭典》:强辩(強辯)  拼音:qiǎng biàn
理屈却强为辩论、辩解。《儒林外史》第五十一回:「祁太爷道:『这厮强辩!』」《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他强辩道:『你当我是弋取功名来的么?』」
《漢語大詞典》:照讲(照講)
方言。照说。按照常理说。如:照讲今晚七点多钟月亮该上来了。
《國語辭典》:以理服人  拼音:yǐ lǐ fú rén
用道理说服人。如:「如今民意高涨,当政者应以理服人,不可一味打压。」
《国语辞典》:秀才遇到兵  拼音:xiù cái yù dào bīng
(歇后语)有理说不清。比喻对蛮横不讲理的人,无理可讲。如:「我碰到你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约显理说
【三藏法数】
谓菩萨触对诸境,皆能了知。如对色即显质碍、缘生、无常等义;触类成教,故名约显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