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1—1895 【介绍】: 清河南安阳人,字玉山,号香谷。同治元年进士,历官山西平陆、永济诸县知县,有政声。光绪间为广西巡抚,提倡蚕桑,民间每年增收银五六十万两。旋调广东,卒于官。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一
马丕瑶,字玉山,安阳人。同治壬戌进士,官至广东巡抚。有《珠溪存稿》。
维基
马丕瑶(?—1895年),字玉山、一字珠溪,河南省彰德府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同进士出身。
达赖十一世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8—1856 【介绍】: 清康区泰宁人,本名凯珠嘉措,一作克主嘉措,又译作凯珠嘉穆错。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道光二十二年,经金瓶掣签认定后,迎入布达拉宫坐床,拜班禅七世为师。咸丰五年,前往色拉、哲蚌、噶丹各寺讲经说法、熬茶、放布施。五年,受命亲政,于是年十二月暴卒于布达拉宫。
温亮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温亮珠,山西省太原府兴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49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官直隶曲阳县知县。光绪六年《兴县志》,孙福昌、温亮珠为总纂,历数月告竣。
李熙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简介
李熙(1852年—1919年),即朝鲜高宗,朝鲜王朝第26代国王、大韩帝国开国皇帝(1864年—1907年在位)。初名载晃,字明夫,乳名命福;即位后改名为“熙”(正写为“㷩”),字圣临,号珠渊、诚轩。是朝鲜仁祖李倧的九世孙、兴宣大院君李是应的嫡次子。
维基
李熙,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1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逢春(1868~1936),幼名大松,字珠浦,又字岩若,另字杏仁,号兰芳、养晦斋主人,晚年号西河逸老、珠叟。日治时期以字珠浦申报户籍。清台湾府(今台南市)人。天赋聪慧,十七岁取中生员,后屡次内渡参加秋闱未第。割台后,赴阿公店街(今高雄县冈山)设帐授徒。历任关帝庙公学校、归仁公学校、桥仔头公学校、台南长老教神学校(今台南神学院)、长老教女中(今长荣女中)汉文教师。昭和五年(1930)应邀赴善化设塾教学长达十馀年,厚植当地诗风,因有「浣溪吟社」、「淡如吟社」的创立。林氏精于诗学,热心童蒙教育,为「南社」社员,曾参与创立「酉山吟社」。著有《仄韵声律启蒙》(嘉义:兰记书局,1930),凡六千馀言,仄韵上、去、入七十六韵,每韵一首,以补车万育《声律启蒙》的不足,因有「声律大家」、「台湾诗界功臣」〖卢嘉兴评语,见卢嘉兴〈记日据时期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收于卢嘉兴《台湾研究汇集》第八辑,1969年7月。另杨元胡〈新声律启蒙〉「嵌城诗人名」赞云:「人欣谢星楼谜猜射虎条条有趣,我羡林珠浦声律雕龙字字皆真」,可谓推崇备至。见《三六九小报》,1935年1月23日。〗的美誉。又著〈新声律启蒙〉十三韵、〈台南旧街名对〉〖收于卢嘉兴〈林珠浦先生之节序杂咏及台南旧街名对〉,《台湾研究汇集》第十七辑,1977年8月。〗。诗作辑有《珠浦吟草》、《湾溪诗草》写本,其馀诗稿燬于战火〖编者按:以上林珠浦生平,参考下引卢嘉兴考證。〗。今据卢嘉兴〈记日据时期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原载《古今谈》第四十九、五十期,收于卢嘉兴《台湾研究汇集》第八辑,1969年7月。编者按:卢嘉兴〈记日据时期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两文内容及所引林珠浦诗作全同,为免繁琐,以下仅就〈记日据时期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一文加以校录。〗、〈著《仄韵声律启蒙》的林珠浦〉〖原载《南瀛文献》第十九卷合刊,收于卢嘉兴《台湾研究汇集》第十四辑,1974年6月。〗、〈林珠浦先生之节序杂咏及台南旧街名对〉〖原载《台南文化》新第二期,收于卢嘉兴《台湾研究汇集》第十七辑,1977年8月。〗三文辑录,参以《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诗报》,以及同时期诸家诗集,依据发表年月顺序,汇编校录。(吴福助撰)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廖恩焘(1864-1954) 字凤舒,一作凤书,号忏庵、珠海梦余生、忏绮庵主。广东惠阳人。早供职北洋政府,晚居香港。先有《扪虱谈室词》,后成《忏庵词》。
个人简介
廖恩焘(1874-1954),别号凤舒、忏庵。广东惠阳人。著名革命家廖仲恺之胞兄。大半生从事外交,担任过驻古巴、日本、朝鲜等国领事、公使等职务,晚年倾心诗歌创作。一生著述甚丰,有粤语文学作品《嬉笑集》和《新粤讴解心》,词作《忏庵词》、《忏庵词续集》、《半舫斋诗余》、《扪虱谈室词》和《影树亭词集》等。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吕碧城(1883-1943),女,安徽旌德人,原名贤锡,字遁天、明因,后改字圣因,法号宝莲,别署兰清、信芳词侣、晓珠等。清代山西省学政吕凤岐三女。母名严士瑜,工诗善画、颇有才名。幼承家学,七岁能作巨幅山水画,十二岁诗文俱已成篇。1903年春任天津《大公报》编辑,不久任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18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南社。与秋瑾为挚友,力倡女权运动,反对封建专制。所作诗词清丽明快,多写异域风情,饶有新意,颇得樊增祥激赏,誉之为“姑射婵娟子”,龙榆生称之为近三百年名家词之“殿军”。通晓英、法、德三国文字,精研释典,大力弘扬佛旨。著有《晓珠词》4卷、《欧美漫游录》、《名学浅说》、《文史纲要》、《美利坚建国史纲》等。
词学图录
吕碧城(1883-1943) 字圣因,一字兰清、兰因,号信芳词侣,法号宝莲,原名贤锡。安徽旌德人。初从樊增祥游,深受称许。为《大公报》、《中国女报》撰稿人。创办北洋女子公学,改名师范学校,任校长。入民国,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习美术。皈依佛法,寓居瑞士。二战时卒于香港。与姊惠如、妹美荪并称"吕氏三姊妹",有"淮南三吕"之目。诗清妍秀雅,亦有富新思想之作。词尤工,能冶豪婉于一炉。有《信芳集》、《晓珠词》,词集一名《信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