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球 → 毬球”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国际地球物理年(国际地球物理年)  拼音:guó jì dì qiú wù lǐ nián
西元一九五八年为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最高的一年,国际天文学家特别对其做连续的观测。为纪念此种国际间的合作,特别定一九五七年六月至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为「国际地球物理年」。
《国语辞典》:胸部停球  拼音:xiōng bù tíng qiú
足球运动中,高球迎面而来或球由地面反弹过高,无法以脚控球时,则以胸部把球阻挡下来,称为「胸部停球」。
《国语辞典》:藤球运动(藤球运动)  拼音:téng qiú yùn dòng
一种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球类运动。旧名踢网篮球,于西元一九九○年被纳入亚运正式项目。可分为民俗体育及正式比赛两种:前者有如踢毽子,后者之场地及进行方式与排球相似,因此又名「脚踢的排球」。球场中央架网,两边各设一发球圈,球由单层藤条编成。比赛时两队各三位球员,以脚踢球过网至对方场地,使球不落地者为胜。比赛通常采三战两胜制,每局二十一分。如:「据说藤球运动源于十五世纪苏丹国统治的麻六甲一带,而今则流行于东南亚地区。」
《国语辞典》:外籍球员(外籍球员)  拼音:wài jí qiú yuán
非本国籍的球员。
《国语辞典》:种子球员(种子球员)  拼音:zhǒng zǐ qiú yuán
在采分组的运动比赛中,为使赛程安排更合理,及增加比赛的兴趣,通常会把实力较好的参赛者平均分布在各组。以避免实力较佳的参赛者不会立即相遇。此种方式在球类比赛中常用,称此类球员、球队为「种子球员」、「种子球队」。
《国语辞典》:硬式棒球  拼音:yìng shì bàng qiú
质地较软式棒球硬的棒球。主要质地是由软木、橡胶等为球蕊,再缠以丝线,外表包上两片皮而成。重量在五盎司至五点二五盎司间,周长在九吋至九点二五吋间。
《国语辞典》:硬式网球(硬式网球)  拼音:yìng shì wǎng qiú
1.一种球类运动。由十四世纪法国的宫廷游戏「掌球戏」发展而来。十九世纪规则逐渐确立,并很快的在欧美盛行。
2.硬式网球比赛所使用的球。为正圆形用较硬橡皮制成的球,外包黄色或白色均匀毛质,没有缝线。直径约六点三五至六点六七公分,重量约五十六点七至五十八点四七公克。
《国语辞典》:变化球(变化球)  拼音:biàn huà qiú
1.棒球指投手将球投出后,其速度、方向会改变的球。相对于直球而言。如:「投手再投出一记变化球,将打者三振出局。」
2.比喻无可预测、变化多端的举动。如:「他行事总爱投变化球,令大家不知所措。」
《国语辞典》:棒球场(棒球场)  拼音:bàng qiú chǎng
棒球运动场地。如:「只要遇到热门的球赛,棒球场内外都挤满了球迷。」
《国语辞典》:棒球队(棒球队)  拼音:bàng qiú duì
从事棒球运动而组成的团队。如:「学校为了提倡运动风气,特别组成一支棒球队,鼓励同学们参加。」
《国语辞典》:棒球卡  拼音:bàng qiú kǎ
一种以职棒球员照片及其比赛纪录所制成的卡片。常为职棒球迷收集、交换的重要收藏品。如:「国内自从推动职棒后,棒球卡的收藏也渐渐流行起来。」
《国语辞典》:棒球赛(棒球赛)  拼音:bàng qiú sài
棒球运动竞赛。每队参与比赛的球员有九人,两队轮流攻守。以成棒为例,正式比赛有九局,以得分多者为胜。如:「他是个棒球迷,几乎每一场棒球赛他都会到场观战。」
《国语辞典》:半球体(半球体)  拼音:bàn qiú tǐ
通过球心的平面,将球体切割成两半的立体。
《国语辞典》:板墙球(板墙球)  拼音:bǎn qiáng qiú
1.一种球类运动。为英语paddle ball的意译。由美国人厄尔锐斯于西元一九三○年发明。在一面为透明面,三面为墙的场地,以木制短柄拍打击由三面墙及顶端天花板反弹回来的球,可选择单打、双打、三人对打、四人对打等形态。比赛时每一局可任选以十五分或二十一分计算,采三战两胜制。
2.板墙球运动用球。为正圆形橡皮制空心球,比网球略小。
《国语辞典》:触身球(触身球)  拼音:chù shēn qiú
棒、垒球比赛中,投手投出的球打中击球员身上的任何部位,称为「触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