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木华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渤海广川人,字玄虚。晋惠帝时,为太傅杨骏府主簿。撰《海赋》,文甚隽丽。
全晋文
华字玄虚,广川人,为杨骏府主簿。
宋纤 朝代:十六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敦煌效谷人,字令艾。少有远操。隐于酒泉南山。明究经纬,弟子三千,有盛名。州郡辟命,不至。后张祚征为太子友,寻迁太子太傅。上疏曰:“臣生不喜存,死不悲没。今当命终,乞如素愿。”遂不食而卒。年八十二。谥玄虚先生。
全晋文
纤字令艾,敦煌效谷人,隐居酒泉南山,张祚征为太子友,寻迁太傅,不食而卒,年八十二,谥曰玄虚先生。
《漢語大詞典》:虚远(虚遠)
(1).清虚超逸。南史·袁粲传:“ 粲 负才尚气,爱好虚远,虽位任隆重,不以事务经怀。”南史·文学传·刘缓:“ 縚 弟 缓 字 含度 ,为 湘东王 中録事。性虚远,有气调,风流迭宕,名高一府。”
(2).博大高远。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道识虚远,表里融通,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3).玄虚而不切实际。 明 宋濂 《六经论》:“ 秦 汉 以来,心学不传,往往驰騖於外,不知六经实本於吾之一心,所以高者涉於虚远而不返,卑者安於浅陋而不辞。”
《漢語大詞典》:浮音
(1).玄虚之词。指玄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殷仲文 之《孤兴》, 谢叔源 之《閒情》,并解散辞体,縹渺浮音,虽滔滔风流,而大浇文意。”
(2).犹靡靡之音。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 张皋文 《词选》一编,扫靡曼之浮音,接风骚之真脉。”
《漢語大詞典》:玄乎
(1).玄虚不可捉摸。 梁斌 《红旗谱》九:“一开头儿, 江涛 就觉得有点玄乎……问:‘那河蛙不是鸡,又不是鸽子,哪能落到窗格棂上叫欢?’” 浩然 《艳阳天》第五五章:“三人听着 马之悦 讲的在理,又觉着挺玄乎,象是只吹过来一层烟雾,见到影子飘,伸手抓不着。”
(2).靠不住;危险。 峻青 《海啸》第三章五:“这事太玄乎了,弄不好,落得个鸡飞蛋打,连人带粮全沉海底。”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一章:“就这样,他还是做贼心虚,总觉着小命儿玄乎。”
《漢語大詞典》:邪乎
超出寻常;利害。例如:这几天天气热得邪乎。
离奇;玄虚不可捉摸。例如:这事你也别说得那么邪乎。
也说“邪活”(xié·huo)
《漢語大詞典》:遗迹谈虚(遺迹談虚)
谓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序》:“然有 退之 ( 韩愈 )之学则可,无 退之 之学而遗迹谈虚,恐援据所及,金根金银或相贸易,并可赧矣。”
《国语辞典》:正始玄风(正始玄风)  拼音:zhèng shǐ xuán fēng
三国魏正始年间,文人喜谈论老庄、玄虚思想的一种风气。