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
王尚辰,字伯垣,合肥人。诸生。有《谦斋诗集》。
王甥稙 朝代: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八
王甥稙,字伯颖,江阴人。季芝昌室。有《茗韵轩遗诗》。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伯颖,女,江阴人,季之昌室。有茗韵轩遗诗。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璋(?~?),字伯昂,台湾县人。明代遗老王忠孝之侄孙。清康熙三十二年 (1693)中举,尝分修《台湾府志》,旋出任云南宜良县令,累迁至监察御史。卒于官。〖参考高拱乾《台湾府志》,台银本。〗 (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6—1834 【介绍】: 清江苏高邮人,字伯申,号曼卿。王念孙子,嘉庆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历官至工部尚书。传父文字训诂之学,有“一家之学,海内无匹”之称(阮元语)。卒谥文简。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辞》等。
维基
王引之(1766年—1834年),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探花,训诂学家。祖父王安国为吏部尚书,父王念孙为直隶永定河道。王引之幼承家学,乾隆六十年(1795年)中举人。嘉庆四年(1799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擢礼部左侍郎。参与纂修《词林典故》。王念孙首劾和珅,王引之添上“唐尧在位,亦有共欢;及至虞舜登庸,即行诛殛”数语。仁宗特意在乾清宫召见王引之。累官工部尚书。道光十四年(1834年)卒于任,谥文简。《清史稿》有传。
王伯道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七
王铁珊,原名乐洋,字海门,一字伯唐,英山人。光绪己丑进士,官兵部主事。殉难,赠道衔。有《王戎部遗墨》。
王大钧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大钧,号伯荃,浙江秀水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01年赴日本留学,次年因病归国,执教于南通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1916年,赴上海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5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證、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并称“五星聚奎”。1927年6月,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遗书中有“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之语。陈寅恪称其“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静安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著有《观堂集林》、《宋元戏曲考》、《曲录》、《人间词话》、《人间词》、《殷周制度论》等。
词学图录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一作静庵,一字伯隅,号观堂,初名国桢。浙江海宁人。清诸生。光绪二十七年(1901)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病归。授学部总务司行走。入民国,受聘为清华研究院国学导师。一度为清废帝溥仪召为南书房行走。民国十六年(1927)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为近代学术大家,考证上古史最见功力。早年治美学、戏曲学,亦有成就。论词倡"境界说",影响深远。诗不多作,词尤工,往复幽咽。有《观堂集林》、《静安文集》、《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词集名《苕华词》,又名《人间词》、《观堂长短句》。
王家鸾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家鸾(1882年—1942年),字伯奋,广东省番禺县沙头人,毕业,工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