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5,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十方现前僧物
十方业普现色身
十种现益
三千年一现
大日所现三菩萨
大乘现證三昧耶
大悲普现
大龙权现
现在五果
不觉现行位
方便现涅槃
六现观
文殊出现
佛类词典(续上)
八相示现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十方现前僧物
十方业普现色身
十种现益
三千年一现
大日所现三菩萨
大乘现證三昧耶
大悲普现
大龙权现
现在五果
不觉现行位
方便现涅槃
六现观
文殊出现
八相示现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世尊八相之示现也。(参见:八相成道)。
(名数)世尊八相之示现也。(参见:八相成道)。
八相成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陀以成道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为八相中之一,然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耶夫人左胁入胎之相也。三住胎,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之相也。四出胎,四月八日于蓝毗尼园由摩耶右胁出生之相也。五出家,十九岁(或二十五岁)观世之无常,出王宫入山学道之相也。六成道,经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佛得道之相也。七转法轮,成道以后五十年间说法普度人天之相也。八入灭,八十岁在娑罗双树下入于涅槃之相也。起信论曰:「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天台大师之四教仪,除第三之住胎,加入第五降魔之相为八相。四教仪四曰:「释菩萨位略为七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中略)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古来以此二说为大小乘之别,初为大乘之八相,后为小乘之八相,然此二种八相,仅开合不同耳,非区别二乘也。」佛祖统纪二曰:「述曰:大乘开住胎合降魔于成道,小乘开降魔合住胎于托胎。住胎见起信,降魔见四教仪,此先达之论也。今观大小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华严云菩萨住母胎已,示现出家成道等相,此大乘住胎也。因果经,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鬼神说法,此小乘住胎也。华严离世间品菩萨出家成道降魔转法轮等。妙乐云:四德各有四降魔相,此大乘降魔也。因果经,既降魔已,即便入定,明星出时,得最正觉,此小乘降魔也。今欲顺八相之言,且用起信四教仪二文开合为證。」
【佛学常见辞汇】
佛示现人间,有八种相,名八相成道。成道虽只是八相之一,但也是八相中的主脑,故特标成道之名。大乘所说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小乘所说的八相是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此中大乘有住胎,无降魔,小乘有降魔,无住胎。
(名数)佛陀以成道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为八相中之一,然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耶夫人左胁入胎之相也。三住胎,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之相也。四出胎,四月八日于蓝毗尼园由摩耶右胁出生之相也。五出家,十九岁(或二十五岁)观世之无常,出王宫入山学道之相也。六成道,经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佛得道之相也。七转法轮,成道以后五十年间说法普度人天之相也。八入灭,八十岁在娑罗双树下入于涅槃之相也。起信论曰:「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天台大师之四教仪,除第三之住胎,加入第五降魔之相为八相。四教仪四曰:「释菩萨位略为七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中略)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古来以此二说为大小乘之别,初为大乘之八相,后为小乘之八相,然此二种八相,仅开合不同耳,非区别二乘也。」佛祖统纪二曰:「述曰:大乘开住胎合降魔于成道,小乘开降魔合住胎于托胎。住胎见起信,降魔见四教仪,此先达之论也。今观大小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华严云菩萨住母胎已,示现出家成道等相,此大乘住胎也。因果经,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鬼神说法,此小乘住胎也。华严离世间品菩萨出家成道降魔转法轮等。妙乐云:四德各有四降魔相,此大乘降魔也。因果经,既降魔已,即便入定,明星出时,得最正觉,此小乘降魔也。今欲顺八相之言,且用起信四教仪二文开合为證。」
【佛学常见辞汇】
佛示现人间,有八种相,名八相成道。成道虽只是八相之一,但也是八相中的主脑,故特标成道之名。大乘所说的八相是: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小乘所说的八相是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此中大乘有住胎,无降魔,小乘有降魔,无住胎。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般舟三昧经之异名。
(经名)三卷。般舟三昧经之异名。
十方现前僧物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僧物之一。
(术语)四种僧物之一。
十方业普现色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随十方众生之意业而普示现其身也。如妙音菩萨观音菩萨是。
【佛学常见辞汇】
随著十方众生的意业而普遍示现其身,如观世音菩萨是。
(术语)随十方众生之意业而普示现其身也。如妙音菩萨观音菩萨是。
【佛学常见辞汇】
随著十方众生的意业而普遍示现其身,如观世音菩萨是。
十种现益
【佛学大辞典】
(名数)念佛之行者,获得金刚之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之道,必于现生获十种之益。(参见:现益)
(名数)念佛之行者,获得金刚之真心者,横超五趣八难之道,必于现生获十种之益。(参见:现益)
三千年一现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优昙华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文句四曰:「优昙华,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杂语)谓优昙华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文句四曰:「优昙华,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大日所现三菩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日经一曰:「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说真言道清净句法。」同疏曰:「执金刚对金刚智慧门降伏方便,普贤对如法身门寂灾力便,观音对莲华三昧门增益方便,举此三点则无量不思议妙用皆已摄在其中,故殊言之。」
(名数)大日经一曰:「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说真言道清净句法。」同疏曰:「执金刚对金刚智慧门降伏方便,普贤对如法身门寂灾力便,观音对莲华三昧门增益方便,举此三点则无量不思议妙用皆已摄在其中,故殊言之。」
大乘现證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秘密乘,现證法界体性智。谓之大乘现證。三昧耶者,本誓平等等之义也。金刚顶经上曰:「一切如来大乘现證三昧耶名一切如来心。」同疏曰:「修行秘密乘,现證本界体故名大乘现證也。」
(术语)修秘密乘,现證法界体性智。谓之大乘现證。三昧耶者,本誓平等等之义也。金刚顶经上曰:「一切如来大乘现證三昧耶名一切如来心。」同疏曰:「修行秘密乘,现證本界体故名大乘现證也。」
大悲普现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大悲之观音菩萨现三十三身。而普应众机也。
(术语)谓大悲之观音菩萨现三十三身。而普应众机也。
大龙权现
【佛学大辞典】
