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如意宝珠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所说,如意宝珠曼陀罗之祈念法也。如意宝珠者如意轮观音之三昧耶形也,此安于曼陀罗之中台。
戒珠
【佛学大辞典】
(譬喻)戒律洁白,庄严人身,譬如珠玉。法华经曰:「精进修静戒,犹如护明珠。」唐代宗文曰:「戒珠在握,明镜入怀。」梵网经下曰:「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唐高僧传(智者传)曰:「禅师戒珠圆净,定水渊澄。」
【佛学常见辞汇】
(喻)戒律洁白,可以庄严人身,好像晶莹可爱的宝珠。
戒珠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六里。本为王右军故宅。右军舍宅为寺,寺有题扇桥。尝在此题老姥所持之六角竹扇。人竞买之。见名胜志。
赤真珠
【佛学大辞典】
(物名)智度论所说七宝之一。(参见:七宝)
求珠
【佛学大辞典】
(譬喻)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所说求衣里之珠也。以衣珠譬自己之佛性,(参见:衣珠)。广弘明集二十曰:「导求珠之心,开观象之目。」
衣珠
【佛学大辞典】
(譬喻)法华七喻之一。佛性譬之衣中之宝珠也。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曰:「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楞严经四曰:「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文句记三下曰:「众生身中,有昔种缘,名为衣珠。」
妙真珠网
【佛学大辞典】
(杂名)以殊妙之真珠所造之网也。观无量寿经曰:「妙真珠网以为交饰。」
五部念珠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部为菩提子,金刚部为金刚子,宝部为宝珠,莲华部为莲子,羯磨部为杂宝。见略出经四,摄真实经下。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敕金刚萨埵令说珠数之功德也。
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为普思义菩萨说金刚髻珠王化生悉陀太子修行金刚如来心品三摩地,及说外道苦行之恶报,并不师受三摩耶法,自作法咒之恶果。
念珠
【佛学大辞典】
(物名)即数珠也,又以捻数珠而云。唐书李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暇,手持念珠。
【佛学常见辞汇】
念佛时所使用的记数珠。
【俗语佛源】
是佛教的法器,又叫做「数珠」,梵语Pasakamala。一般用香木制作,也有用玉石、玛瑙、菩提子等制作的。用绳索把小圆珠贯穿成串,随身携带,以便念佛、诵咒时计数,调伏身心。一串念珠的数目,以一百零八颗为常见,其象征意义是破「百八烦恼」,證「百八三昧」。也有多至一千零八十颗或少至十四颗的。《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暇,手持念珠。」净土宗强调持名念佛,常用念珠计数。唐代飞锡和尚以出入息计数念佛,他说:「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念佛三昧宝王论》)此外,在印度古代,贯穿三十颗黑白相间的珠子,用来计算日期。这可能是念珠的来源。在小说中引用如:鲁迅《彷徨·离婚》:「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她们撷著念珠,又都看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李明权)
念珠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之略名。一卷,不空译。佛敕金刚手菩萨说念珠之功德利益。
法苑珠林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百二十卷(或作百卷)唐释道世撰。以佛经故实分类编排。凡一百篇。每篇或有述意,或无述意,为例不一。大旨推明罪福之由,用生敬信之念。盖引经据典之作也。见四库提要。
明月珠
【佛学大辞典】
(物名)经云明月摩尼。摩尼珠之光,如明月也。(参见:明月摩尼)
明月摩尼
【佛学大辞典】
(物名)摩尼者宝珠之总名,明月者其别名也,其光如明月故名。无量寿经上曰:「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六要钞六本曰:「明月珠者摩尼也,摩尼之中有明月珠,明月珠者即上所言月光摩尼。千手经说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其月精者此珠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其光芒如明月般皎洁的摩尼宝珠。
明珠
【佛学大辞典】
(物名)明月珠也,又曰明月摩尼。宝珠之光如明月,故名。此珠有澄浊水之德。涅槃经九曰:「譬如明珠置浊水中,以珠威德,水即为清。」
明珠譬净戒
【佛学大辞典】
(杂语)法华经序品曰:「持净戒犹护明珠。」梵网经偈曰:「诸佛子!宜发大勇猛,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六度集经三曰:「具戒行者心无秽浊,内外清洁。凡夫犹瓦石,具戒高行者若明月珠也。」笺难一曰:「经护明珠,或是明月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