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七珍万宝
【佛学大辞典】
(杂名)七珍者,七种可珍重之宝也。与所谓七宝同。万宝者,指一切之财宝而言。
法珍
【佛学大辞典】
(人名)元崔氏女子名法珍。后出家为尼。法名弘道。明刻方册大藏缘起,陆光祖序云:「昔有女子崔法珍,断臂募刻藏经,三十年始就绪。当时檀越,有破产鬻儿应之者。圣朝道化宏广,越前朝远甚,岂无胜心豪杰乎!不能倡而成之,而诿以为难。是丈夫之志,不如一女子也。」又冯梦祯序云:「宋元间,除京板外,如平江之碛砂,吴兴之某寺,越之某寺某寺等,俱有藏板,不啻七八副,法道之盛,此其一端。迨国朝,仅有两京之板,(中略)因记碛砂藏板缘起,弘道尼断臂募化,弘道化后,其徒复断臂继之。更三世,其愿始满。吾侪丈夫,不能深心荷担大法,镂板流通,反一女子之不若。即生清世,遇佛乘,空手入宝山,岂不愧死。」
珍重
【佛学大辞典】
(杂语)劝自重自爱之词也。僧史略曰:「临去辞曰珍重者何?此则相见既毕情意已通,嘱曰珍重犹言善加保重,请加自爱。好将息,宜保惜,同也。」释氏要览中曰:「释氏相见将退,即口云珍重,如此方俗云安置也。言珍重即是嘱云善加保重也。」
珍域
【佛学大辞典】
(术语)珍宝之方域。谓诸佛净土也。天台观经序曰:「虽广示珍域而宗归安养。」
珍宝
【佛学大辞典】
(物名)金银珠玉之类。法华经信解品曰:「无量珍宝不求自得。」同化城喻品曰:「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大集经十六曰:「妻子珍宝及王位,临命终时无随者。」
家珍
【佛学大辞典】
(杂语)会元七(雪峰存章)岩头喝曰:「你不闻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无门关自序曰:「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缘得者,始终成坏。」
俱珍那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又作俱陈那。城名。慧苑音义下曰:「俱珍那城,或言俱陈那耶。言俱陈者是名,此云大盆。那,法律也。昔此城未立之时,有一五通仙,名俱陈。而于此地置一大盆,畜水若池。恒在盆侧修仙法律,亦常为人说护净经及养生法。于后学徒,皆以师名及法为其姓氏。人众渐广,即于此边建立城郭,故此举国人今皆姓俱陈那,城亦因之立号耳。」
脱珍著弊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譬释迦如来潜报身之体而垂丈六之应身,说小乘四谛之教者。法华经信解品曰:「即脱璎珞细软严饰之具,更著粗弊垢腻之衣。」
掌珍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大乘掌珍论,一卷,清辩菩萨造,唐玄奘译。明诸法无相之义,破护法之诸法有相,即破相宗之根本论也。
邻珍
【佛学大辞典】
(譬喻)邻家之珍宝也。以喻于己无益。
不贪珍味,美恶均等
【三藏法数】
谓如来乞食,入诸聚落,随施所得,不贪珍味,若美若恶,而无分别,是名不贪珍味,美恶均等。
珍宝施
【三藏法数】
珍宝施者,谓见贫穷之人,即以财物珍宝周其窘乏,是名中品施。
无量珍宝
【三藏法数】
此喻难胜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广大无量方便,利益众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