(神名)深位之菩萨以愿力权现大龙之相。而护众生也。西域记一曰:「大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
(神名)深位之菩萨以愿力权现大龙之相。而护众生也。西域记一曰:「大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
现在五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生之一念。二、名色,心为名。身为色。在胎内心身渐成长之位。三、六处,六根具足,将出胎内之位。四、触,既出胎内而触于外境之位。五、受,分别苦药之位。即十二因缘中自第三至第七者。以无明与行之二者为过去之因,以此五者为现在之果,以次之爱取有三者,为现在之因,以次之生,老死二者为未来之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二因缘中,识、名色、六入、触、受之五者,为依无明与业过去之因而显之现在之果,故名。(参见:十二因缘)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因缘中,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为现在五果,因为它们是依著过去无明与业的因而显现的五种现在果报。
(术语)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生之一念。二、名色,心为名。身为色。在胎内心身渐成长之位。三、六处,六根具足,将出胎内之位。四、触,既出胎内而触于外境之位。五、受,分别苦药之位。即十二因缘中自第三至第七者。以无明与行之二者为过去之因,以此五者为现在之果,以次之爱取有三者,为现在之因,以次之生,老死二者为未来之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二因缘中,识、名色、六入、触、受之五者,为依无明与业过去之因而显之现在之果,故名。(参见:十二因缘)
【佛学常见辞汇】
十二因缘中,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为现在五果,因为它们是依著过去无明与业的因而显现的五种现在果报。
不觉现行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地中之前二地也。此位虽为圣者之位,然仍自然任运而起烦恼,故有此名。
(术语)十地中之前二地也。此位虽为圣者之位,然仍自然任运而起烦恼,故有此名。
方便现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如来虽常住不灭,而为使起佛世难值之想,惹追慕修道之念,故以方便示现涅槃也。法华经寿量品曰:「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
(术语)谓如来虽常住不灭,而为使起佛世难值之想,惹追慕修道之念,故以方便示现涅槃也。法华经寿量品曰:「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
六现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现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唯识论所立。一思现观,思观察诸法而使别生现观智之力强,故与以现观之名。二信现观,于三宝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使不退转,故与以现观之名。三戒现观,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使观智增明,故亦名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此乃正为现观之智谛,名现观者,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之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五现观边智谛现观。于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谓之安立谛)之见道修道智谛也。六究竟现观,谓究竟位(即无学道)中一切之诸智。此中后三者为现观之自性,而前三者为现观俱起之法,故均于俱舍论之事现观。见唯识论九。
【佛学次第统编】
六现观:
一、思现观 为思观察诸法,别生现观之智,而使力强,故与其现观之名。
二、信现观 于三宝以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不退转,故与其现观之名。
三、戒现观 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而增明观智,故亦名现观。
四、现观智谛现观 正为现观之智谛,名为现观,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
五、现观边智谛现观 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名安立谛」为见道修道之智谛也。
六、究竟现观 究竟位,即为无学道中之一切诸智。
此中后三为现观之自性,前三为现观俱起之法,均与三观中之事现观同。
(名数)(参见:现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唯识论所立。一思现观,思观察诸法而使别生现观智之力强,故与以现观之名。二信现观,于三宝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使不退转,故与以现观之名。三戒现观,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使观智增明,故亦名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此乃正为现观之智谛,名现观者,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之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五现观边智谛现观。于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谓之安立谛)之见道修道智谛也。六究竟现观,谓究竟位(即无学道)中一切之诸智。此中后三者为现观之自性,而前三者为现观俱起之法,故均于俱舍论之事现观。见唯识论九。
【佛学次第统编】
六现观:
一、思现观 为思观察诸法,别生现观之智,而使力强,故与其现观之名。
二、信现观 于三宝以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不退转,故与其现观之名。
三、戒现观 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而增明观智,故亦名现观。
四、现观智谛现观 正为现观之智谛,名为现观,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
五、现观边智谛现观 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名安立谛」为见道修道之智谛也。
六、究竟现观 究竟位,即为无学道中之一切诸智。
此中后三为现观之自性,前三为现观俱起之法,均与三观中之事现观同。
文殊出现
【佛学大辞典】
(杂语)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寂调音所问经曰:「东方去此过万佛土,有世界名曰宝住,佛号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文殊师利为彼诸菩萨摩诃萨如应说法。」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曰:「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曰:「佛告跋陀波罗菩萨:文殊师利有大慈心,生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来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以此三昧力出现于十方,佛灭后经四百五千岁于其本生处入灭。」
(杂语)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寂调音所问经曰:「东方去此过万佛土,有世界名曰宝住,佛号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文殊师利为彼诸菩萨摩诃萨如应说法。」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曰:「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曰:「佛告跋陀波罗菩萨:文殊师利有大慈心,生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来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以此三昧力出现于十方,佛灭后经四百五千岁于其本生处入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