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地黄牛(地黃牛)  拼音:dì huáng niú
一种用竹筒做成的陀螺玩具,旋转时会发出嗡嗡的声音。
《漢語大詞典》:倒掖气(倒掖氣)
玩具名。又称步步登、不不登、扑扑噔、响葫芦。用口吹吸能发出声响。 邓云乡 《鲁迅与北京风土·厂甸风貌》:“﹝扑扑噔﹞用口一吹一吸,底部震动,呼吸之间,发出清脆响声,又名‘倒掖气’。”
《漢語大詞典》:吹都都
方言。玩具名。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國語辭典》:七巧板  拼音:qī qiǎo bǎn
将一块正方形的木片或厚纸裁成七块,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可以拼成各种图形,是一种启发儿童智慧的玩具。也称为「智慧板」。
《漢語大詞典》:捻捻转(捻捻轉)
儿童玩具。玩时用手指捻中轴使旋转。《中国谚语资料》:“没有不倒的捻捻转。”
《漢語大詞典》:泥车瓦狗(泥車瓦狗)
语出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后因以“泥车瓦狗”泛指儿童玩具。 清 吴伟业 《茄牛》诗:“击鼓喧闐笑未休,泥车瓦狗出同游。”亦作“ 泥车瓦马 ”。 清 吴伟业 《西巘顾侍御招同沉山人友圣虎丘夜集作图纪胜因赋长句》:“泥车瓦马儿童戏,竹几蕉团估客眠。”
《漢語大詞典》:砂糖鱼儿(砂糖魚兒)
一种糖制的鱼形儿童玩具。
《漢語大詞典》:鸠车竹马(鳩車竹馬)
鸠车、竹马为儿童的两种玩具。借指童年。 清 曹寅 《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之二:“鳩车竹马曾经处,鮐背庞眉识此生。”
《漢語大詞典》:鞬子
一种玩具。用布等把铜钱或金属片包扎好,然后装上鸡毛。游戏时,用脚连续向上踢,不让落地。 宋 时已有此。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小经纪:“象棋,鞬子,斗叶。” 清 翟灏 通俗编·俳优:“ 吴氏 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今京师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
《漢語大詞典》:木乳饼(木乳餅)
木制扑满。古代儿童玩具。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他道你枉则有蛾眉螓首堆鸦髩,可怎生少喜多嗔?道你是个木乳饼,钱亲也那口紧;道你是个铁扫箒,扫坏他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