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玉食  拼音:yù shí
珍贵美味的食物。《书经。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委之二亲。」
《國語辭典》:玉食锦衣(玉食錦衣)  拼音:yù shí jǐn yī
精美的食物,华丽的衣服。形容生活豪华。明。谢谠《四喜记》第三七出:「天福神皇神后,桓桓群将多筹,等閒握玺御龙楼,玉食锦衣消受。」也作「锦衣玉食」。
分類:精美衣食
《国语辞典》:美衣玉食  拼音:měi yī yù shí
形容生活奢侈。《东周列国志》第六五回:「所谓君者,受尊号,享荣名,美衣玉食,崇阶华宫,乘高车,驾上驷,府库充盈,使令满前。」
分类:奢侈
《国语辞典》:金衣玉食  拼音:jīn yī yù shí
形容衣服华丽,饮食精美。如:「仗著父母事业有成,他一向金衣玉食,如今即使家道中落,仍无法适应俭约的生活。」
《國語辭典》:侯服玉食  拼音:hóu fú yù shí
穿王侯的衣服,吃珍美的食物。形容生活极为奢华。《汉书。卷一○○。叙传下》:「侯服玉食,败俗伤化。」《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湛族为盛门,性颇豪侈,侯服玉食,穷滋极珍。」
《漢語大詞典》: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分類:精美肴馔
《國語辭典》:锦衣玉食(錦衣玉食)  拼音:jǐn yī yù shí
华美的衣食。《魏书。卷八二。常景传》:「锦衣玉食,可颐其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委之二亲。」也作「玉食锦衣」。
分類:优裕
《國語辭典》:靡衣玉食  拼音:mǐ yī yù shí
穿华丽的衣服,吃精美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梁书。卷一六。王亮传》:「亮协固凶党,作威作福,靡衣玉食,女乐盈房,势危事逼,自相吞噬。」宋。苏轼六国论〉:「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分類:美食
《漢語大詞典》:玉馔(玉饌)
犹玉食。珍美的饮食。 晋 左思 《吴都赋》:“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饌。” 唐 杜甫 《麂》诗:“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饌俱。不敢恨庖厨,乱世轻全物。”明史·乐志三:“羔豚升华俎,玉饌充方圆。”
《漢語大詞典》:玉饔
犹玉食。 宋 苏轼 《昭灵侯庙碑》:“度公之居,贝闕珠宫;揆公之食,琼醴玉饔。”参见“ 玉食 ”。
分類:玉食
《國語辭典》:玉食  拼音:yù shí
珍贵美味的食物。《书经。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委之二亲。」
《漢語大詞典》:院使
(1). 元 时习称掌管茶事的人为“院使”。 清 梁章钜 称谓录·茶:“《小知録》:‘称院使者, 元 之旧习。’”
(2).古代光禄寺中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的长官为院使,正三品。《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这本话乃是 元 朝 大德 年间的事。那朝有个宣徽院使,叫做 李罗 ,是个色目人。” 王古鲁 注:“ 元 时宣徽院(即光禄寺)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长官为院使,本係正三品, 大德 年间陞为从一品。”
(3). 清 代统辖太医院事务的人称院使。 高阳 《玉座珠帘·恶疾初起》:“太医院院使悬缺, 庄守和 是右院判, 李德立 是左院判。”
《漢語大詞典》:玉羞
玉食,美食。 元 李好文 《感志赋》:“飱玉羞以燎桂兮,囊日索而焉留。” 明 何景明 《古冢赋》:“駟马不復御,玉羞安復陈。”
分類:玉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